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处理未达帐?向大锋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每月终了,要将银行存款的帐面余额与银行对帐单核对,以查明帐实是否相符。由于办理结算手续和凭证传递等原因,银行对帐单上的存款余额常常会与本单位银行存款的帐面余额不相符,这种差异主要是“未达帐”所造成的。所谓未达...  相似文献   

2.
银行存款未达帐主要是由银行与企业记帐的时间差形成的。出现银行存款未达帐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二是企业已付,银行未付;三是银行已收,企业未收;四是银行已付,企业未付。银行为了和企业核对相符,定期(一般为一个月)向企业发出银行存款对帐单,以便企业核对和查询。然而,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有的单位和个人在银行存款未达帐上做文章,其手段巧妙,隐蔽性强。银行存款未达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贪污、挪用公款。审计中发现有的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主管、会计对银行存款缺乏日常监督检查,这…  相似文献   

3.
对“未达帐项”应查明原因再做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达帐项,指在单位与银行对帐时,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原因,致使单位或银行一方已经将收付款入帐,而另一万尚未入帐的款项。与银行核对帐目,是清查银行存款的一种方法。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单位除以银行存款日记帐和收支数与银行对帐单的收支数逐笔进行核对外,还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便查明不符的原因,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如果不等,则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有些单位未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对“未达帐项”末查明原因的情况下,就做出处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货币资金不实。主要问题请:(1…  相似文献   

4.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简称“调节表”,是为了核对(或钩对)本单位与银行双方存款帐面余额而编制的,列示有双方未达帐项的一种报表。通常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5.
企业每个月都会收到银行的对帐单,银行对帐单上记载了该单位帐户在上个月存款和支款情况以及余额。笔者在银行从事基层会计工作,每次签发出的对帐单能收回的只有20%左右,可见,大部分企业对于对帐工作并不重视。孰不知,小小的一张银行对帐单有很多的用途。一、银行对帐单有助于企业防范风险企业将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帐单核对时往往出现两者余额不同的情况。企业应该先分析未达帐项,排除未达帐项的影响后,两者的余额仍不符时,再分析是否是由操作风险、管理风险或外部风险导致的。未达帐项是指银行和企业对同一笔款项收付业务,因记帐时间不…  相似文献   

6.
货币资产的审计。一要盘查核实出织员的实有库存现金,看帐款、帐帐是否相符,即实有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帐余额和总帐“现金”帐户余额是否相符,有无现金宕库和现金长短缺。二是核对银行存款,看是否帐帐相符,即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是否与总帐“银行存款”帐户余额、与银行对帐单(或存折)余额相符,是否有未达帐项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三要盘查各类储蓄性存款,如定期存款、小额储蓄、邮政储蓄、有奖储蓄等,看帐单是否相符,有无遗失和挪用现象。  相似文献   

7.
谈存款帐表不符的成因及其处理徐克勤,马汉成在企业会计的日常工作中,往往出现“存款日记帐”与银行(信用社)开出的“存款对帐单”帐表不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来达帐项”发生造成的。所谓“未达帐项”是指银行(或信用材)与个什在取得收、付款结算凭证时,由于收到...  相似文献   

8.
申屠新飞 《河北财会》2001,(3):54-54,40
一、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关系,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事项的处理时,必须根据合法的原始凭证进行帐务处理,对未取得合法凭证的经济事项,绝对不允许进行帐务处理。对银行已收、企业未收和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经济业务,企业不得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相应的记帐凭证,因此这两类未帐项也就不可能在本月的资产负债表中得到记录和反映。企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目的是为了检查银行存款记帐余额的正确性;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是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这三个帐户的期末帐面余额调节表中调节后的余额填列,因此,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似乎不存在任何联系。但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颜涛 《新疆审计》2006,(5):31-32
搞好银行存款管理,对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监控,促使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好、用好资金,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定期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进行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的对象限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因票据传递时间上的差异,造成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未达账项。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未达账项不符合上述规定,如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未达账项,未及时清理而长期挂账,同期银行存款收支不入账,转移单位收入、挪用单位资金等。对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方法,对银行存款收支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0.
搞好银行对帐工作的几点做法韩耀东企业以自己的银行存款帐内容与银行对帐单进行核对,是企业财会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搞好财务管理,堵塞漏洞,合理运用资金的有效措施,也是财会人员必须做到的本职工作。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期末(一般为月末)余额必须与银...  相似文献   

11.
未达账项会计处理方法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应与企业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即企业在期末收到银行对账单时,仅仅是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核对银行存款的实际余额以检查银行存款记录的正确性,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上均不作反映,只有等未达账项的有关结算凭证到达企业,才能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因此,对于“企业已入账,银行未入账”的经济业务,企业已根据相关凭证进行了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在期末编制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如实反映;而“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的经济业务,因企业未收到相关凭证,未能作出相关账务处理,故不能反映在当期会计报表资料中。  相似文献   

12.
银行存款的审计是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为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在检查未达帐项时 ,利用Ex cel软件进行了尝试。利用Excel软件查找未达帐项的思路及步骤是 :思路 :未达帐项是由于一方已记帐 ,而另一方未同期记帐造成的 ,要查找未达帐 ,必须先找出双方都记帐的  相似文献   

13.
"调节表"是企事业单位为了核对本单位与银行双方帐面余额而编制的列示有双方未达帐项的一种简单报表,通常于月终进行编制。"调节表"只用于核对双方帐目,不据以调整帐户余额。"调节表"可以揭示出各种未达帐项对本单位所记的余额与对方单位所记余额的影响,从而查明双方所记帐目有无差错,客观地反映某些经济往来或未达帐项的真实性。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业务扩大和财务管理上的需要,一些企业除月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外,又编制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往来资金调节表",企业内部的"库存商品调节表",从企业管理上说这确实是一种需要和进步。但是,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已经出现了利用"调节表",进行非正常调节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4.
银行存款长期账实不符应引起重视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的货币资金。企业设置的银行存款帐户,是核算企业存在银行结算户的款项,从业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逐笔登记入帐。然而,近日审计中我们发现XX企业在专业银行开立的6个银行存款结算户长期帐实不...  相似文献   

15.
曹国兰 《内蒙古财会》1997,(5):37-37,35
某化工厂始建于1989年,从建厂起财务就比较混乱,特别是银行存款帐户,开设7个基本存款户,厂长和出纳都可以开支票,出纳不按月和银行对帐.致使企业银行存款帐.面余额和银行长期不符。每次更换出纳·新出纳不管原出纳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只根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所登记的收入和支出,必须定期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由于银行收、付款凭证在企业和银行传递过程中,往往一方已经收账,另一方因未收到原始凭证,尚未入账,产生未达账款。未达账款的产生,大致有以下4种情况:1.企业将收到的转账支票送存银行,企业已经收款记账,而银行尚未办理转账手续,成为银行方面的收入未达账。2.企业开出支票或其他付出款项已入账,减少了银行存款,但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取款或未办转账手续,成为银行方面付出的未达账款。3.企业委托银行代收的款项,银行在收到款项时已记入企业存款户,但企业尚未接到银行的收…  相似文献   

17.
核对银行对账单与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以下简称单位日记账)是对银行存款审计中一项重要的步骤。通过核对银行对账单与单位日记账,可以找出未达账项,从而为发现出租、出借账户、挪用公款、非法出借资金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年的审计工作实践与体会、笔者认为、要发现和查清被审单位是否存在公款私存问题,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较为有效。 1、核对银行存款、现金等帐户。首先是进行帐帐核对,即将总帐与日记帐(或有关明细帐)的余额核对,如果加总之和仍小于总帐余额;则可能另有储蓄存单或存折;其次是进行帐实核对,对银行存款要审查未达帐项调节表,核对银行对帐存款余额;对现金要进行突出性的实地盘点,核对实有现金与账面余额是否相符。从而发现被审单位是否有公款私存问题。 2、审查收支相抵后的结去向。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帐目混乱、手续不健全…  相似文献   

19.
按税法规定,企业销售材料应申报纳税,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在处理这类业务时并不规范。如在销售材料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原材料”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前者未将材料销售纳入收入范围,而后者虽作了收入,但未结转材料成本,且两者均未申报纳税,因而是不正确的。企业材料销售一般有三种情况:减少不合理的材料储备;以物抵帐;销售残料,改变原有用途。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现金”、“应收帐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等科目;同时应结转已销售材料的成本。例1-某厂销售…  相似文献   

20.
银行款澄清记梁全胜,曹显文今年6月初,一个公司经理来审计局,诉称"下属门市部1988-1992年5月承包期间的银行存款帐已乱,到1992年5月底,银行存款帐余额为102807.48元,对帐单余额为9446.50元,对帐单比银行存款少93360.8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