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5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路上多变的一年,区域房地产发展过热成为中央政策调控的“导火索”。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作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在这一场调控风暴中,并不是处于中心影响区域。因此,政策对全省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力较为温和,但地方政府仍然积极应对,出台种种政策调控市场。2005年广东房地产市场发展可概括为“政策调控、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2.
曾志杨 《上海房地》2010,(10):62-62
房地产调控政策总体上分为调控供给与调控需求两类。无论是从经济金融理论还是从过去调控的经验教训看,房地产市场都应坚持以需求调控为主,并分层次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犹如脱缰野马的房地产价格,中国政府近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是,调控政策很快就遇到了来自既得利益的反弹,很显然,在既得利益面前,有关方面推行房地产调控的决心和出台政策的力度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5.
近期,各地的土地市场重新活跃起来,地王身影再现广州,上海招拍挂市场圳出现了调控以来罕见的“超高溢价”。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和谐社会目标下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必要性,阐述了政府用制度性安排解决房地产市场外部性问题的必要性,最后得出: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琛琛 《东南置业》2010,(9):13-13
尽管“9.29新政”出台之后,国庆黄金周的楼市挟9月余威并没有很快下行,在福州,甚至出现限购令后一天的签约备案量比之前一周还多的“签约潮”。但显然,这一次的调控还是与之前的调控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庄小凡 《中外企业家》2013,(10):96-96,100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针对房地产业采取的各种调控政策备受关注。这些调控政策的出台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使房地产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调控政策的出台争议不断,而且政策本身也存在漏洞。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长期研究,深入探讨房地产调控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调控“失灵”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调控“风暴”过后,房地产市场经历一个短暂的“低迷”观望阶段,部分地区投资过热势头得到有效抑制,过热的购房需求开始降温,但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衡量房地产调控成果的重要指标——房价却呈现报复性反弹,涨者继续涨,回落者又开始反弹。  相似文献   

10.
“调控”无疑是近来漂浮在房地产界的流行词汇。来自土地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双重紧缩,让地产业的前景变得有些扑朔迷离,10年前的那一场“地产灾难”不断被人提起。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房地产景气指数在连续多年逐步上升后,今年一季度首次开始下滑,预示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对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开始显现。2003年以来,中央及上海的监管层已经着手从宏观经济、金融信贷和土地储备这三方面来调控楼市,防止泡沫经济与金融风险的产生。上海经济发展进入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双向调控”一词,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2014年两会上透露的信号.一时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但房地产双向调控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06年1月24日,《解放日报》就曾刊发题为“今年房地产政策双向调控”的文章。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透露出“双向调控”的楼市政策信号.但当前房地产市场双向调控仅仅是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延续,还是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宏观调控下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土地、金融等调控政策力度的加大,房地产业开始进入市场盘整期。对实力强劲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遇到的可能是困难、瓶颈,但对众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本文专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面临的却是困境,甚至绝境。如何应对变化,如何在调控和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是当前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东南置业》2006,(12):30-43
房地产,又是一年的涛奔浪涌。今年尽管有“国六条”开先锋,随后央行、建设、土地、税务等调控声势一阵紧似一阵,而中国房地产却一路狂奔。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场调控与反调控的博弈,而在这一整年的利益博弈中,笔不妨为身陷其中的角色各画一幅“肖像”。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涉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对房地产市场正确并合理调控符合国家利益。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视角,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房地产调控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增强政府公信力等指导精神,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产市场》2011,(10):10-10
限购令自发出后,房地产市场从价稳量跌到价格松动再到一线城市出现实际性下降,充分体现了行政式调控手段的威力。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围绕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态势及发展,争议很大:正常与否、过热与否、房价高低等,意见十分对立。由于对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态势之担忧,有关部门及一些地方先后出台了一些调控措施,比如“121号文件”、提高房地产开发的资本金比例、限制期房炒作等等,这些调控措施是否必要、是否妥当,在各个层面,意见也很不统一。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调控的风向微转。 采访的相关人士大都称。中央政府将对现有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 支撑他们做出上述判断是他们坚信,2012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放宽房地产调控不会导致2009年房地产市场“一飞冲天”的光景再度上演:与此同时.2011年房地产市场史无前例的严峻调控.已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及债务风险,由此增加经济放缓风险及相关的失业问题,正在引发更多的担心。  相似文献   

19.
媒介视点     
重提七折房贷利率 时隔两年后,央行紧急发文重提个人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仍为基准利率0.7倍,引发关于楼市调控松绑的各种猜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房地产市场十年调控却效果不佳,被人戏称为“空调”。本文作者在分析现有调控措施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提出规范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管理,严控租金价格的调控措施,作为当前调控政策的补充,并借鉴国外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