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注重地上、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利用,突出便利实用的功能优先,注重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把交通建设和城市生活、产业发展更好的结合起来,建设站城一体、三生融合的3.0版高铁枢纽国内枢纽开发的主要策略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运营阶段落实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铁快速发展,高铁站在各个城市运营,其快速运输能力有目共睹,但由于车站选址不同,会给车站运营与城市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给高铁选址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考虑多种因素,构建适当的指标评价体系,降低主观判断因素,运用MATLAB计算权重,建立了高铁选址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已建成的高铁站选址,确定目前最成功的选址案例。  相似文献   

3.
薛飞  周民良  刘家旗 《南方经济》2022,41(10):19-36
在数字经济时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字红利",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基于2009—2019年中国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为切入点,借助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降低城市碳排放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从东中西差异来看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从南北差异来看碳减排效应在南部地区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数字化赋能"双碳"战略的效应、机制和地区差异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都市型工业,已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本文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从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对福州市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选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石,中国高速铁路极大地改变了国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并重塑了经济地理。中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导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空间集聚和中小城市的外围化,另一方面却出现了愈演愈烈的中小城市高铁站点争夺运动。中小城市通过高铁站点争夺以“竞劣”?为了回答这一“悖论”,文章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和密度梯度指标,对以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重新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通高铁的中心城市和争夺高铁的中小城市之间的“人熊赛跑”理论假说,并利用数据对这一假说进行了验证。文章研究发现:(1)高铁的开通,导致经济活动向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的集聚,而中小城市被边缘化,即“人跑不过熊”;(2)开通高铁的中小城市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中小城市而言,其能获得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即“跑过了同伙”;(3)“人熊赛跑”的理论逻辑,很好地解释了中小城市通过高铁站点争夺以“竞劣”这一“悖论”,即“跑不过熊,但要跑过同伴”。文章的研究,为中国高铁站点争夺的空间政治经济学问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共享汽车由于具有诸多优点,在许多城市发展迅速,但有些城市的共享汽车站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选址不合理等问题。文章通过调研镇江市共享汽车站点选址布局,利用Matlab基于遗传算法对站点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更优的布局方案,满足出行需求,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唐清  吴嘉琪 《科技和产业》2023,23(1):135-140
通过调用互联网地图提供的路径规划服务,计算广州市轨道站点周边各网格区域与站点间的步行、公交、骑行3种接驳方式的出行时间。结合站点周边人口就业分布数据,基于时空阻隔模型计算各站点接驳可达性,并考虑公交相对于步行方式的竞争力定义公交竞争系数、最小公交接驳优势距离两个指标,评价轨道站点的接驳效率和接驳公交的服务水平,识别轨网中接驳服务薄弱站点。计算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站点整体接驳可达性较高,部分外围站点公交接驳水平较低,相对于步行的竞争力较差。为此,应重点优化这些外围站点的接驳公交服务,提升外围客流轨道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餐饮加速度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1,(12):52-54
2011年6月份.以京沪高铁正式通车为标志和起点.山东省将正式迎来高铁旅游时代“。京沪高铁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沿途还经过不少重要的中心城市,如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淮海经济区中心和铁路枢纽城市徐州.江苏省会城市和长江水陆交通枢纽南京.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常州、无锡,苏州等加工工业城,市。其申山东段总长358公里,在京沪裔铁通过的省市中距离最长.设有济南、德州、泰安、曲阜.枣庄.滕州6个站点。  相似文献   

9.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文章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将高铁开通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高铁开通对城市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显著改善站点城市的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核心结论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效果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大小的影响。加快高铁网络建设、培育发展“高铁经济新业态”是改善城市资源错配状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中心城区在天津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如何借鉴国际化中心城市其中心城区的发展经验,更好地发挥天津市中心城区历史积淀之优势,并促进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实现其与滨海新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的发展战略目标。本文阐述了一些相关的国际经验,并分析了当前天津市中心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东振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92-298
铺架基地承担着铁路铺轨施工及其物料存放、供应任务,其规划、选址与设计是影响铁路铺轨工程后续工程的安排、施工质量与总工期的关键。目前针对铺架基地选址及布置方面的研究尚停留于定性分析研究阶段,缺乏科学的、定量化的选址及布置方法。依托重庆西站改造工程,创新性地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山区高速铁路铺架基地的设计与施工中,分别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及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方法,提出了铺架基地选址与规划方法,该方法可以为今后类似山区地形预制梁场和铺轨基地等大型临时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high‐speed rail (HSR) on urban economic growth using a panel data comprising 285 Chinese cities in 2007–2017. Combining the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 analysis, we extend the horse‐mass theory to explain how China may use HSR to avoid the so‐called middle‐income trap. The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efficient boundaries of HSR and simultaneously studies HSR time–space compression as well as the city neighboring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It is found that HSR's efficient boundarie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200–1,200 km for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50–300 km for prefecture‐level cities. HSR stimulates economic growth by approximately 0.6 percent, and the neighboring effect accounts for one‐quarter of economic growth. Three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rawn: (i) China needs to further reduce the travel times between the inland provincial cities and Beijing, Shanghai or Guangzhou; (ii) China should build a denser HSR network to maximize its economic impact on the vast majority of cities; (iii) China needs to develop some powerful economic growth centers in the inland areas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neighboring cities.  相似文献   

13.
High‐speed rail (HSR) has been an important driver of China's economic expansion over the last decade. Using data of 285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ver 2010–2014,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 to explain how and why HSR may have propelle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y reducing the time‐space between citi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HSR has a potent effect on urban 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Ceteris paribus, HSR appears to have accelerated economic growth by more than 0.6 percent and the pace of regional economic convergence by approximately 2 percent per annum over the data period. Our research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acked by HSR.  相似文献   

14.
游韵  罗胤晨  文传浩 《科技和产业》2022,22(10):250-258
以产业生态化视角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区域协调发展内涵逻辑,并基于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重庆市“两群”地区协调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主城都市区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核心-边缘分布,产业结构和基础保障方面差异较大;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呈现西南-东北沿线向周边递减态势,产业结构和绿色效能方面差异较小;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呈现自北向南递减态势,产业发展各领域整体较不均衡。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High Speed Rail (HSR) project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argeted city nodes (HSR cities) in China using prefectural-level city data from 1990 to 2013. Employing a panel data program evaluation method devised by Hsiao, Ching, and Wan (2012), we construct hypothetical counterfactuals for per capita real GDP of HSR cities in the absence of their respective HSR projects using the outcomes in selected non-HSR cities. We find that the responses to HSR treatment are heterogeneous with regard to location, route, and region. The location-level impact ranges between 5% and 59% and is not temporary. HSR cities with positive effects concentrate along the Hu-Ning Segment, the Yong-Tai-Wen-Fu-Xia Segment, and within the Hunan province along the Wu-Guang HSR. These citie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of China, in core urban agglomeration regions that allow them to be transportation hubs. In general, the gain for local economies is greater for cities that are more industrialized, with more ability of the service sector to absorb enough labor, and with better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local protectionism hampers the development of HSR cities. We also show that at different project stages, HSR cities experience different gains.  相似文献   

16.
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及其政策因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核心竞争力作为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重庆市六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分析表明,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较强,具有提升潜能,但目前存在经济体量不大、积聚能力较弱、城市品质不够优、开发步伐不够快等差距。为此,应加大产业培育,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加大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7.
周雨风 《特区经济》2008,(3):195-197
2007年6月,重庆市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的发展提出了"314"总体部署,即"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和"四大任务",其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被列为首要任务。在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对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五点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生产性服务业人均产值低、城市间发展差距大等制约城市群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忽视。化解当前难题需要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与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产品的偏好、城市群交易效率的关系。新古典超边际分析理论从分工视角、以超边际分析模型为手段为城市如何选择与其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指明道路。集聚模式影响城市群交易效率,进而影响宏观分工水平;反之,交易效率的改进能够提高城市群绩效,推动能够体现微观主体偏好的集聚模式变迁。在城市群分工深化、广化过程中,城市通过将宏观效率与微观意愿结合的方式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大城市“行星环”辐射作用,构建城市群功能互补的“拼图式”格局,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城市发展质量微观层面研究的不足导致地方城市质量发展缺乏针对性的政策指导.基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川渝经济带2018年17个城市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完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同时评估城市质量发展状况,分析不同城市在不同指标上和空间上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发展具有很强的地理位置关联性,成渝两地发展呈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