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嘉翔 《数据》2003,(1):51-51,55
为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遇到的新情况,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北京市统计局对入户登记进行了调查问卷方式的试点.按照试点要求,我区在东华门街道甘雨居委会第一调查小区进行了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问卷试点工作,初步尝试了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问卷工作的具体做法,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金忠  武洪敬 《数据》2003,(6):41-42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人口变动以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可靠的人口数据,统计部门每年都要进行人口变动抽样调查。随着机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调查的难度逐年增大。针对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一、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遇到的难点问题外来人口规模扩大,增加了调查对象的复杂程度和组织调查的难度。2002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区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达到12.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24.4%。…  相似文献   

3.
康岩 《数据》2011,(12):45-45
西城区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已进入调查摸底阶段,为保证摸底数据的准确,提高摸底工作的效率,做到摸底数据与登记数据的差异最小化,西城区采取了三项措施保证调查摸底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辽宁经济统计》2005,(5):41-41
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04年我国人口化素质继续提高,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年,盲率持续下降,但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仍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杨琪 《数据》2008,(2):34-34
为做好2008年城镇住户常规调查户换户工作,北京市崇文区统计局、区经济社会调查队严格按照北京市局总队的工作要求,明确了“六步走”的工作流程。1,召开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换户工作协调会。区统计局、调查队相关人员与各抽中社区居委会主任就工作情况进行了充分交流。2,选配调查员,召开城镇住户统计报表制度调查员培训会,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给调查员详细讲解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调查表的填写审核方法,点明指标变动新情况。3,对各社区调查户的情况进行摸底,  相似文献   

6.
郭永 《数据》2010,(6):45-45
人户分离尤其是“空挂户”现象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个难点。北京市东城区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试点工作情况,以及近年来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情况,对如何做好”空挂户”的普查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1%,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老年人居住和生活来源等养老问题需要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8.
孙书振 《数据》2012,(2):44-44
正北京市从2011年起在本市范围内定期开展人口抽样调查,样本量为2%,达到国家规定的五年一次"小普查"的程度,为实施人口管理和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如何做好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笔者认为要紧抓"五节点",即关注"三性",重视"两难"。关注"三性",提高数据科学性关注样本的代表性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抽取的代表性,是推算人口总量、特征、结构的基础,样本的代表性出现偏差,将  相似文献   

9.
卢瑛昊 《数据》2012,(8):44-45
“六普”的余温还未散去,为了对人口实现动态监测,在国家每五年开展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北京市将样本量进行扩大,并将人口抽样调查的频率改为每年一次. 如今,在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开展前夕,也许有人会问:“大普查”(人口普查)与“小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有哪些相似处和差异处?两者工作中的经验可否相互借鉴?怎样做好即将开始的人口抽样调查?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为您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10.
李承惠 《数据》2005,(12):31-33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老龄化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北京市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第四次人口普查时(1990年)只有6.3%,到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时(2000年)便攀升到了8.4%,跨越了国际上公认的老年型人口标准线(该比重为7%).根据北京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这一比重已跃升到11.2%.  相似文献   

11.
工作动态     
《辽宁经济统计》2005,(7):48-48
6月21日,省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晶到沈阳市统计局就沈阳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调研。张晶副局长强调了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听取了沈阳市统计局局长张振洲对沈阳市1%人口抽样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和辽宁省1%人口抽样调查试点城市选取试点普查小区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到试点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2.
董旭楠 《数据》2006,(6):48-49
1%人口抽样调查又称人口小普查,根据国家调查制度规定,逢5年份进行.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这次人口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摸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未来人口状况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这次人口抽样调查,对搞准基本国情,反映人的全面发展情况,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划,反映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情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璐 《数据》2013,(3):44-45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中心城区人口疏散工作的开展以及地区修缮整治工程的推进,人户分离现象日益显著,加之居民防范意识的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难度。笔者参与了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认为做好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了解相关的分解动作是关键,只有把握好每一个动作的重点,才能将整套动作完成得恰到好处,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2005,(5):F003-F003
近日.国务院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马京奎、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副司长彭非等一行四人到我省视察工作。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提前进行乡级样本单位抽取.为下一步全国各省进行调查样本抽取摸索经验.可以说是抽样工作的前期试点.此外.他们还了解了我省前一时期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有观点认为应放任房价上涨以此解决人口问题。本文从分析北京市近年来人口变动情况及北京市房价现状入手,分析“高房价抑制人口增长论”,提出解决人口剧增的根本性办法是加快城乡统筹,从宏观层面予以解决。在北京市人口剧增的背景下,北京房价的调控措施应该包括坚持限购政策、开征房产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打击市场上垄断投机、骗购骗租等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6.
孙书振 《数据》2005,(9):56-56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是国务院决定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1%人口抽样调查也是一种政府行为,所有调查对象都有义务配合各级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如何有效地配合,笔者依据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实施方案,提出下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迅速增长,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加,在劳动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本文主要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劳动就业状况,重点阐述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兰艳丽 《数据》2012,(7):47-47
正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获取人口数据最具代表性和准确性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年一次的调查频率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在国家人口变动调查的基础上,北京市大胆地创新工作,通过扩充样本,以2%的高比例抽样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省级行政单元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周一星修正的1982—2000年城镇化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依据所构建的人口城镇化贡献模型,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考察了1982—2005年研究期内不同时段省级行政单元的人口城镇化差异变动情况。主要从城镇人口的相对增长指数和城镇人口增长的贡献率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各省级行政单元的城镇化差异,按时段将之落实到地图上,并将所有的省级行政单元划分成三个类型,然后将其对应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阶段。最后,简单地说明了各省级行政单元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四种类型的转换过程或阶段转变。  相似文献   

20.
程晓玲 《数据》2012,(9):44-45
人口抽样调查中的数据处理,主要是指将调查采集获得的原始数据,经过深加工和精加工,形成权威可靠的电子数据成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数据处理是人口抽样调查中最为严密的一道防线。或者说作为人口抽样调查关键一环的数据处理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着人口抽样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甚至决定着此次调查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