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大背景下,文学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也逐步转向主体间性。整合动态翻译观强调翻译过程中主体的心智运作和主体间的整合互动,构建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近现代一百多年来翻译在中国所起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建立翻译学的重要意义;提出把翻译学分成科技翻译、学术翻译、应用文翻译和文学翻译四部分的构想,然后分别制定了初步的四类翻译各自的翻译标准;最后建议有计划、有组织地构建和发展翻译学。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关键词这一指标的统计数据分析,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国内译学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及热点问题。翻译本体研究、翻译理论研究、翻译与语料库研究成为近年国内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翻译符号学、翻译伦理学、生态翻译学、认知翻译学、翻译批评学、应用翻译学、文化翻译学、译介学等具有跨学科视野的研究领域,也在理论建构和实践研究方面成果丰硕;翻译学研究各类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增长稳定,学术团体和学术会议以频繁的学术活动和丰富的议题,推动和引领译学研究走向纵深;语言服务行业的兴起,为翻译研究增添了新热点。  相似文献   

4.
音乐美和意象美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在文学翻译中对美的再现也主要依靠音乐美和意象美得以实现。因此以语言和文化视角分析在翻译汉语的一些散文、诗歌、小说时,译者在英译本中如何达到音乐美和意象美的意境对于创作与翻译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学经典的古诗词,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喜爱,对其英译自古有之。纽马克翻译理论涵盖了语义与交际两种翻译方式,两种翻译有着本质区别,语义翻译注重表达“原文内容”,而交际翻译的重心则偏向于译文的“效果”。我国古代诗歌语言十分简练,并且神形兼备,寄托了诗人深层次的情感,有着较高的英译难度。为了更好地传达诗歌本质内涵,降低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误差,在对我国古代诗歌英译时,既要领悟我国古代诗歌特征,也要注重对诗歌中人际称谓、度量衡以及时间等文化的把握。从称谓文化、度量衡、时间三个方面提出纽马克翻译理论下我国古代诗歌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社会学研究是把翻译当作一种社会活动,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以及翻译活动和翻译产品对社会改革、社会构建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共时和历时的影响.翻译的社会学研究包括翻译的社会历史研究、社会机制研究和产业化研究.它与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文艺美学研究等共同构成翻译学.通过对现有的翻译理论进行整理和重新定位,发现翻译的社会学研究已取得零散的成果,但还很不完善,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诗歌的影响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译者角度深化诗歌翻译研究。郭沫若《西风颂》的汉译,体现了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诗歌中的发挥,证明了"风韵译"理论的研究价值,实现了基于译者主体性翻译诗歌的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8.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翻译学研究和译作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生态翻译学理论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突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的翻译方法是侧重"三维"间的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还要实现文化内涵的传载和交际意图的传递。与以往从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美学理论等角度的分析不同,本文采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转换角度评析唐诗《春晓》的英译文本,分析每一译本在"三维"转换方面的得与失,并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最佳译文。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使翻译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上升为一种文化反思。翻译作品被视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建构,与那个时代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译作沿用了传统的意义传递,遵循译人语的文学和文化规范,通过对原文的文化改写和重置,来实现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和文化功能。清末民初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和林纾的译作是这种释译的文化观点的很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10.
任何翻译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中完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翻译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来考察翻译活动、翻译选题和翻译策略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对翻译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诗之美,专求意象"。诗歌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的意象由于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一方面能加深读者对诗歌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文章主要梳理分析中西方翻译理论界对诗歌意象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可以借助西方"等值论"来指导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力求在这一全新视角下探索萃取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现代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活动(尤其是诗歌翻译)与文化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本文借著名翻译家朱纯深先生的代表译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本)展开评论,以刘宓庆的“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为理论基础,尤金·奈达的文化因素分类法为研究框架,通过大量举例论证了以下观点,即:任何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如果不纳入到文化视野中来,而只是谈道论技,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门“技术”,而不能成为一门“学问”或“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与文学翻译相比,外宣翻译研究是相对新兴的、更需关注的研究领域.诗词集里的诗歌翻译属于文学翻译范畴,而旅游外宣文本的诗词引文翻译则更多体现外宣翻译的特色,通过对同一诗词在两种文本的不同译文对比分析,辅以例证解析,系统研究外宣翻译与文学翻译在定义、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思潮。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翻译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文化研究关注的是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制度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翻译实践的。本文认为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制度都是通过生活其中并受其影响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来在译文中的。翻译研究的重心也逐渐从原文至上转向译文。翻译作为一个过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的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也得到更多的关怀。笔者将译者的主体性置于文化语境视阈.分析文化语境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拟从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文本的择取”、“翻译目的的确立”、“翻译策略的选用”和“译者思想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说明特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在严复译本《天演论》中的显彰。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需要人类参与其中的一种基本活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人对翻译有着不同的理解,生态翻译学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生存环境。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目前的研究状况,以及给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哪些理论支持,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将翻译学与语用学结合起来后,语境的含义被扩大了,它是指具体的文化韵意,因此翻译不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两种文化在一起的准确传达。本文将语用学与翻译两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着重描述了语用翻译中文化的可译性,以及在文化的影响下需要什么样的译者。  相似文献   

17.
翻译既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转换的过程。担负着翻译文化、传播文化这一中心任务的文学翻译更是如此。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译者的英汉文学互译实践中,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文学文本的功能、文化全球化的读者认知大环境及相应的读者期待视野,中国译者的中国文化身份、应有的文化立场及传播民族文化与促进世界融合的翻译目的共同决定了中国译者要杂合使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但异化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翻译学学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中国翻译学研究的现状做了阐述,提出翻译学学科建设应注重翻译学理论研究,并抓好翻译学科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翻译学学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中国翻译学研究的现状做了阐述,提出翻译学学科建设应注重翻译学理论研究,并抓好翻译学科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诗歌的翻译归根结底是审美的翻译。从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论”、“三似论”、“三化论”、“三之论”理论与实践分析入手,探讨了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及其与诗歌翻译审美的关联性,提出了以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统领诗歌翻译审美实践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