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候明建  谢黎 《广告导报》2006,(12):96-98
自2004年媒介金牛工程成立伊始,省级地面频道成为继央视、省级卫视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媒体群。处在电视媒体三级中的省级地面频道,夹在卫视和城市台之间,上不能“登天”,下不能“入地”,处境颜为尴尬。具有全省覆盖优势的省级地面频道,由于机制,经营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竞争不过同处一城的省会城市频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长沙广电与湖南广电同处一地,同样拥有“电视湘军”的果敢和创新的品质。长沙广播电视台(集团)下辖新闻、政法、女性、经贸、公共、移动、互动、嘉丽购等8个电视频道,在竞争激烈的长沙电视媒体市场。长沙广电拥有丰富的电视剧资源,还有强大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使得长沙广电5大频道常年挺进长沙收视前10强。长沙广电频道组占据了长沙市场25%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在产业经营上也颇有亮点,成功打通了长沙与其他城市台之间的合作,实现了城市台的“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3.
2005年至2008年.中国电视市场经历着从资源竞争到品牌竞争的发展时期。央视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台,仍旧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和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省级卫视各出奇招,攻城掠地。城市电视台从异军突起到销声匿迹,上演了一出出夹缝中求生存的悲喜剧……在整个的过程中,省级地面频道所扮演的竞争角色特殊而微妙,它一方面面对着来自本省卫视的挤压,另一方面又无法避免与省内主要城市台的正面交锋……  相似文献   

4.
王兴建 《中国广告》2008,(7):160-160
伴随媒体转型步伐的加剧,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作为省级地面频道,不仅面临来自中央台的压力,还面临省级卫视及城市台的夹击,同时地面频道的经营对地区经济、人口以及政策的依附性过强造成其规模难以扩大,传统思路就是与同市场卫视收视份额竞争并推及至广告营销策略变革。  相似文献   

5.
有关城市电视台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城市台作为整个中国电视台金字塔结构中的最底层,其所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无论从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各个方面,城市台都无法与中央台、省级卫视甚至是省级台地面频道相抗衡,面对中央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等强势媒体的层层重压,以及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冲击,城市台的经营陷入多方围困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电视台的广告经营一直备受关注,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国内不同层级电视媒体的竞争悲壮而惨烈,中央电视台在金字塔的顶端,一家独大,省级卫视在中间,地面台和城市电视台,则构筑在金字塔的底端,大家都想在这种“战国”竞争格局中分得一杯羹,各级媒体都绞尽脑汁,纷纷出招,筹划着自己的发展和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7.
1983年至2013年“四级办电视”方针制定并执行整整30年,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发展目标促进下,中国电视产业确实蓬勃发展起来,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因此形成了今天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电视频道——城市电视台这样一个极具中国政治特色的竞争结构。  相似文献   

8.
地面频道?如果拿这个词去问一个普通电视观众的话,估计十有八九是不知道在说什么,而要说到中央台和卫视频道,估计不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的确,长久以来,地面频道被全国性上星频道的光芒所掩盖,说起来没有中央台和央视那么赫赫有名,似乎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事实上,当我们深入去探究各地省级电视台的地面频道时,很容易就发现在很多省级台,地面频道实力非常雄厚,有的地方甚至要超过卫视频道,无论是内容,广告还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徐启忠 《广告大观》2006,(5S):113-115
成都电视台面临着转型的选择。不仅成都如此各地电视台都面临此的选择。2000年以来,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反复洗牌,中央电视台、省级台、省级卫视、城市电视台“四大板块”分割并竞争着中国电视市场,新媒体的介入和崛起更是给这场竞争“火上浇油”,它不仅使电视观众进一步分流,而且使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地方电视台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地面台的三级竞争格局。在几大类电视平台中,城市台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上。如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求发展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台所需面对的重大课题。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变革经营模式,开拓新的广告市场,成了各城市台发展的新主流。  相似文献   

11.
许烨 《广告大观》2013,(12):63-63
近两年,电视一路被唱衰,危机论不绝于耳。相比辐射全国的央视、卫视,省级地面频道犹如被两面围堵的“夹心饼干”,未来之路究在何方,更为业界关注。10月25日,以齐鲁电视台为首的全国省级强势、特色地面频道合作组织“九合组织”在南京绿地洲际酒店举行的联合推介会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案:“合聚变”——匹敌央视、卫视,做中国电视营销第三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广电行业在政策、技术、竞争层面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趋势性变革,面对中央电视台的强势挤压和愈演愈烈的省级卫视的竞争,各电视台相互间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展开博弈,针对省级卫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较好发展,以湖南卫视为例浅析省级卫视的微博营销之道。  相似文献   

13.
南敬伟 《广告大观》2005,(4):138-141
目前,我国拥有几百家电视台,以行政区域划分,处在金字塔顶的是一家独大的中央电视台,中间的是省级卫视,省级地面台和城市台则构筑在金字塔的底部。除了对央视一如既往的报道外,我刊还将视线转向其他别的各电视台,并为此推出系列文章,以便让读者对各电视台的经营等作更深入的了解,在上期我们介绍了苏州台的情况,这期推出的是作为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台。  相似文献   

14.
许烨 《广告大观》2011,(12):36-36
时近岁末,每年的卫视招标会总是热闹而过,2011年的卫视招标会也不例外。只是除了热闹,今年的卫视招标会更多了一丝窥视、一点期待。一边是热议正夯、尚不知其杀伤力和后续效应的“限娱令”、“限酒令”等广电新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省会城市电视台还是地市城市电视台。在轰轰烈烈的传媒变革中都很少被提及与重视,人们关注中央电视台如何脱胎换骨走向新的高点,关注省级卫视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联合出击。然而作为中央级媒体投放的有力地面补充,作为卫视频道在省域范围内最有力竞争者的省会城市电视台的广告经营,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009年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到沈阳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张怡。  相似文献   

16.
频道专业化作为近几年推进电视产业化运作的举措,对于省级电视媒体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强势媒体充分改变过去栏目竞争思维,适应频道竞争形势,加速电视区域收视市场细分化,从而锁定尽可能大的受众市场。2006年,四川广电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全国省级电视媒体中最耀眼的传播平台之一。其旗下在成都收视市场的5大地面频道,面对来自中央台、外省卫视以及成都台等频道的冲击,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以内容制胜的传媒时代,四川广电加大了栏目创新力度,在频道定位和转型上做出了战略性调整,提升了媒体区域传播影响力。本文结合四川广电两个地面频道的转型来做个案分析,以期让广大广告主对此有更深的认识和认同。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上星伊始的安徽卫视,原来和它的众多兄弟上星台一样,怀抱着凭借卫星将节目落地覆盖全国的美好憧憬,将省级卫视杀向全国收视市场视为题中之意。然而人们所期待的由上星引发的省级卫视对决央视的激动场面并未发生。千篇一律的新闻综合频道内容、地面覆盖实际运作层面的难度,使得省级卫视在严阵以待的央视面前缺乏必要的竞争力。事实上在一阵喧嚣之后,省级卫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上有实力雄厚的央视打压,下有灵活机动的城市台冲击。此刻的省级卫视真有点像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玩笑中所称的广告主“人老珠黄没人爱的中老婆”,既招架不住有权有势的大老婆——央视,也抵挡不了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城市台。前方的路开始迷茫起来,全国性传播平台的梦想似乎离省级卫视愈来愈远。  相似文献   

18.
东方卫视的时尚特色源于其“海派”文化,湖南卫视的娱乐特色出自“湖湘”文化……一批成功的省级卫视用自身的发展实践,彰显了“地域特色”的优势。而地方电视媒体要与中央台、省级台抗衡,就必须谋求一个特色化生存和风格化发展的方向,打好“地域特色”这张其他电视台无法复制的王牌。  相似文献   

19.
长春电视台通过直接和企业合作搞促销、做团购优惠等活动,既促进了客户的实际销售,又提高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省会电视台长久以来似乎一直生存在夹缝中,上有中央台和卫视频道,下有省级地面台,省会电视台承受着来自两个方向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突破,以前处于央视及省级卫视阴影下的省级地面频道开始浮出水面,而其传播价值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认同。地处西部大市场的四川电视台地面频道,近几年来以一匹黑马的姿态成功杀入大家的视野,收视份额和广告经营额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2007年四川广电频道领跑成都收视市场,收视份额排名第一;在省网城域2007年较2006年同期全天时段收视上涨32.4%,晚间时段收视上涨27.6%,广告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率超过20%,2007年达到了8亿,其中卫视和地面频道平分秋色。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四川台地面频道的崛起?又是什么促进其广告经营的激增?近日,《媒介》杂志记者走近四川台,试图揭开众多现象背后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