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政  高晓莉  曾颖 《中关村》2004,(9):13-16
现在的中关村从哪里走出?原点是清华北大和中科院,是它们赋予了中关村硅谷式的原始素质与气质,包括科研能力和人才资源,以及最初的对于计算机产品的需求所带来的市场。“没有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关村不会有今天。但是,中关村起源于贸易,这是不争的事实。没有‘电子一条街’,很难想像有今天的中关村。不论是科技产业还是电子市场,都萌动在‘电子一条街’时期。而‘电子一条街’时期(1980-1988年)的中关村,所谓的高科技公司基本上都在做贸易。在这个意义上,贸易成就了中关村,成就了高科技产业。”鲁瑞清沉思着说。鲁瑞清,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董…  相似文献   

2.
我与许多中关村的创业者们一样,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这个地区充满了深厚感情。后来办企业又摸爬滚打二十来年,见证了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电子一条街,到成为海淀区的开发区,再上升到国务院批复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重视。应该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关村的创业环境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这两届“双优”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身上我们就可以切身感受到这一点。作为本届“双优”评选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我衷心地祝贺他们。提起中关村,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把它同硅谷对比。的确,我认为中国除了中关村,没有一个地方有潜质能与硅谷相  相似文献   

3.
10月28日,中国首家进行 IT 类产品仓储式售卖的华人数码会员店在中关村开业,引起了业界与消费者的瞩目。电子卖场是电子市场经营的主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电子卖场是否是一个“终结者”的角色,却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就中关村而言,从电子一条街的街道店面式经营一变而为海龙、硅谷等模式的立体大卖场式的经营,这一过程是市场不断成熟的产物,而且这一过程也重新结构了中关村的市场,由此甚至影响到中关村的整体发展。也许,中关村的现代与国际化,首先来自于这种市场经营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9,(4):9-9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吊诡形势,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路线图,指明中关村创新发展新的目标,吹响了再造辉煌的进军号。中关村走过了让世界瞩目的20年,从“电子一条街”发轫,10年拼搏经营打造“中国硅谷”,  相似文献   

5.
海岳 《中关村》2004,(6):78-79
是什么让中关村成为中国的IT圣地, 是什么让人们提出“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 也许有人说,是政策,或者说是北大、清华、中科院。其实,所有的回答都有道理, 中关村是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以及政策、机构、人才、产业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关村所有的成就,都是由一个个不同面孔的三代中关村从业者们合力完成的。这些英才的内涵是:不怕失败,意志坚定,追求卓越。自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中关村优秀创业者与优秀企业家评选,已成为中关村自觉的“英才行动”,用这种方式,用标志性的人物来“书写”中关村的史志。而且,2003年11月底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参与园区的决策,更用一种“政治”的方式表达了中关村英才们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表达中,也为政府自身的改革进行一种尝试。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意  相似文献   

6.
等我匆匆忙忙赶到北大英杰交流中心的时候,中关村科技园的“优秀创业者”们的演讲已经开始了。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的台下济济一堂,坐满了来听演讲的人,很多都是即将毕业的青年学子,他们中的多数都怀揣着创业的梦想,来此倾听前辈们的经验、寻找前驱者留下的足迹。几个电视台的记者们扛着机器穿行在会场的过道间,镁光灯不时闪起,提醒着听众们这的确是一个承载着成功和寄托着希望的场合。主席台上从左手边数第三人就是罗一兵。来此之前,我手上已拿了一份9月18日的《北京青年报》,当日这份报纸的A59版是刊登了此次中关村科技园“优秀创业者”各位候选人的照片,当时照片上的罗一兵看来颇有些清秀含蓄,甚至有些像在95版《倚天屠龙记》里饰演“杨逍”的台湾名演员孙兴——想必诸君不会忘记彼时“杨逍”是何等英俊倜傥,潇洒多姿的形象。然而主席台上端坐的罗  相似文献   

7.
陈莎 《中关村》2008,(8):52-53
“中关村赢街”:“街”意味着聚集和影响力,“赢街”聚集了最有发展潜力和资本意识的企业,“中关村赢街”是一种创新的投融资和商务促进形式,把产品市场中的“广交会”形式引入资本领域。独特的“中关村赢街”紧紧围绕中关村,聚集资本界多种资源、提升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帮助企业结交商业和资本伙伴,科学融资、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8.
9月14日上午10点,在海淀体院西路甲2号,记者见到了有“中关村创始人”之称的纪世瀛。等他的时候,记者看到院子里有一块3米多高的大石头,上面刻着由严济慈题写的“科技之光”的碑文,虽然只有800余字,可一段中关村传奇般的创业史却是清晰可见。作为北京世纪英才高等研修学院的院长,纪先生是直接从教室出来见我的;知道他一个小时后还要回教室,我们的访谈很快就进入了正题。《中关村》:有人说您是中关村的“村长”,也有人说您是中关村的创始人,您喜欢哪一个称呼?纪世瀛:都不准确。我最喜欢的是“中关村第一村民”这个称呼。为什么?因为村长是要下台的,而我这个村民,只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8,(4)
10年来,我一直在中关村办企业,对身边的中关村的巨大变化看得尤为真切。柳传志作为人大代表谈感悟时如是说。20年前中关村初创时,曾被骂为骗子一条街,如今已经成为历史的笑料。20年后中关村的发展成果,誉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0.
夏颖奇 《中关村》2005,(1):34-35
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子一条街,中关村一直是创业先驱者的战场和舞台。大批科技人员冲破旧体制,走出教学楼,下海到中关村。以柳传志、王选等民营企业家为领军人物的创业者们,一时被誉为知识英雄。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大批怀揣创业梦想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不断向中关村聚集,中关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外留学人员的群体回归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显著特征。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使用知识始终是中关村创业的主流模式,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群体的出现正是中关村精神的演绎。中关村具…  相似文献   

11.
李政 《中关村》2005,(3):68-69
文化前言其实,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品,于是才有味道,才能了解所谓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胡锦涛就任总书记之始,到各地视察工作。他的第一站是西柏坡,第二站就是中关村。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一行来到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对一些留学生企业进行了视察。那么,为什么第二站就选择了中关村?联系到中央后来的人才战略以及对于文化的重视,我们便十分自然地得出结论——这绝对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举措。中关村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这里的大学和大院大所的人才与研发力量,在于这些力量所催生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商业,在于这些产业、商业的运营…  相似文献   

12.
李唐皇 《中关村》2005,(1):59-60
中关村需要草根经济。正是一万四千多家大大小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存在,使中关村成为中关村。当然,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联想、方正、四通等大企业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而且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热闹景象也是中小企业“制造”的,这些中小企业的演变史的总和构成了中关村的发展史。在这个意义上,中小企业构成的“草根阶级”是中关村的基础。不过,今天,“草根阶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一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在改变“草根阶级”的构成。这些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具有世界视野的人群的加盟使中关村的国际化有了中国特色的新路径。这就意味着新时代“草根经济”的到来,中关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新时代的草根经济。作为媒体,我们要反映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3.
张颐武  曾颖 《中关村》2004,(8):22-22
中关村是一个提供了很多可能性的地方,不仅仅是大家想象中的只有高科技,其实这儿是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很多可能性,来寻找机会的一个地方。就好像很多人在美国要实现一个美国梦,这儿就是一个实现中国梦的地方。我觉得中关村在技术创造上很难说有多少贡献,技术创新还是国际上领先我们很多,但是中关村把很多很好的创造的精神体现了出来。另一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让商业产业、让电脑真正在中国普及,这是中关村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从上世纪80年代我在这个地方生活就开始感觉到,是它真正让大家首先接受了信息时代的感觉,一个强烈的信息时代的…  相似文献   

14.
王缉慈  张勇 《中关村》2005,(6):64-64
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中关村,觉得中关村很费解,中关村这样一种复杂的现象是什么现象。中关村到底是商业的,还是生产的,还是技术研发的。电子一条街从80年代开始就有了,到现在是经久不衰,建了很多的大楼,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关于贸易型的公司,中关村的贸易型公司还有发展型公司都是集中在一起形成了贸易市场。中关村的电子市场由于政府的控制法规严格之后,建立了很多的电子市场。这个可能是给某一个公司做广告,就是创新公司代理太古公司海东专门店开业。他们这个公司在全世界都有分支机构,中关村只是其中一个点。中关村的产业集群到底是靠中…  相似文献   

15.
马文良 《中关村》2013,(5):58-63
2013年1月,一则新闻引人瞩目: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中关村空间规模和布局的批复,中关村昌平园扩区40平方公里,整个园区达到51.4平方公里。涉及13个镇街29个区块。昌平南部地区整体纳入中关村核心区和北部产业带范围,在中关村“两城两带、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中占据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未来昌平园将担负建设其中“一城一带”的重大任务,即未来科技城、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这意味着,中关村昌平园已经成为中关村第三大园区,肩负更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3,(1):16-16
在辞旧迎新之际,温家宝总理视察了中关村,百度的欢声笑语,联想的驻足凝思,他的讲话温文尔雅,像春天般的温暖,“既是带着对大家的想念、对企业的关心,也是寄托着很大的希望,相信中关村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温故知新,25年前温总理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调研,“小荷才露尖尖角”;光阴如梭,25年后中关村已然成为世界瞩目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17.
张普随 《中关村》2005,(4):16-21
中关村注定要在争论、探索、讴歌、批判之中前行。因为这片土地上就生长争论、滋生探索、生产讴歌、酝酿批判。如果不争论、不探索、不赞美、不批判便失去了中关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中关村需要更大的承受力和更宽广的胸怀,需要更顽强的精神意志和更强大的内在力量。从2004年8月至今,一种关于中关村的批评甚至讨伐之声正在弥漫。各种声音在质疑:中关村迷失了吗?中关村衰落了呜?中关村死亡了吗?中关村的创业激情耗散了吗?中关村里“地主”来了、知本家走了吗?中关村新近崛起的高楼大厦里生活着一批缺乏想象力的经济、科技侏儒?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回答现实的质疑、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有许多途径和对策,但是一切对策的出台都建立在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之上,作为中关村的核心媒体《中关村》,我们调查历史、审视现实、叩问未来。有责任在调查中澄清事实,破解谜团,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18.
密码:左岸!     
毫无疑问,所谓“左岸工社”,是指地处中关村、临近北大的一处楼盘。转念想想,一处楼盘为什么和“左岸”扯上关系?其中的疑问就多了。问的人越多,开发商林涧心里肯定越高兴。近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北京万柳新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左岸工社社长”,林涧一直在不厌其烦地回答各路人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叫“左岸”?它是一种文化诉求,还是一场“别有用心”的商业游戏?林涧或是不曾想到,或是无可奈何,“左岸工社”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卷入了一场大潮。这场大潮始自宝岛台湾,  相似文献   

19.
郑闯琦 《中关村》2005,(1):30-30
中关村二十年的历史贯穿着一条创新的耀眼主线,这就是一种内在于其中的、构成中关村人精神内核的那种观念层面的“突破”和文化层面的创新。为此,我们选择了四位和中关村有着“血肉联系”的文化精英,以期从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中管窥中关村二十年来的精神嬗变。不管是张朝阳,贺卫方,还是张颐武,胡鞍钢,他们都身处中关村,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甚至争议,在产生巨大的震撼力的同时动摇了人们原有的岩石般凝固的观念,中关村,和我们的时代,也就在这种争议、讨论和反思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20.
和你在一起     
“我和我的工作,就像电影《和你在一起》”不知道是喜欢陈凯歌还是喜欢《和你在一起》这个电影的名字.抑或是喜欢电影表现的文化韵味.荣欣在看完了第十遍后说:“我和我的工作.就像这个电影的题目一样。” 2002年荣欣从墨尔本大学学成回国。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市场工作后.她发现自已更适合去做乙方的工作.并从此乐此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