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促进中美两国企业间的进一步交流,推动更广泛的中美经贸合作,由美国联邦商务部、联邦中小企业局、美国城市协会和美中国际合作交流协会联合主办、国际商报协办的“2004年中美经济合作洽谈会”将于今年夏季举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道》2011,(5):41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在能源、环境、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海关、核安全、反恐、军控与防扩散、执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期间,双  相似文献   

3.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愈演愈烈不仅严重影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而且也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我们只有积极采取应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与美国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有效解决中美知识产权纷争,为我国打开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兵 《世界经济研究》2006,99(10):31-38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某些国家经济周期在波动过程中存在同步性特征。通过考察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某些历史时期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这是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前提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纽带和基本传导渠道。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双方的经贸交流和合作,真正发挥两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中美经贸关系在总体上是融合的。随着两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规则、全球经济等问题上沟通的增加,中美有可能在亚太经济合作方面产生更多相似的看法。如果形成这种趋势,中美可以在美国推出的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TPP)问题上进行对话,也可以就预期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6.
第三国如何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是影响中美战略竞争乃至国际秩序转型的关键因素,哪些因素促使第三国倾向于同中国或美国保持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因而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第三国在选边过程中,除采用权力、相互依赖和威胁感知等相同标准比较中美并选择更“有利可图”的一方,还会考虑中美两国作为“先入者”和“后入者”同本国的经济连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的事实。换言之,第三国对中美经济的情感和期待存在明显差异,这将影响它们的选边倾向。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把中美经济竞争看作第三国市场中“先入者—后入者”之间的争夺,第三国的选择偏好同它们对美国的忠诚感和对中国的获益感直接相关。这两个因素在中美经济权力对比发生变化背景下会强化第三国的态度转变,即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对美国有忠诚感的第三国比没有忠诚感的第三国更可能放弃美国,对中国有获益感的第三国比没有获益感的第三国会更积极选择中国。对16个国家18443名受访者的数据进行的定量检验显著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周晋竹 《中国经贸》2010,(13):26-27
6月29日,本刊社长王开前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成就中美关系问题做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内容涉及中美之间政治、经济方面所存在的误会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美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上两大政治经济大国,双方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密切的合作伙伴。然而,在中美两国贸易合作日趋紧密的进程中,彼此的文化也碰撞出一定的火花。因此,了解和掌握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对双方未来的发展势在必行,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双方的摩擦,对中美贸易活动的实现具有更远大的意义。本文以两国文化为切入点,对比中美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主要议题是贸易失衡、人民币汇率、金融市场开放等,尤以贸易失衡问题热度最高.但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有关环境、能源的议题在两国经济关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两国加强在这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全球的安全、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中美贸易失衡的有序调整.  相似文献   

10.
韦磊  谢辉 《特区经济》2011,(9):93-95
在中美两国举行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期间,及其之后,美国方面以智库为首展开了对对话的诸多讨论。专家们讨论的问题主要有:对话的背景、动因、目的;对话的内容和成果;对话的前景等。透过美国专家的反应,可以看到美国方面对于对话的基本认识,也可以为中方思考未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广告文化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广告文化的社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美广告交流日益增多,但两者由于意识形态、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中美两国广告文化存在着严重的冲突,难以有效融合。在现代中美广告文化冲突与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建议两者之间相互适应、改造、超越和整合,以达到合理的融合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天艺 《中国经贸》2012,(10):16-16
目前,随着中美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和发展,中美交易摩擦频繁。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作为贸易大国对我国出口的诸多生产品实施反倾销审查,其中以轮胎“特保案”最为著名。本文回顾了轮胎特保案的事实经过,总结其经验影响和我方失败的具体教训,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与世界》2013,(11):33
9月23日,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经济参赞史墨客一行来渝访问。在渝期间,史墨客与重庆社科院副院长张波等就我市城市化进程以及房地产发展情况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在赴工商大学的演讲中,史墨克强调了中美经贸融合共赢,并就中美两国市场准入、中美经贸逆差等议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此外,史墨客一行还参观了我市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大厅。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总理朱基访美,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举行会谈,并在白宫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两位领导人表示,中美双方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会谈中,朱基向克林顿介绍了中国政府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他强调中国的经济情况是良好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停止,正在按计划向前推进。现在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解决。双方表示,中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即将签署中美海关合作协定、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的议定书和中美合建上海示范通关点意向书…  相似文献   

15.
从中美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为出发点,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有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得出中美贸易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分析,由于中美贸易结构和方式的特殊性,中美贸易中,对美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做出了解释,并提出适度扩大进口,优化贸易结构等政策建议,从而使得中美贸易为我国经济带来更加持久与高效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王胜 《世界经济研究》2012,(1):81-86,89
本文对美国经济与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实证分析了1993~2007年中美经济发展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的影响。通过要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呈现出高度的协同性,而且这种相关程度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的深化变得更加明显。中美经济交流和互动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产生了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美国因素强化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随着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汇率效应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而利率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8月8日,纪念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研讨会在重庆市外事大楼举行。来自中美两国政府、专家学者、企业和媒体代表,围绕史迪威将军生平事迹、中美民间交流合作、促进中美关系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史迪威将军是中美人民友谊桥梁,双方应珍视历史友谊,加强文明互鉴和沟通交流,通过多元渠道增进了解和互信,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在美国似乎总碰到"侵权"的软钉子。据统计,2011年,美国共发起"337调查"69起,其中涉及中国企业的26起,原因均为专利侵权。尽管中国企业对美国的"337调查"颇多微词,但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中美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日渐频繁。在刚结束不久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抵制贸易保护等方面达成了很多共识。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兼美国专利商标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我们的政策重点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后者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更重要,因此中国的政策重点应当放在后者。  相似文献   

20.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期举行。作为中美之间的重要交流,此次对话受到广泛的重视。中美关系的发展一向是平稳中有波折、前进中有矛盾。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中美关系已经逐步成熟。中美双方利益的交集与融合、广阔的合作空间以及复合对话机制,使各种干扰相对可控,合作的主流决定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识,需要着眼长远,摒弃歧见,增进共识,智慧、理性和勇气不可或缺。务实对话,无疑是消除战略误判、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分歧和摩擦的有效途径。我们对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机制是有信心的,扎扎实实地把每一轮对话做好,让每一轮对话都能够取得更多、更实在、更具体的成果,中美双方就能够不断缩小分歧,增强互信与合作,开辟出一条良好的大国关系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