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熊建平  闻冰 《中国外汇》2006,(10):46-47
零成本期权是一个成本节约型的创新,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了一柄重要的金融利器。  相似文献   

2.
当前,外汇衍生品在国内发展迅速,自2014年起,人民币汇率打破单边升值、步入双向波动的通道;"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进一步增大,外贸企业进行趋势预测的难度显著增加,汇率避险管理与套期保值的需求却相应大幅度提升。结合实务,阐述外贸企业在当前汇率风险敞口不断暴露的情况下,如何运用远期、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产品实现风险对冲、稳定财务成本,并且针对当前部分外贸企业衍生产品套保模式单一、缺乏财务中性、利用汇率套利等现状提出解决方案,对企业外汇衍生产品应用推广所面临的机遇给予建议,旨在更好地帮助外贸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应对汇率风险、增强财务运营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汇率市场的风险虽大,但也是可以控制的,企业甚至可以用很小的成本或是零成本控制巨大的汇率风险。企业要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运用金融工具防范风险的能力。企业如果能及时向银行咨询意见,委托银行做好风险防范,就可以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个我行为某客户设计的较为典型的规避汇率风险的零戍本期权方案。  相似文献   

4.
孟为  姜国华  张永冀 《金融研究》2021,491(5):78-96
本文立足外部不确定性视角,提出汇率不确定性对企业重要涉外经济行为(跨境并购)影响的实物期权与风险对冲效应。本文以2000~2019年A股上市公司宣告的跨境并购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企业跨境并购的可能性,实物期权效应占主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确定性与企业跨境并购决策正相关,风险对冲效应占主导。横截面检验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确定性对跨境并购的抑制作用在汇率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更高以及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有效汇率反映一国贸易条件,行业竞争激烈与汇率经济风险更高的企业,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确定性加剧时更有可能进行跨境并购。最后,汇率不确定下的企业跨境并购取得了较好的财务绩效(汇率风险约束使企业并购行为更审慎高效),降低了有效汇率风险敞口。本文区分了双边汇率与有效汇率的差异,拓展了汇率波动的经济后果与跨境并购影响因素的研究范畴,为“双循环”下我国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与汇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引导国际资本流动以及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提升并购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沪深两市318个上市涉外企业为样本,将2005年7月至2013年7月作为研究时段,用股票回报率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率作时间序列回归,由此得到的回归系数作为企业外汇风险暴露测量指标,用涉外企业在海外不同地区销售量的分布即赫芬达指数来近似描述经营性对冲,考察经营性对冲对企业汇率风险暴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营性对冲与企业外汇风险暴露系数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经营性对冲能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上述作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实证样本,将人民币汇改以后的2006—2012年作为观测期间,运用逐步回归方法考察了外汇衍生品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的作用。发现外汇衍生品对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对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增加幅度在0.08—0.15区间之内,平均可达0.11。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外汇衍生产品是对冲汇率波动的便捷工具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以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外汇衍生品与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之间量化关系的研究表明,外汇衍生品对我国银行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冲击,具体而言,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可平均提高0.11。  相似文献   

8.
王惠  王贞洁 《金融论坛》2023,(10):25-35
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外汇风险对冲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并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时作用越强。机制研究表明,外汇风险对冲通过发挥“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资源效应”的发挥。当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内控质量较高或受分析师关注度较高时,外汇风险对冲的作用更明显,国际化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9.
国家能源局2019年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能源体系持续优化并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受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能源行业供给结构及区域发展仍不平衡,部分能源企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问题依然存在.并购重组有利于以"市场之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链整合,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外贸企业在经营面临的汇率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认识汇率风险,采取何种策略面对汇率风险成为我国外贸企业探讨的主要话题。我国外贸企业在汇率风险防范中将企业走出去战略、外贸企业的产业升级、金融衍生品的选择,才是有效的规避我国外贸汇率风险,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最优动态汇率风险套期保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一个最优动态汇率风险套期保值理论模型,并将其套期保值效率与静态策略进行实证对比.采用对角BEKK模型来捕捉货币现货与期货市场的交互影响,从而刻画风险最小化套期比率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套期保值能减少汇率风险,但具体的套期保值策略的效率高低排序与避险频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汇率体制改革和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汇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话题.本文对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从基本理论概念、计量方法到管理方法的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总结,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波动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成为学者和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学者在研究外汇风险暴露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同行业的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差异也很大,公司特异性因素对外汇风险暴露的水平有重要影响。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将不断增大。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影响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公司特异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36%的样本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这一比例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外汇风险暴露与外部经济活动、负债状况和公司成长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蒙智睦 《海南金融》2007,(12):41-44
目前汇率与外汇收支之间存在升值与增长的一致性以及外汇大额顺差的持续扩张性等关系,这种关系加深了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解决的方式是采取调整进出口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预期:基于ARCH族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持续强化,观察其变化的重要指标主要是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CNYNDF)。本文建立CNYNDF的高频日汇率随机游走模型,运用ARCH族模型检验该模型的残差后发现,其时间序列数据具有"尖峰厚尾性"和集群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2002年以来,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市场信息具有杠杆作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开始受CNYNDF报价引导,逐步形成稳定的Granger因果关系。为取得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动权,中国需加快外汇交易的微观制度建设,加强汇率与利率改革的协调性,为规避汇率风险创造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16.
谢德仁  刘劲松 《金融研究》2022,510(12):168-186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越强,其违约风险越低。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越强的企业往往有更低的债务规模、更高的资产收益率和更低的股票波动,因而其违约风险更低。(3)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与违约风险的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以及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本文发现意味着,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应重视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不足所带来的潜在债务违约风险,通过不断提高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助力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微观外汇市场结构的视角出发,借助于Evans和Lyons(2001)提出的微观外汇市场结构模型,详细剖析微观外汇市场汇率决定的核心变量一一定单流,指出其功能及在汇率决定中的应用。并分别利用美元与马克以及美元与人民币两个货币对的实际数据通过协整、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最小二乘回归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与定单流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整体来看人民币/美元定单流的解释能力没有马克/关元定单流的解释能力那么强,说明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微观汇率决定理论的部分前提基础条件,但是,我国外汇市场市场机制完善程度较低是制约定单流功能发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储备损益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总结中国外汇储备损益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央行"实际汇兑损益"的崭新视角,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损益与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关系问题。本文借助国家资产负债表构建了双顺差分析模型,并通过升值情景模拟分析,得出结论:在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既有的汇率错位和通常伴随的汇率超调往往导致了央行发生"实际汇兑损益",损失量与兑换资金规模、汇率错位程度成比例,由此产生的汇兑损益可能导致对国家外汇储备的"非对称分配"。鉴于目前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支持人民币被大幅低估的观点,货币当局应关注和避免因汇率错位及汇率超调产生的外汇储备汇兑损失;对于人民币的汇率调整应基于学理、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准确客观的算法体系,以动态界定汇率合理区间;而从中长期考虑,需将汇率制度改革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四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祺 《海南金融》2007,(9):7-1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成为近年来国际经济事务中的焦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05年5月推出8种外汇交易品种以及引入外币间交易做市商制度,这一举措成为观察、试验做市商制度的序曲.本文研究认为,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由于我国外汇市场还不完善,引入做市商制度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为了全面推广做市商制度,多方面配套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