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佳林 《当代经济》2007,(11S):32-34
随着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许多个体需求逐渐转变为公共需求。公共需求的满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公共需要的发现、排序、实施等环节中有许多原则、规律需要遵循。政府是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在公共需求的满足过程中扮演着“仆人”的角色。“仆人”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主人”,应该充分借鉴个体需求满足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会计界把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称之为公共物品。它被称为公共物品,显然具有满足公共需求的性质。同时,会计信息是由企业个体生产的会计产品,首先为企业个体的需求服务,必定为企业个体所拥有,具有个体性,不可能充分满足社会对会计信息的公共需求。这样,就产生了会计信息的个体供应与社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深入分析会计信息的供求及其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余斌 《经济纵横》2015,(3):23-28
公共产品的需求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公共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学存在鲜明的对比,前一个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后一个则现实得多。西方经济学认为,有意愿且买得起商品的需求才是该商品的有效需求,那些买不起商品的人的需求是无效需求。在西方公共经济需求中,普通民众的需求和愿望,也受制于那些控制了金钱、权势和舆论的人。双方一致的需求是有效的公共经济需求,单独后者的需求,也是对后者有效的公共经济需求,尽管这一需求的满足往往会损害前者的利益,而单独前者的需求,就很难成为有效的公共经济需求。在对公共经济需求的分析上,我们尤其需要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人民群众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与财政支农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是具有非对抗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根据农村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又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非对抗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如: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及信息系统,大江大河治理等.绝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即是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具有不完全的非对抗性与非排他性.如: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医疗等.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免费提供,而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使得对它们的"生产"或提供作为地方政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公共财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长期处于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过剩的局面,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化解"三农问题"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基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农民"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志愿者服务是随着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目前我国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而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显出"力不从心",由此积聚许多的社会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志愿者服务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弥补政府的不足,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所以志愿者服务这些年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它是由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等部分有机组成的。推进公共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从人性需要内涵的演化论消费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不能解决市场经济国家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这也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的现实难题。前人对"有效需求不足"的论述忽视了最重要的地方,即需求的主体是微观个体,只有研究清楚了人性需要的内涵,才能真正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本文从人性需要的微观视角来研究消费需求的满足,进而论述消费潜力,即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的评价方法,而对具体消费潜力的测算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支出首先要用于满足国家公共部门正常运转的需要,财政对国有企业的投入要进入市场失灵领域,坚持“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公共财政的核心在于满足公共需求。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一样具有层次性。在所有的公共需求中,国家公共部门的正常运转是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公共财政支出应当确保公共部门正常运转经费。否则,公共部门就会或者不能提供社会必需的公共服务,或者是乱收费,异化公共服务的性  相似文献   

10.
郭琦 《经济师》2013,(3):27-28,30
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公共需求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出了许多新的紧迫要求。为了使政府的公共服务适应社会公共需求,需要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社会资本作为国家与政府之外的发展策略,它旨在强调社会自治力量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而政府可以通过社会自治力量的参与和帮助更有效地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是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公共产品的劳务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偏弱,必须通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财政资金如何在收支过程中使有限资源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财政保障之间矛盾以及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将财政效率与绩效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聚焦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通过对分析和借鉴国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经验,指出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成就及问题,进而提出建设和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幻觉"分解与计量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全  潘雷  何筱薇 《财经研究》2004,30(12):44-52
在财政支出中,由于公众无法正确识别公共物品价格,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预期幻觉"和"赤字幻觉".这些"财政幻觉"导致公众低估公共物品价格,从而形成公共物品一定程度上的供给短缺,体现在政府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最终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经济当中同时存在"预期幻觉"和"赤字幻觉",为此需要适当降低公共物品支出,注重财政支出的产出效果,以增强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公共财务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并且企业提供公共财务会计信息可以获得宣传企业和管理当局、吸收资金等好处,故而公共财务会计信息产品应由政府束提供而非由企业个体提供.公共信息会计的本质是在会计主体之外,满足社会经济大系统对了解会计主体状况而组建的一个社会经济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创新构建新型的社会体制。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够促成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体制。通过提供或创造公共产品、公共环境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过程。科技馆就属于公共服务中的公众教育行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推动了地方探索和发展公共租赁房这一住房保障的新模式来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凸显了国家保障体系同时面向非低收入群体着力的理念转变,标志着中国的住房保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作为调整住房结构的重要举措,首先需要满足其融资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租赁住房的融资方式单一以及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行特征,采取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渠道来满足其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及公共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我国基本公共需求做出界定,对于政府完善其社会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介绍基本公共需求的基础上,时基本公共需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基本公共需求进行了说明和界定.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沙化现象”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对于农民、农村、农业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国家的投资力度较低、集体投资能力不足,农户自主供给公共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沙化现象"的存在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民的合作意愿缺失."沙化现象"的解决在于完善农民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明确村级组织的自治职能.  相似文献   

19.
在集体选择过程中,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人未必能战胜少数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奥尔森困境".集体行动的决策实际上是集体内部的个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提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就业服务能力研究——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就业服务能力是提供有效的公益性就业服务、促进就业的关键。在对北京市公共职介机构调查数据进行频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尽管当前公共职介机构就业服务在某些方面基本能满足劳动者的需求,但在提供职介服务、满足各类劳动者就业需要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等方面存在不足,而宏观管理体制问题是造成公共职介机构就业能力缺陷的症结所在,因此应采取以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为核心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