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作制区油菜产量潜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油菜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油菜的最高产量潜力大约将是目前产量的2~3倍。这对我国油菜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农业生产源头关乎到农产品安全,当前学界就农产品“一家两制”差别化生产相关研究已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影响社会舆论对食品安全的判断。方法 文章以19个村庄的调研为基础,检视“一家两制”概念及其理论预设后发现,农产品“一家两制”的差别化生产并非普遍而只是个别现象,已有研究存在证据不足和社会误读等问题。结果 (1)自留地因素是农产品“一家两制”差别化生产的主要证据,但该文认为自留地作为特殊的历史产物不应被纳入农产品差别化生产研究范畴。(2)农产品有差别的生产方式并不完全是农户有意为之的行为,也有无意之举或农作习惯等因素。(3)多元理性的逻辑模型与当前农业生产现实并不契合,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均难以有效解释农户农业生产行为。(4)“一家两制”理论存在消极的重建食品安全信任、对农户的道德谴责和加剧消费者不信任的弊端。结论 已有“一家两制”概念及其理论研究存在解释力和契合度不足等问题。食品安全治理需从多元主体出发,而不应单纯将农产品安全问题归因于小农户。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农作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农业有近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国的农作制度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大致说来,我国的农作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撂荒农作制撂荒农作制,是我国历史上最初采用的一种农作制度。由于当时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农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所以这种农作制是一种最低级、最粗放的农作制度。近人对民族学和考古学资料的研究表明:原始农业的农作制大致可划分为“刀耕农业”和“锄耕农业”两个阶段。刀耕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使用刀斧、木棒之类极其简陋的工具,实行“刀耕火种”,对土地的利用,一般是砍种一年之后撂荒,然后另垦新荒。刀耕火种的原始人,多营迁徙无定的生活,这一阶段相当于生荒农作制阶段。  相似文献   

4.
近10多年来,国内外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研究蓬勃开展并取得了某些成果。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与 误区,主要是碳流路径的短路和指标逻辑起点不一,导致研究结果的失真与扭曲。该文论述了全环式与半 环式碳流路径的利弊,提出了改进3原则,对当前世界流行的5种指标体系进行比较、综合、筛选、补充 与改进,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包括碳流路径、指标体系及相应参数的碳足迹方法论,并通过 1950年以来的全国性农田系统碳流分析和现代高效农田的案例加以验证和剖析,与当前流行的一些主流观 点相悖,运用改进的碳足迹法进行的案例研究发现:(1)与多年生林木相似,农田上连年种植的一年生作 物同样具有净固碳作用;(2)1952~2012年期间,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农田生态系统碳 效率仍保持在正平衡状态;(3)尽管农田化合物大量投入,但在农田生态系统内增加的固碳量仍超过耗碳 量,化学合成物在农田生态系统的合理应用也有减少温室气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经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步改革,我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无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承包土地的完美无缺。相反,它受制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从实行的第一天起,就带来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农业经营规模过小。 几年来,人们为解决这个一题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一些地方通过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省(区)为单元,提出划分农村经济区的原则,选择18人盯关的农村经济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全国30个省市区划分为8个农村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7.
近10多年来,国内外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研究蓬勃开展并取得了某些成果。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与误区,主要是碳流路径的短路和指标逻辑起点不一,导致研究结果的失真与扭曲。该文论述了全环式与半环式碳流路径的利弊,提出了改进3原则,对当前世界流行的5种指标体系进行比较、综合、筛选、补充与改进,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包括碳流路径、指标体系及相应参数的碳足迹方法论,并通过1950年以来的全国性农田系统碳流分析和现代高效农田的案例加以验证和剖析,与当前流行的一些主流观点相悖,运用改进的碳足迹法进行的案例研究发现:(1)与多年生林木相似,农田上连年种植的一年生作物同样具有净固碳作用;(2)1952~2012年期间,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效率仍保持在正平衡状态;(3)尽管农田化合物大量投入,但在农田生态系统内增加的固碳量仍超过耗碳量,化学合成物在农田生态系统的合理应用也有减少温室气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齐民要术》所载高丽豆与朝鲜半岛初期农作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德卿 《中国农史》2002,21(1):88-102,107
本稿的研究对象是《齐民要术·大豆》的高丽豆,首先探讨高丽豆和戎叔的关系。汉代以后以大豆为副食,而且其效用性和需要量更多,所以高丽豆的普及程度越来越扩大,因此高句丽以大豆成为发展的原动力。而且4世纪以后,因为高句丽南下政策,那样的大豆栽培方式传播到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的旱田农法上,引起决定的作用。但是现在因为资料不足,本稿只以初探形式考察。  相似文献   

9.
哲卞 《浙江林业》2004,(7):13-13
6月24日,全省重点公益林完善区划界定工作会议在台州黄岩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讨论和修改了《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0.
11.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生态和环境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角度,提出生态与环境规划应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阐述了生态环境规划在城镇体系规划层次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生态与环境规划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深度建议以及区域生态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国家,菌物资源丰富。该文依据中国山区山地生态类型、气候、森林植被特征及菌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对中国山区菌物资源进行区划研究,将中国山区菌物资源分布划分为12个区域,并对各区域所包括的行政区域、山地生态系统、植被特征、气候特征、菌物资源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浅析农业区划在农业生产和区域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从农业区划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出发,探讨了农业区划在农业生产和农业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统筹区域发展观为指导,从基础协调、产业协调、环境协调和结果协调等4方面界定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设置包括4个指标组、12个原始指标的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并构建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4年间我国省际农业区域协调度从0.324下降到0.187,反映近10年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在不断扩大。建议通过加强农业区域协调立法、完善农业区域政策、均衡区域农村公共服务和建立全国农产品统一大市场等途径,推动我国农业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缺失、耕地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出现,有效保护耕地和提高耕地利用率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总结韩国乡村振兴地域制度建立的背景、主要框架和运行成效,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结果 为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和利用,20世纪90年代韩国实施了农业振兴地域制度。该制度将农业振兴地域划分为农业振兴区和农业保护区,推行农业支援政策、实行人才培养和完善基础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保护耕地、保护农民权益等方面成效显著。结论 通过分析韩国农业振兴地域制度发展的经验,从健全法律体系、粮食主产区内划分现代农业重点区、实行粮食主产区的差异补贴政策、重视农业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地区发展的农业振兴策略,以期为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设定精饲料数量、劳动力等5个投入指标和主产品产量、净利润2个产出指标,分别对我国各省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和散养4类养殖规模下的奶牛养殖效率及偏序关系进行测算,总结传统奶源带区域奶牛养殖效率发展特点,帮助无效率地区确定学习对象以实现效率优化改进。方法 文章运用DEA-CCR模型测算2009—2019年中国4类奶牛养殖规模下各地生产效率,利用基于偏序集理论的CCR模型测算相同养殖规模下各省区的偏序关系,并形成偏序关系图。结果 2009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以发展大、中规模为主,到2019年两种规模有效率养殖地区占比均超过32%,且中规模养殖地区在高效养殖的稳定性方面表现更好。传统奶源带区域中,大城市郊区已无小规模和散养形式,其大、中规模养殖的效率在各区域中都表现优异;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小规模养殖和散养效率最高;地处中原的山西省、西北的新疆和甘肃以及南方的广西等地都是养殖效率表现突出的省区。结论 因奶源带区域内部各省区发展的同质性较低,无效率省区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方面须更多地进行跨区域经验学习,具体优秀示范养殖省区有:大规模养殖下的新疆、甘肃、河北、北京、山西、湖北等;中规模养殖下的黑龙江、山西、天津、北京、吉林等;小规模养殖下的黑龙江、湖南;以及散养方式下的新疆、吉林、湖南、山西等。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是依法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英译名:China So ciety of Agricu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简称:CARP. 第二条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业部、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指导下的农业资源与区划科技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科教与经济的结合 ,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促进农业资源与区划学科的发展,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搞好农业区域开发和农村经济宏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做出贡献.本会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遵守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四条本会业务归口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本会接受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对于农地来说,不同的农地流转形式对应于不同的农地经营方式。该文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从农地流转与农地经营的关系人手,分析了黑龙江省今后主要发展的农地经营方式;并根据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黑龙江省的77个市、县划分为6个不同的农地经营区。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影响的研究前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背景下,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主要农区(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光温水热等气候资源条件时空分布格局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农田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也相应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气候变化也导致我国粮食主产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促进农业生物灾害与农业气象灾害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国粮食生产方式、栽培管理、经营方式、种植制度、结构布局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与我国粮食生产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揭示其内在的影响机理和适应机制,定量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和适应能力,研究提出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从国家需求和学术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与我国粮食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提出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研究领域的许多有待解决的前沿性重大科学问题,阐明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