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浅山地带,属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全县总土地面积518万亩,现有耕地107万亩,林地152万亩,草场140万亩。凉城县有着优良的造林绿化传统,解放以来,经过全县广大群众长期不懈地艰苦努力,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实施盟委、行署提出的“进退还”战略以来,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1999年以来,先后被国家绿委会、林业局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被人事部、国家绿委会、林业局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从大关中到西三角,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重点战略
西部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0%。面对这么大的国土面积,西部大开发不可能全面铺开,遍地开花,必须有重点地区,实施重点战略。中央和国务院文件多次指出,西部大开发必须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十年就是沿着这一思路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今后还需要继续推进,进一步深化这一重点战略。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到现在已经整整五个年头了,回想1999年我随《中华工商时报》采访团深入西北边疆及西南贵州考察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赵艾司长这样评价延安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延安退耕还林(草)所取得的实质成果有目共睹,不但恢复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山川秀美,而且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益。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如果让给陕西退耕还林成果打分,以一百分为满分的话,延安的退耕还林可打95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伊始,中央提出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大开发的二十字目标。如何分阶段、分领域落实这一战略目标,这是当时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开发进程安排和衡量标准的设定上,都经过了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自称“草根写手”的西部人两年前写于上海的网文,整篇文章洋洋万言。对建立“西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意义、发展定位、难点突破以及制度保障等做出了全方位的设计和构想。作者当时将该构想看作“臆想”,但自信“应有一些闪光点”。这里特摘发其中要点内容,供正在研讨和推进“西三角”计划的相关部门和专家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党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第二年.陕西作为西部的门户,已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新世纪里,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对未来陕西经济十分关键.在这场强国富民的世纪工程中,如何发挥政协的智慧和力量,把这项浩大的工程进行的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0.
蒙中经济区是全自治区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资源富集且地域组合优良、产业匹配条件好、科技力量雄厚、城镇体系最完善的区域,也是我国经济重心向北转移、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阵地。蒙中经济区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和城市依托,某些产业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比较强,区位优越,内外联系方便,技术与人才有一定积累,发展潜力较大,应是内蒙古参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和依托据点。 相似文献
11.
一、对建立百色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几点认识
1.建立百色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目的明确、具有前瞻性。
由于历史因素和战争创伤等多方面的影响,百色的经济发展滞后,与全国全区及相邻市州相比差距很大。目前,在三角区域内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右江区及田阳、田东、平果等河谷四县区人均GDP达到了11346元,而德保、靖西两县则只有3413元;城镇与乡村差距更是明显,2005年百色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077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783元。三角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田阳县2201元,低于全区2495元的平均水平;作为广西十强县之一的平果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2072元。因此,建立百色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目的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整合资源,板块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优先做大做强这一区域的经济,从而为百色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寻找突破口。整合资源,就是在三角区域内,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资源整合,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消除恶性竞争,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最大化。板块推进,就是区域内六县(区)作为一个经济板块和整体,联合推进,共同发展。在右江河谷带动两翼山区发展的“带状带动”的基础上,通过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产业经济板块,提升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2.
13.
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受限,分为了西南和西北两个地域。西北部地区由于其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而西三角经济圈的庞大产业链,能够很快地向像西北部地区辐射,带动西北部地区的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以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这种新思维、新思路是适合西部大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的。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转折期。2009年3月,出席全国“两会”的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全国人大代表黄奇帆在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联合重庆、成都、西安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通过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打造西部最大增长极的“西三角经济圈”,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北部(以下简称陕北)山地开发利用,是陕西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陕北山地开发,应将“生态型现代化利用” 作为目标模式,注重讲求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10年间,西安、成都、重庆西部三雄抢占西部中心地位的明争暗斗似乎从未停止过。但是,由于实力所限,三座城市谁也无法代表西部而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布局中的“第四极”。痛定思痛,三地联手打造“西三角”的设想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开发已经走过了五个多年头,西部大开发的五年,是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五年,更是中国西部脆弱的生态良性恢复的五年,如今我们面对更加秀美的山川,除了要归功于国家实施的天然林、退耕还林,野生动物保护工程等措施外,似乎更应该记住那些为了生态环境建设而逐年奔波操劳的人 相似文献
18.
19.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在西部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黄河护岸林和西部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模式,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造成了西部生态环境的总体恶化, 每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占当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绿色西部梦何时能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