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商誉规模不断扩大,商誉减值问题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其问题在上市公司中以传媒行业板块尤为严重。本文选用传媒公司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事件为例,分析其商誉及商誉减值成因,进一步探讨商誉减值导致的严重经济后果。研究表明:华谊兄弟捆绑明星艺人,选择不合理的估值与并购方法形成巨额商誉,后因东阳美拉业绩承诺未完成、宏观环境变化被迫计提商誉减值,导致华谊兄弟企业价值下降,经营严重亏损,根据这种现状文末为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形成及减值问题提出了相关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2.
3.
由于并购具有金额大与标的资产质量难以辨别等特点,如何在并购交易中降低交易风险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2015年至2016年审核通过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从业绩承诺视角探讨市场对于并购重组交易契约中信息传递机制的看法。研究表明,市场会对业绩承诺这一信息传递机制予以积极反应,业绩承诺越乐观,并购方在公告期间的超额收益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关联并购、投资者专业化程度较低或财务信息更稳健的情况下,业绩承诺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更明显。文章以业绩承诺为切入点,为学术界了解如何降低并购交易中的信息风险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签订业绩承诺已成为我国市场上收购方进行高溢价并购时保障自身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方式。但随着业绩承诺的到期,出现了"业绩失诺"以及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现象,人们又重新开始思考业绩承诺带来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华录百纳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法评价华录百纳在业绩承诺到期后的2016—2019年业绩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业绩承诺到期后华录百纳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导致业绩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准则弹性的增加是否会诱致企业的盈余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为企业利用商誉减值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弹性。文章以此为契机,对上市公司是否利用该准则弹性来进行利润操纵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市场反应。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确实利用了准则变化带来的弹性的增加进行了相应的利润操纵;投资者对企业这种行为给予了负面的市场评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业绩承诺被广泛运用于定增并购中,其作用主要在于保护投资者和激励标的公司。现有研究中,基于业绩承诺的存在与否、及其部分参数的设定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在理论层面及实证层面得到初步验证,但是这部分研究的出发点不够全面,衡量业绩承诺产生经济影响的真实路径,依然需要进一步探索。文章选取2011年至2019年7月A股上市公司签订了业绩承诺的定增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B-S期权定价模型,测算以期权形式存在的业绩承诺价值,并探讨该价值高低对定增并购价格偏离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业绩承诺价值越大,并购溢价越高,该影响在股份支付的情况下更明显;业绩承诺价值越大,定增折价越低,该影响在非股份支付情况下更明显。文章从新颖而全面的视角衡量了业绩承诺的价值,独特地解释了定增并购价格偏离形成的机理,为定增并购多方设置更合理的交易价格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监管机构完善定增并购交易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9.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公布了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中,资产减值准备变革成为了理论界备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CFO背景特征会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文章选取2011-2015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对CFO背景特征与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女性CFO管理防御程度更高,比男性CFO计提了更低比例资产减值准备;CFO年龄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负相关,但是显著性较弱;CFO学历越高、任期越长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越高;加入CEO变量,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CFO背景特征确实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深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不断严峻,科学合理地制定应对老龄化的政策已是大势所趋。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全面二孩"政策和宏观经济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利用嵌入"全面二孩"政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当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较严重的时候,"全面二孩"政策会使得产出和劳动时间一直处于增加的状态,而消费的正向波动有所减小,反向波动有所增加。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来做出不同的决策,促进人口老龄化向人口素质红利转变,把中国从一个富起来的中国变成一个强起来的中国,进一步实现两步走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不仅短期内促进企业创新和经济绩效增长,且表现为长期增长效应,亦不受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干扰。机制分析中,政策"扶持"作用下的创新人才投入、政府补助支持以及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作用依次减弱,其次为政策"信号"作用下的信贷融资约束压力缓解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效果最弱的为"扶持"作用下的税收优惠举措,说明政策作用下的直接创新要素资源供给效应最为有效,间接的税收优惠举措和信号作用促进效应相比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在整体技术水平发展的关键阶段,政府的公共政策往往决定了该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因此,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探讨何种类型的公共政策有利于产业的全面提升,以及它们对各方的利益和长远发展会产生怎样的潜在影响,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题。本文提出了对政府公共政策进行分类编码的方法,并根据2003年至2011年间广东省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数据和相关政策信息,对政府公共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政策与市场结构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公共政策给予国有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会对该行业创新绩效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国家推进贸易新业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反事实"视角下的合成控制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运用67个城市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并结合不同综试区的产业基础和制度改革的重点,比较分析不同综试区经济效应的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批杭州综试区对地区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第二批综试区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外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效果不明显;在研究的五个综试区中,内陆地区综试区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沿海地区综试区。文章建议各地区综试区不能简单复制杭州的做法,应该结合当地的产业特征,主动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发挥综试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扩大内陆地区综试区的设立,以克服非沿海城市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的区位劣势,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成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三农"创新创业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密不可分。学者们对"三农"创新创业关注颇多,但尚未对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历时梳理,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三农"创新创业政策的发展脉络。文章基于话语历史分析框架、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话语分析,以此透视中国"三农"创新创业政策的历史演进。研究发现,随着历史阶段的逐步推进:(1)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围绕"农村"和"农业"的主题,对"创新"、"创业"及其部分同义词的提及率逐步甚至迅速上升,这在话语上佐证了政府日趋重视"三农"创新创业;(2)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民"的关键性有所降低,对其他创新创业主体和形式的提及率逐步上升,表明"三农"创新创业的主体趋于多元化、内容逐渐丰富;(3)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话语中的政策态度从"加快"、"实行"逐步过渡到"稳定"与"完善",说明"三农"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已逐步形成。研究揭示了社会历史演进情境下"三农"创新创业政策的发展规律,深化了人们对核心"三农"政策及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的历时性认识,而本研究对话语历史分析及语料库分析方法的引入也为政策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19年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例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由28%降至24%,下调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能提高缴费遵从度吗?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又将发生何种变化?文章基于200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和精算模型得到如下结果:(1)当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缴费遵从度会上升3.117个百分点;(2)如果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仍为28%,基金分别于2021年和2026年开始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2030年和2050年累计赤字规模分别为13.89万亿元和280.36万亿元;(3)若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4个百分点,缴费遵从度上升12.468个百分点,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出现累计赤字时点向后推迟1年至2027年,2030年和2050年累计赤字规模分别减少29.67%和8.14%;上述结论均通过稳健性检验和敏感性测试。综上所述,降低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既能提高缴费遵从度,又能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是一项"一举两得"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长、短期社会责任的影响对比,考察了在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时,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并论证了不同政策不确定程度下的效应表现机理。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具备"累积效应",长期社会责任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强于短期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也具备"保险效应",会显著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融资约束的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累积效应"仍然存在,且会因长期社会责任"保险效应"加强而得到强化。不同产权性质下: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较小,且"双效应"更稳定;而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但受经济政策冲击更大。研究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积极效应,呼吁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值得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