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租赁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租赁制实证研究边锡禄,郭京华我国在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建立起农地集体所有、集体使用经营制度。当时,农地的所有权和使用经营权是高度统一的,不必实行农地租赁制,“左”的农业政策也不允许农地租赁制出现。1979年以来,农村改革中建立起集体所有、家庭...  相似文献   

2.
农地租赁制主要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租赁制主要制度设计郭京华边锡禄农地租赁制在我国绝迹几十年之后又在一些乡、村悄悄地出现了。由于缺乏经验,人们对它还很陌生,一些乡、村的农地租赁制还不够规范,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农地租赁制健康发展,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社会主义农地租赁制的主要制...  相似文献   

3.
土地制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土地产权制度,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土地使用,流动制度,通过合理的使用和流动,做到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土地管理制度,包括规划、开发、整治、税收、法律保障等。农村土地制度建设问题,近年来愈益受到重视,各方面议论颇多,看法不尽一致,需要认真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建设中,主张用租赁制取代承包制,用地租代替提留,认为这是联产承包制的新发展、新阶段。目前,这个做法有向面上进一步扩展的趋势。这是一个关系到农村改革方向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基本政策要不要稳  相似文献   

5.
略论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下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凡文 《农业经济》1996,(9):24-26,17
略论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下农地制度改革孔凡文一、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农村改革的重心是农地制度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地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家庭承包制又出现...  相似文献   

6.
7.
8.
《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6期刊登刘恩弟和陈宝玉同志的《如何看待农村推行土地租赁制及有关问题》一文(下面简称《刘文》),读后颇受启发。的确,据我了解,正如《刘文》所说,用土地租赁制取代土地承包制“有向面上进一步扩展的趋势”。如何看待实践中出现的这一现象,已经是摆在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面前无法回避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我的看法与《刘文》正好相反,我认为用土地租赁制取代土地承包制不仅是对十多年来农村改革的一种深化和完善,而且恰恰是最好地坚持了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基本政策的精髓。下面就《刘文》的一些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自己的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黑龙江垦区农地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垦区现行农地使用制度的性质,找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内部股权制与外部租赁制相结合模式”深化垦区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思路,以期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提供一典型实证。  相似文献   

10.
实行土地承包到户的家庭经营,是中国农村改革最本质、最重要的成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化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无法解决的按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方式,成为...  相似文献   

11.
读了《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6期刊登的刘恩弟和陈宝玉同志的文章《如何看待农村推行土地租赁制及有关问题》(简称《刘陈文》)和刘华珍同志的文章《关于完善土地承包制的几个问题》的“承包制和租赁制有原则的区别,不宜把收取提留称为有偿承包”部分(简称《刘文》),又读了  相似文献   

12.
13.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丁建中,陈贵江引   言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高速增长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制度未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14.
朱仁友 《农村经济》2002,(12):45-47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一项基本制度 ,目前大多数集体土地按照人口或劳力承包给农户经营 ,承包土地的农户则相应地缴纳农业税、村提留和乡统筹等费用。与此同时 ,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非农产业发达的城市郊区 ,近年来 ,农地租赁发展较快。我国农地租赁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集体成员有偿承包集体土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土地转包行为 ,这是一种非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租赁关系 ,即成员租赁关系。二是非集体成员租赁 (习惯亦通常称作有偿承包 )集体土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土地转租行为 ,这是一种较为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租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农民最为重要的财产,实现土地产权是中国农民自古以来的不变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实现了产权平等,通过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摆脱了产权异化,从“两权分离”中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经由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土地财产权。实现农民土地产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农地的零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冈 《中国农史》1999,18(3):3-7
宋代以降,中国农田买卖已逐渐变成卖方市场。在买卖交易过程中,农田被不断切割,日趋零细化。此一事实是与“封建地主经济论”绝对不相容的,因为田地高度零细化十分不利于大田产之管理,如果地主占有统治地位,他们一定要防止此种现象之发生。事实上,中国传统的农田制度有许多十分明显的特征,如土地零细化及永佃制,都能证明“封建地主经济论”是无法成立的。我曾经说过,将中国的传统社会认定为封建地主经济制是一项很不幸的误断。错误的理论变成教条后,就成为学术研究中的“障”,使学者无法辨识历史的真象,更无法进行分析。中国古代有租佃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并以此作为分析维度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揭示了农业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有显著规模的产业,论证了农地家庭经营的规模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农地问题与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地制度是依据1952年《农地法》的制定演变而来,《农地法》的颁布实施诞生了战后日本农业的零细规模、分散分布的私有权保护的"自耕农民"农地制度。为了缓解因农地利用限制方面影响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障碍,1970年起日本相继实施了多次相关促进"农地流动化"的租地经营政策与"农地连片化"制度政策的农地改革,解除了限制农地租借行为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相关农地改革政策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出现而影响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农地被无秩序利用等其它农地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1952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农地法律改革内容的整理与剖析,从日本农地问题所在、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相关内容、影响农地集中的其它问题、农地利用秩序改革理念等4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日本农地问题与农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指出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发生、不在村农地所有者增加等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从健全土地利用计划审核机制、解决农业委员会成员的利益相反立场、统一农地管理与运行组织等3个侧面提示了日本农地利用秩序改革理念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缺陷及重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我国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缺陷及重构的实证分析綦好东农地家庭承包制的普遍化并不是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实际上,家庭承包制只是农民在既有制度环境所决定的选择集合中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而家庭承包制所表现的产权分离关系并不是土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