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广东今年经济运行总体上看是“四平、两高、一适度”。首先,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在部分地区遗受自然灾害情况下,粮食继续增长,播种面积5139万亩,增19万亩,总产量1962万吨,增71万吨;水产品536万吨,增28.4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6700亿元,增22%;农业总产值平稳增长,可达增5%的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增长幅度大的年份,将会导致下一年工业生产的更大幅度增长。反之亦然。尽管今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与农业总产值,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占比重渐趋缩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至今,已有14年,其间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有7年分别达3200万吨和3300万吨以上,1984─198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6年超过千斤。1992年粮食总产量3320.5万吨,棉花52.7万吨,肉类221.7万吨,禽蛋111.7万吨,水产134.7万吨,蔬菜1900万吨,除粮棉外,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4倍。与此同时干鲜果生产量也成倍增长。1992年人均食物占有量,粮、肉、蛋、奶、鱼类、蔬菜及水果分别达到491公斤、33公斤、16公斤、1.7公斤、19公斤、281公斤和8.3公斤。目前我省农副产品生产量已基本达到2000年的食物消费结构标准。 由于农业的稳定增长,使得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92年农业产值672亿元。乡镇企业2463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含建筑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4%,上升到1992年的44.4%。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0.3%,下降到1992年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永年县是国家商品小麦、棉花基地县和国内贸易部蔬菜基地县、河北省渔业基地县。199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3067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粮食总产412248吨,增长6.2%,创历史最好水平;棉花面积达到14.7万亩,总产5444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6.8%和124.5%;油料总产6538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丁蜀镇经济发展较快。尤其1994年,发展的步子迈得最大:实现村镇工业产值13.8亿元,销售收入13.1亿元,综合利润67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65%、39.5%;实现农副业总产值5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实现粮食总产950.5万公斤,水稻单产超历史,达到538万公斤。1995年的发展构想是:  相似文献   

5.
徐翔 《经济纵横》1990,(7):40-4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吉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农村社会总产值有较大增长。1980年吉林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为64.03亿元,1988年增长到245.73亿元,增长了2.84倍。(二)农业总产值有明显提高。1980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48.27亿元,到1988年达到140.91亿元,增长了1.92倍。(三)粮食产量获得了空前的增长。1980年吉林省粮食产量仅有859.5万吨,1982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1984年又突破1500万吨,1988年粮食产量再创1693.2万吨新纪录。1988年粮食产量比1980年提高了97%。主要农产品每亩产量从1980年的163公斤,提到1988年的330公斤,增长102%,平均每一人口占有粮食722公斤,居全国首位。(四)农村中非农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吉林省农村工业总产值1988年达到61.89亿元,比1980的8.22亿元增长了6.53倍;农村建筑业总产值1988年为17.66亿元,比1980年的3.4亿元增长4.19倍;农村运输业总产值1988年为11.69亿元,比1980年的1.35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价格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农村改革中各种矛盾的焦点。1978年我国农业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农业形势很好,到1984年粮食年产达4070亿公斤,棉花年产626万吨,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以年增28%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省粮食生产处于徘徊波动的局面,但粮食消费量却增长较快,使粮食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拟对我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剖析,研究探讨.一、历史回顾与现状剖析(一)从生产方面看:我省粮食生产经历了波动增长,超常规增长和停滞与徘徊三个阶段.1、波动性增长阶段(1949—1978).由于受社会经济、宏观政策、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国至1978年的29年间我省粮食生产呈现波动性增长.1953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1959年至1962年在900至1000万吨内徘徊,以后各年有增有减,至1973年踏上2000万吨台阶,到197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400.65万吨,比1949年增长2.2倍,粮食累计增加1652.15万吨,年均增加57万吨,人均占有粮食414公斤,比1949年增加201公斤.这阶段粮食总量虽有所增加,但粮食压力未能得到根本缓解,粮食短缺与基本自给现象相互交替.2、超常规逐年增长阶段(1979—198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给粮食生产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促使粮食生产潜能快速释放.1983年粮食总产突破3000万吨,1984 年又攀上增长曲线的顶峰,达到3353.6万吨,比1978年增长39.7%,六年里累计增产952.95万吨,年?  相似文献   

8.
平定县里社村共有970户,3700口人,耕种着2589亩土地。1988年工业产值为1372.8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430万元的96%。实现利税173.5万元。村办企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1988年全村粮食总产98.5万公斤,亩产390公斤,使这个人均只有7分口粮地的村,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粮的基础上,向国家售粮10.8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3.3倍。  相似文献   

9.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世界所瞩目。然而,继1984年农业大丰收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了几年的徘徊期(并有所下降),1989年粮食才又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虽略有增加,这主要是靠扩大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并未显著提高,且由于人口的增长,1989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较1984年降低了30公斤。种植业未能有新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发展农业是不可能的,必须提高农业增长中技术进步的含量,只有建立起从科研到推广应用稳健的机制,才能保证农业持续稳定的增长。 与国外60~80%的比例相比,我国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就显得很低,“六五”期间种植技术进步作用份额为35%,“七五”期间贡献率还略低于35%的水平。这并不是因为科技成果缺乏,而是因为科技成果利用率低,不能形成以科技成果转化来增强科研自身发展实力的良性循环,阻碍了科技进步,其成因从科研到推广应用过程中一系列经济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科研缺乏利益协调保护机制,推广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及科研体制需改革创新等。其症  相似文献   

10.
我市粮食总产1978--2009年的三十一年间由59.31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加82.1%,而粮食播种面积仅由328.64万亩增加到328.97万亩,增加0.33万亩,三十一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不变,总产增加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180.5千克提高到2009年的339千克,提高87.8%,其中2003--2009年已连续七年持续增产,2009年全市人均占有粮食433千克,人均占有粮食已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统计资料清楚地告诉我们,今后全市人口自然增产率按6%摊算,每年稳定增加1.5万人左右,按每增一人需增加400千克粮食的最低临界线要求计算,新增1.5万人口需新增粮食600万千克来养活,也就是今后每年需要增加0.6万吨以上才能保证粮食安全。200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首次正式提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问题,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粮食安全”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之中。到2020年前后,我市至少还有新增326万吨粮食的生产能力,力争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35万吨左右,确保我市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府谷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着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现代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府谷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总产7.34万吨,增产3.4%。完成玉米播种面积7.5万亩;完成优质马铃薯推广面积10万亩;  相似文献   

12.
<正>苏北是全省的重要粮、棉基地,盐城的棉花,淮阴的粮食都分别位居全省第一。苏北还是全省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苏北在全省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苏北非农化、工业化仍然任重道远 苏北农村现今仍处于农业向工业化转换的阶段。农业人口占84%以上。淮阴市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产值40%左右,苏北的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户值50%。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力65%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一个严重的任务。 应该看到,苏北崛起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苏北粮棉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60年代末,淮阴粮食单户一直没超过100公斤,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徐州农村为淡水走廊,易旱易涝。现在,徐州农村已成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盐城棉花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淮阴成为全国第二粮食大市,1978年粮产量为313万吨,1993年达592万吨,增长89%。1994年苏北农业生产总值为407.81亿元,占全省的49%。苏、锡、常仅为146.42亿元,占全省的17.6%。苏北是苏南的2.8倍。农业大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 现在问题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依然停  相似文献   

13.
<正> 吴江市地处太湖之滨,历来是全国著名的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注重农工贸三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1993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73亿元,工农业总产267亿元,财政收入3.13亿元,进入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前列。近年来,吴江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农业不仅没有萎缩,而且在因建设需要和结构调整等、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总产连续11年稳定在4.75亿—5亿斤之间,每年向国家提供1亿公斤左右的商品粮。近三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达20%以上。先后两次受到国务院的表彰,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其成功经验是:  相似文献   

14.
黎城县是个拥有17个乡(镇),14.5万口人,28.3方亩耕地的山区小县。1988年全县种植12.91万亩小麦,总产达到35207吨,平均亩产273公斤,分别比历史最高的1986年增长18.99%和15.39%,人均生产小麦265公斤,人均交售小麦26公斤;7800亩油菜,总产155吨,亩产148公斤,分別比历史最高的1986年增长15.9%和52.2%,人均生产油菜籽8.65公斤,人均售油菜籽1.75公斤。仅小麦、油菜一项,全县人均收入275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夏粮播种面积4.4亿亩,比上年调减2500万亩。受播种面积调减、干旱、单产下降等因素影响,夏粮总产 1075亿公斤,比上年减产135亿公斤。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47亿亩,调减5000万亩左右,减幅较大的是小麦和玉米,优质早稻面积扩大到5300多万亩,粮食品种结构有所优化,但是粮食减产、粮食和蔬菜价格持续下降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999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97.5元,比1998年同期增加 20.5元,同比增长2.1%,考虑价格因素在内,实际增长4.7%。而20…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农村经济形势问题"八五"期间,吉林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之势已经出现,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全党全社会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的局面进一步形成,农产品有效供给明显增加,粮食生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5年平均总产达到193.25亿公斤,比"七五"增长18.4%,其中有两年产量超过200亿公斤。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畜牧业已成为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34.3%;多种经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乡  相似文献   

17.
《经济改革》2010,(6):41-41
记者:请您谈谈延安农业发展的态势? 杨继武:我市农业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农村经济总收入95.76亿元,较上年增长19.2%,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净增707元,增长19.9%。粮食产能明显提高。实现总产77.1万吨,较上年增长8.81%,单产水平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他山石     
1993年,山东国内生产总值2700.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仅低于广东的314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农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双获第一,分别达到596亿元和994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除棉花外均获丰收。粮食达4100万吨,略低于四川,居全国第二。油料、水产品产量分别达268.4万吨和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是一个工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加快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十分重视农业,坚持粮棉生产不放松,粮食生产连续上了500亿斤和600亿斤两个台阶。1993年,江苏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的7.2%,棉花占11.4%,油料占7.1%。但在国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制约因素。粮棉主产区既有潜力、机遇和希望,也有矛盾、困难和危机。 一、江苏粮棉生产区现状特点 江苏现有年产粮50万吨以上的商品粮大县35个,年产棉1万吨以上的商品棉大县18个,其中90%分布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里下河和淮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粮棉主产区坚持“稳定粮棉,调整结构,综合开发,提高效益”的方针,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发挥资源和经济优势,走了一条增加生产和转化增值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濒临渤海湾,是中国北方主要果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梨、枣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的1/3以上,居全国首位。据统计,截止1994年上半年,河北果树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果品实际产量39亿公斤,贮藏、加工量近10亿公斤。全省果品收入约占农业总收入的15%,其中212个乡镇果品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79个乡镇占50%以上,发展果品业已成为我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村奔小康的一个主要途径。预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河北果园再增加400—500万亩,总产50亿公斤,产值(含贮运、加工)可达百亿元。因其净产值率高达80%左右,大约相当于300亿元工业产值创造的国民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