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珠三角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发展的战略实施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不论何时都须重视流通业在促进就业增长中的特殊贡献。对广东省和珠三角各地区的对比分析表明,流通业在广东范围内的就业吸纳作用凸显,而在珠三角地区其就业贡献相对于产值贡献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结构偏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珠三角地区2005-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及城镇化虽已有效带动就业增长的情况下,流通业发展是促进珠三角地区就业增长的有效产业因素,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没有有效带动就业增长,许多因素依然面临弹性不足的问题。推动珠三角地区流通业就业效应的发挥,应将流通产业的结构调整视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的扩大化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直接冲击着国内就业.在"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促就业"对于"扩内需"及"保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支撵作用.随着宏观经济的"无就业增长"趋势不断强化,流通业作为危机"稳定器"在就业扩张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流通业的发展已成为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产业因素,而流通结构调整将构成长期内就业持续扩张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部地区的金融现状出发,结合历年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的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部崛起必须依靠金融的推动力,金融发展需要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4.
储相宜 《现代商业》2014,(23):82-83
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将促进经济向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1981-2010年这30年的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总体看,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当前各项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找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重点研究中部地区对外面贸易与区域增长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点,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部6省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整体和局部作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从整体上来看,中部地区的出口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从局部来看,各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结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FDI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部6省1987~2003年的FDI和GDP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FDI的流入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还初步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希望对中部省份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为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江利  田丽 《商业时代》2022,(7):155-158
流通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本文采用双固定S D M模型,选取2011-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市流通产业面板数据,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具有差异性,即多元化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专...  相似文献   

9.
王睿 《江苏商论》2013,(4):3-11
流通产业因其自身的特性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较强,但由于从业人员规模、产值增长速度、产业内部产值和就业构成比例的偏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部及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对于就业吸纳能力有所不同。本文在简要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吸纳力关联机理的基础上,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产值、就业和企业法人数为主要考察变量,对流通产业就业吸纳力做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发达地区的流通产业产值和就业对总体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强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限额以上企业法人数对总体就业吸纳呈现负向影响,且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具体的计量检验与分析,为今后学术界对于流通产业就业吸纳力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年来我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地区就业增长并非完全受经济增长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区域就业增长的影响也并非全部是积极影响。有鉴于此,通过对相关经济发展数据与就业增长数据的总结分析,本文实证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助力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及地区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得到显著成长,但通过产业成长机制分析发现我国流通产业产值是在规制缓和引发资本推动的成长机制中增长起来的,而增长效率分析则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尽管产值得到突飞猛进,但期间持续性的国际间与产业间相对效率低下状态,凸显出流通产业成长的自身能动力不足。可以认为我国流通产业实际上遵循的是被动成长路径,即作为先导产业的流通产业实际上是被引导而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对流通产业技术装备问题的前期研究,依托我国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层面的既存统计数据,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度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流通产业技术装备从规模、效率、密度、发展和产出五个角度的分项评价以及对"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度"的综合评价。文章一方面为评价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流通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开创了动态、开放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对我国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化演进过程以及我国不同省份和地区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发展水平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考察,为认识我国流通产业技术装备的演进现状、发育水平、存在问题以及发展重点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所有制结构的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在我们的博弈模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的博弈策略是不一样的。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有制结构的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的实际来看,不同的博弈策略确实导致了不同的所有制结构调整速度。与我们的博弈模型大体一致,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博弈时,不同的地方政府所选择的调整速度又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轨迹.认为从1952-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吸纳空间经历了高空间期、空间下降期、空间进一步缩小期三个时期.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已经超过国际标准模式的水平,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相对较小,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出现,第三产业进一步吸纳就业的能力难以提高.为了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提出8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广东省第三产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及第三产业各主要行业对GDP增长贡献大小可以看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本文认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与经济增长水平高度相关,第三产业中年均增速快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也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快广东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应着重发展交通邮电、批发零售、房地产、社会服务、金融保险等对国民经济推动力大的行业。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正逐年增加,但就业增加速度比不上产值增加速度,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本文通过比较发现我国服务业就业相比于发达国家比重偏低,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就业差别也非常大,各传统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今后应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来促进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产业市场化程度低、城市化相对滞后、国际化水平不高、现代消费性服务需求不足。提高其贡献度,需要整合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探索、合理布局集聚区;扩大开放,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剑平  马长发  张庆红 《财贸经济》2011,(4):111-116,124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和空间面板数据剥离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9年、1992-2000年、2001-2009年全国土地要素贡献率分别是19.31%、13.93%和26.07%。研究结论:(1)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方法因为加入了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而使得分析结果可能比普通面板分析方法结果更可靠。(2)中国当前表现为逐渐高效的外延式增长,较高的土地贡献率和土地弹性可能更符合当前各地方政府为获取GDP政绩争相扩地以及愈发达地区土地渴求愈强烈的经济现实,土地供给政策的制定在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上亦应更多考虑次发达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密不可分。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索洛余值构建旅游经济增长计量模型,对2001-2010年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进行定量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十年间,江苏省旅游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并表现为典型的要素驱动型增长,其中资源要素对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贡献最大,资本投入要素次之,劳动投入要素居于第三位,而技术进步对于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因而为了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技术进步将是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