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995年以来,特别是全面推行“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以来,我国的税收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经过六年多的税收实践,也无可否认的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如:“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税源管理监控不足,偷税、骗税大案要案屡禁不止和大量的无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存在等。因此,为了更好地深化征管改革,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征管模式六年多来的运行情况进行认真地回顾与思考,从中找出完善和提高的对策与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同全国一样,广西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纳税户数日益增多。截至1996年底,全广西已进行税务登记的纳税户(由地税局登记的部分)共有44.33万多户。与此同时,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杠杆之一,其作用和影响正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税收征管范围的扩大、难度的加深,征管力量不足、征管手段落后,征管机制陈旧,客观上需要引进电子计算机这一技术手段来支持,以加强管理。税收征管是整个税收工作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只有把税收征管搞好了,税收的各项法规、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税收组织收…  相似文献   

3.
税务机构分设后,国家税务总局就提出了要尽快实现税收工作的“两个转移”和“强化税务稽查”的要求,强调今后税收工作的重点是征管,征管的重点是稽查.把稽查置于整个税收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近几年的税收变践看,这一税收征管模式是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从总的方面看税务稽查在组织收入、打击偷、逃、挖、抗、骗税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和保证国家税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税务部门以SyBase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出全新的地方税收征管软件,将税收征管过程各种资料、数据纳入电子征管系统,进一步推动税收征管“无纸化”的进程,这也对审计机关在税收征管审计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在工作中开发出一套基于Ms Access数据库的“税收审计助手”  相似文献   

5.
新税制实施八年以来,税收工作实行“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取消了专管员制度,实现了由传统征管向现代管理的跨越,取得了历史性成果。新世纪,税收征管改革已全面迈向电子管理现代化,实现信息高度集中征收已迫在眉睫,然而,增值税制在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祁东县地方税务局坚持“聚财为国、收税为民”的工作宗旨,围绕“人才立税、改革活税、管理强税、科技兴税”的工作思路,地税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税收收入逐年攀升。从2003年入库税收3500万元到2006年税收入库预计突破6500万元,三年时间翻了将近一番。二是税收征管大为加强。该局建立了从税源监控、征收管理、税务检查到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立了“向小税种要大税源,变小税源为大税收”的征管工作思路,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征管办法,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确保了征管任务的完成。同时,该局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7.
金爱兰 《活力》2007,(4):54-55
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精细化要求,并在各级税务机关拉开了精细化管理的帷幕,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税收管理工作措施不断细化,质量不断提高。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而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命脉,也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是坚持依法治税原则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征管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的有效途径。目前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加强税源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对税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切实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三是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四是加强纳税申报管理;五是开展纳税评估;六是完善对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七是将“减负增效”工作落到实处;八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税收征管质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税务机关征管工作水平和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不仅可以检验税务机关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与管理质量,同时也是特定时期、特定社会区域内税收法制化程度的一个显标志。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都把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摆到了税收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对如何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从近些年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结果和审计的检查情况来看,我国税收征管质量并不容乐观,税收征管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试从目前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锡盟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来自农村牧区的税收占每年财政收入百分之七十以上。多年来地方税务局始终把农牧区税收征管工作做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效果,特别是部分旗县市在征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定时定点、集中征收”的模式,给广袤的农村牧区征管开创了新局面。使零散的农牧业税收征收管理变得顺畅起来,  相似文献   

11.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核心,是税收征管的起点和基础,是对存量税源、潜在税源的现状、发展及变化进行监督与控制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税源管理质量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税收全面质量管理的进展成效,决定着税收征收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税源管理现状及其完善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税源即税收的源泉,它不仅是税收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税源只有通过税收征管才能转化为税款,税收征管水平对税源与实际税收的差距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加强税源管理,不仅有利于税务机关更好地开展税收征管工作,而且对维护国家税收权益、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税务稽查工作的审计监督,其重要性是与当前税务稽查工作在税收征管模式中的地位相联系的。自1994年建立新税制以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以“纳税申报、集中征收、微机监控、重点稽查”新的税收征管模式要求,全国各地对原有税收征管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建国以来税收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一开始就确立了“重点稽查”的重要地位,在实际改革与工作中更是把税务稽查作为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呼市国税系统近年来在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工作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仍存在工作力度软弱,没有大胆创新,管理方法陈旧等问题。由此导致了这方面的征管工作一直不规范、不深入,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伴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税收...  相似文献   

15.
盼望已久的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简称:税收征管法),业经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正式通过,扬尚昆主席明令颁布,从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在全国施行。这是我国第一个税收征管法律,也是我国税收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税收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对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作用,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法律地位,加快征管改革进程,推进依法治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税收征管是保证各项税收政策正确贯彻的主要手段.没有征督工作做保证,再好的税制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税源结构的变化,税收种类的调整,纳税对象的增加,原有的税收征管模式、征管手段、征管规程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币场经济和新税制的要求,偷税、漏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仍然是薄弱环节,社会合界对此反映强烈.为正确贯彻税收政策,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的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当前“迫在眉睫的是尽快改善和加强税收管理”。就我区而言,如何在新…  相似文献   

17.
俞志方  谢润斌 《企业经济》2003,(11):106-107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税收征管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一)税收征管有效管理缺乏广度和深度。首先,税收征管有效管理广度差。目前,计算机的运用与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加之东西部的差距、城市与农村的差距等诸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的征管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实现,即集中征收与运用微机管理使税收管理出现空当,产生漏洞。其具体表现为:一是集中征收以后,税务人员和办税地点相对集中,对零散税源有力不从心和鞭长莫及之感,出现不少漏管户。二是对于已纳入税源管理的户数,仍然责任不明,底数不清。三是重点税源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税务工作“十五”期间征管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完善新的征管模式,初步建立以信息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相应地,审计工作也应有新的思路与方法,以适应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付慧丽 《财会通讯》2021,(7):157-161
随着新时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税收征管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信息化建设起步也比较晚,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在明确信息化环境下税收征管发展方向及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我国、荷兰、澳大利亚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实践对比,探讨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实践存在的问题,并从机构设置、管理应用系统、风险管理、渠道管理、顶层设计、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万勋 《审计与理财》2013,(10):46-47
2012年7月,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基本思路,目标在于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这为我们税收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来,地税部门实行的税源管理在专业化水平上得到一定提高,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税收风险。但现在的税收风险管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实际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