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34):26-26
死刑罪名 盗窃罪等13个拟取消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如走私文物罪,盗窃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相当于取消了我国现行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同时延长严重犯罪的实际服刑期。这将是1979年新中国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削减死刑罪名。此次修改刑法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34):26-26
死刑罪名 盗窃罪等13个拟取消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如走私文物罪,盗窃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相当于取消了我国现行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同时延长严重犯罪的实际服刑期。这将是1979年新中国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削减死刑罪名。此次修改刑法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姚金龙 《魅力中国》2011,(20):149-149
我国刑法中有关劳动刑法的规定总共是有4个罪名与“劳动刑法”有关:重大安全事故责任罪、强迫职工劳动罪、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恶意欠薪罪。随着经济的发展,凸显出我国有关劳动刑法的规定,还有些不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对中国刑法中国有关劳动刑法现状的分析,以及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提出了对中国刑法中有关劳动刑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珂  彭丁带 《中国经贸》2011,(16):95-96
我国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大国,应有效改进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刑法保护。为达成此一目标,可对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作立法重构,改为故意侵害文化遗产罪,并增设过失侵害文化遗产罪;对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作立法完善,将犯罪对象由“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改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并把台港澳居民亦纳入到本罪的买受人和受赠人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杨洁  杨静 《魅力中国》2010,(29):158-158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今年的8月23日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草案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我国是世界上保留在经济犯罪中适用死刑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在提倡废除死刑,实施人道主义的今天,显得格格不入,是否到了废除经济犯罪死刑的时刻了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应废除死刑在经济犯罪中适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走私罪的一种,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5种行为。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处罚,《刑法》第153务规定的“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理解应当既包括行政处罚,又包括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7.
何屏秋 《魅力中国》2011,(15):228-228
死刑作为一种最重的刑罚,历来受到刑法学界的关注。对于死刑制度改革的争论,自贝卡里亚提出废除死刑的观点后已达二百多年。我国刑法学界在死刑问题上面临的是死刑的限制适用与扩张之争。从当前国情看,谈论废除为时过早而且不其有可行性。本文正是通过对死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死刑改革的方向提出对改革的一些思考——即如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我国刑法这一条款明确规定了玩忽职守罪的犯罪构成和处刑原则。玩忽职守犯罪属于渎职罪范畴,其主要特征:(一)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刑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依法从事公务  相似文献   

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1988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首次出现以来,有不少学者置疑其社会效果,认为该罪成了某些贪官污吏规避法律制裁的保护伞。围绕该罪的客观特征、其证明责任是否倒置,以及该罪的刑法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等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笔者拟对此发表几点粗浅看法。一、该罪的客观特征。我国1997年的新刑法中第395条第1款中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可见,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的…  相似文献   

10.
许美 《特区经济》2005,(11):272-273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状 1.有关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立法状况 在1997年我国新修订的《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专列第7节“侵犯知识产权罪”,从第213条到第220条设置了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7种罪名,它们分别是: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3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214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第215条)、假冒专利罪(第216条)、侵犯著作权罪(第217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第218条)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第219条)。  相似文献   

11.
吉仁同 《魅力中国》2014,(3):350-350
《刑法修正案(八)》生效以来,有关醉驾入刑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同时困扰着我国刑事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其中就包括如何理解我国刑法13条中“但书”条款对危险驾驶罪的适用问题。本文将以此为焦点,力求能够阐述出我国刑法13条“但书”规定在危险驾驶罪中所具有的正确指引机能。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八)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对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必须在废除死刑的大背景下理解这一变革。从"重死轻生"到"轻死重生",我国迈出了废除死刑的第一步。废除死刑应当司法先行,并应注意一些问题。在新刑法的视野下我们应重新审视"药家鑫案"。  相似文献   

13.
陈宇 《中国经贸》2008,(24):59-59
金融犯罪并非一个法定概念,我国刑法中设计金融的犯罪集中表现为刑法分则第四章第四节、第五节规定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诈骗罪。金融犯罪概念本身没有统一的界定,就是以“金融犯罪”概括我国刑法中有关金融的犯罪是否科学也受到质疑。有的论者称它为“危害金融罪”,也有的称为“扰乱金融秩序罪”等说法。本文采用通说,以“金融犯罪”作为有关金融的犯罪的类罪名。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两高出台《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销售假药罪在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但仍有不完善和有待商榷之处.通过对《解释》中混同刑法和行政法上“假药”的概念、“严重情节”认定标准内涵的缺失以及销售假药罪与非法经营罪、销售伪劣产品罪违背法条竞合处断原则择一重罪处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销售假药罪在“假药”概念、法定刑、“严重情节”的内涵以及未遂情节上新的法条设计,以期完善销售假药罪的法条设置.  相似文献   

15.
死刑作为一种古老的刑罚,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其合理性从没有被质疑.自18世纪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以来,死刑的存废之争已经持续了两个多世纪.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的乍命价值,死刑是否符合刑罚的目的及历史发展趋势等方面.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保留死刑、执行死删的国家之一,不少国家常借此攻击我国的人权状况,但从法律角度而言,死刑就是一种刑罚方式,笔者尝试从刑罚功能的视角思考死刑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佳佳 《魅力中国》2014,(24):299-299
死刑,又称生命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一种古老的刑罚制度,也是最严厉的刑罚制度。我国是世界上死刑罪名和执行死刑案件最多的国家,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现阶段要彻底废除死刑制度是不可行的,但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刑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逐步完善我国现行死刑制度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丁华宇 《特区经济》2010,(7):243-245
在对中外税收犯罪比较评析的基础上,我国的税收犯罪在立法模式应当采取附属刑法的模式;在罪名体系上,应当调整关于自然人与单位实施逃税罪的刑罚配置,扩大抗税罪的犯罪主体,增设税务代理人逃税罪;对于发票犯罪,按照行为方式的不同来构建罪名;在刑事责任上,应当取消死刑、限制无期徒刑、少用自由刑、增设资格刑、普及财产刑。  相似文献   

18.
近期,在"两会"上有代表提倡国家应当坚定对腐败犯罪"零容忍"的态度,试图通过死刑实现腐败犯罪的预防目的。然而死刑的保留不仅不符合腐败犯罪的罪质,并且还违背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应当废除腐败犯罪中的"死刑"。要达到预防与惩罚的最佳效果必须在废除腐败犯罪中死刑的基础上,降低入罪门槛,增加资格刑与罚金刑,完善整个刑罚体系的协调性与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洗钱作为一种严重的犯罪,不仅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而且损害金融管理秩序,甚至会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我国《刑法》第191条洗钱罪和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都是关于洗钱犯罪的规定,两罪在法条内容上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两罪在侵犯法益、犯罪对象、行为方式、主观目的等方面有实质性的区别。明确两罪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20.
朱晓征 《魅力中国》2010,(32):124-124
要求一般赃物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对物品赃物性质须是“明知”,是古今中外的立法通例。根据我国刑法第312条的规定。该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人主观上不知是犯罪所得或其收益,即使客观上实施了上述行为,也不能成立该罪。这是我国刑法界的通说,对此没有争议。对于“明知”的理解和认定,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笔者对“明知”的内容加以全面论述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