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静 《商》2014,(9):180-181
作为传统农业与人口大省的河南,当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快速进程中,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河南省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对河南省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程的回顾与梳理,并总结和剖析其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合理解决城乡各类居民参保问题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医改方案确立了"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并正式实施.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应迅速推进"全民医保".但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在公平性、可及性和费用负担方面仍存在着二元失衡现象,医疗保障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全民医保"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为此,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缩小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差距、做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职业身份的频繁转变以及全国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形成,医疗保障体系在城乡、人群、职业和地区之间,迫切需要制度整合和政策衔接.本文在分析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差距的基础上,探讨其衔接整合机理和统筹运行机制,研究其统筹发展的制度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商》2015,(47)
江苏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城中村改造,逐步消除农村户籍,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而后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得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甚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肯定,要求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江苏模式"。而较有特点的是启动"小病免费,中病进入保险,大病统筹救助"的全民医保模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之后实施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门诊统筹办法突破城乡户籍界限,在解决二元医疗体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江苏省在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虽然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在公平性、可及性和费用负担方面也表现出二元失衡现象。本文通过剖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局限性,从促进社会佘平正义、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城乡统筹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并提出了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总体目标和大体步骤。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6日,成都市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成为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文章对成都市在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未来值得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孝奇 《现代商业》2007,(30):231-231
2007年6月6日,成都市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成为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文章对成都市在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未来值得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实行城乡医保制度的一体化,已成为我国医保制度发展的方向与必然趋势。文章就我国目前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现状问题等加以综述,并提出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统筹城乡团建试点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庆荣  高莹莹  周小骥 《中国市场》2011,(39):107-108,112
在深入开展统筹城乡改革的工作基础上,成都市团组织于2009年开始进行统筹城乡团建试点。调研证明试点工作效果明显,顺应了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社会及组织变迁,但专职干部配备与经费问题等仍然困扰基层团建。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被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事件。在此背景下城市管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认清此背景下的城管形势,思索统筹城乡建设背景下的城管新思路,对加快成都市建设,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医疗保障是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2009年,<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又称"新医改")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城乡差异"展开研究,结合大连的数据,对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其城乡差异的表现予以分析,并提出了包括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以及构建多渠道医保筹资体系等在内的旨在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成都市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对成都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了10.8%,农业现代化指标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和城乡收入差距依旧是制约成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冯一民 《商》2008,(9):81-82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探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重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瓶颈,以及城乡医疗资源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镇医疗资源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构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国内外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统筹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进的发展战略.成都市于2003年开始推行城乡一体化,并于2007年6月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分析,找出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共性,并给予成都城乡统筹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被国务院确定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采取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经验具有全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让全国农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普惠式的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顾兴树 《中国市场》2014,(46):166-167
成都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实施,总结成都统筹城乡的经验与教训,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控制城市中心,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产业发达的卫星城和小城镇、农集区等引领城镇化方向,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有机疏散为目标的"梯级城镇化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固化以及实施创新,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村体系。通过对梯级城镇化模式的问题和困境的深入分析,根据问题的成因以及发展路径提出了梯级城镇化的改善路径和具体对策及建议。研究结论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深入推动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角色未定性、无组织性、权利意识淡薄、狭隘功利性是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造成他们弱势的主要原因,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双轨制是造成农民工缺乏医疗保障的宏观制度背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应具有统筹协调城乡、促进城市化和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导刊》2014,(10):35-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成都市参加了七大城市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武汉、成都发展改革委的有关同志交流分析了本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进展情况。经过梳理总结,七大城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可概括为“六个统筹”。通过“六个统筹”,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城镇居民、农民工与农民的互利多赢。  相似文献   

19.
朱晓  封军  辛立秋 《中国市场》2011,(39):118-119,12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医疗保障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民众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并且区域差异和城乡差距都比较大。本文选取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居民医疗负担、医疗机构数量四个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各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进行一个大体的分类,并分析各地区医疗保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及普遍覆盖、对贫困者或低收入群体予以特殊照顾、探索一种国家与市场之间的新路子,这是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有益经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过渡性的产物,城乡统筹及普遍覆盖是最终目标,我国应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筹资水平,医疗保障要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责任,并以社区医疗服务的提供作为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