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林业》2008,(3):29-29
2007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林业任务345.29万亩,占年度计划的99.5%;合格率9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日前介绍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调研,发现工程建设(一期)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工程投资标准低、建设难度逐年加大、农林水等部门间需要加强协调配合等问题。需要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建设中完善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实现京津风沙源工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采用OLS回归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中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工程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有利于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并且有利于稳定农户收入结构;工程实施成果的维护对农户家庭收入带来了积极作用,林果业的经济效益已显现。为了进一步维护退耕还林工程的治理成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当地政府应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为农户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户参与工程治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生态经济影响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治理京津及周边地区的风沙危害,2000年我国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对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和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很有效,但对当地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短期内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建立牧民直接补贴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新世纪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之一。这项工程自2000年正式启动,至今已3年多。鉴于防沙治沙工程的特定目的。今年5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技术规定》。为配合6月17日第9个荒漠化日的舆论导向,本刊特约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的有关人士就规定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了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了恢复植被的优势项目—封山育林、农田林网、生态移民,并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对未列入工程建设内容的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了探讨。建议扩大风沙源治理区域,加快风沙源治理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为沙漠,多风季节极易爆发大规模的沙尘暴,这给京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目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各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论述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带来的生态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8.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建设成效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没有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粮食生产,而且对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解决好退耕农户的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国家生态目标持续性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退耕还林实施取得的成效与面临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工程区自然状况、风沙危害现状对治理工程取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阐述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必要性,阐述了工程治理实施了科技配套、严格把关,全力保证工程质量;创新模式,培植产业,提高生态建设效益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赵萱 《林业经济》2012,(11):124
2012年10月29日至31日,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暨培训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地处京津周围,是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省林业建设不仅担负着维护全省生态安全的重任,还担负着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改善京津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任.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中的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及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等五项工程在我省相继启动实施,为我省林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林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2.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中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3项工程,分别按3%、15%和8%的样本量抽取有效样本110个,设计工程县通用调查指标和专用调查指标,处理数据8.8万余个,趋势性地反映出工程运行的动态和问题,包括社会经济和林业概况,工程进展和政策执行情况、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等,并对工程运行进行了总体评价,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98年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  相似文献   

14.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0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倾,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0.5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60.2万公顷: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由2001年的13次减少到2004年的.6次,且强度在逐渐减弱。退耕还林工程10年累计完成造林2686.7万公顷。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涉及工程补助标准与年限、林粮间作、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管理与保护等。为保障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建议调整工程造林投资标准与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建立林业风险基金,加快森林分类经营步伐,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放开商品林采伐限额。  相似文献   

16.
[《经济日报》1月12日报道]国家林业局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全国共造林1.605亿亩,首次超过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2003年中央对林业投资比上年增长了26%,达429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资金达347亿元。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以来,生态建设方面已起到一定效果:天然林保护工程共减少森林资源消耗3.2亿立方米;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耕造林和荒山荒地造林2.27亿亩,9700万农民从中受益;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2350多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总治理规划任务的四分之一;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国…  相似文献   

17.
国内信息     
《上海农村经济》2007,(11):46-47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显著据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261.45万公顷,有效保护森林14.3亿亩,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815、7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11237万亩。工程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普遍提高三到四成.我国土地沙化总体实现了从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转变,由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国家林业局提出的“资金安全年”。为了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林业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我省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确保林业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据统计,2005年全省完成营造林421.78万亩,占国家安排任务的100.1%,其中:黄河流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营造林70.65万亩,占国家安排任务的100.9%;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191万亩,占年任务的100%;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营造林(含退耕还林)完成157.96万亩,占年任务的101.3%;三北防护林工程营造林26.14万亩,占年任务的99.3%;太行山绿化工程营造林25.5万亩,占年任务的98.9%;平原绿化工程完成2.6万亩,占年…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0年和2008年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21个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还不高,各县之间差距较大;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逐步变缓、局部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该区生态建设进入了治理大于破坏的阶段;协调发展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快于生态和社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0.
风沙逼近北京城,首都环境举国忧。治沙需探源,治理需对症。国家林业局有关专家的文章在与您一同回顾京津风沙源地区触目惊心的生态恶化状况并总结我国治沙成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治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