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职业技能相当于一个人的硬件,职业素养相当于一个人的软件,硬件与软件共同决定一个人的市场竞争力。"德才兼备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企业的用人取向决定了职业学校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一、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及现状企业十分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并把人品、敬业精神、责任心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据上海市近百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反映,在企业选择录用中职毕业生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用人方面,蒙牛乳业总裁牛根生坚持这样一条原则: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所以经营人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骆琪 《企业与文化》2007,(2):40-41,37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选拔任用党的干部的一个重要原则。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德”是立身做人、成就事业的根本。德与才,德居首位,德为才之帅;有才无德,“才”极可能误入歧途。正如有些同志形象化地比喻:“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品。”目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出在“德”上。可见,如何考察评价干部的“德”,是一个极端重要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何坚持重德教育,培养考察选拔干部,作者就自身人事干部工作的实际,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4.
有些格言,用正反词语组成,既深刻含蓄又富有趣味,令人回味无穷,现辑录以下几则:   惟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可有媚骨;人不可有傲气,却应该有正气。   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   不能用人的长处,便是自己的短处。   有德无才难胜任,有才无德事难成。   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然是老实人。   有些人,成就造就了名声;有些人,名声造就了成就。   白天对于懒惰者等于黑夜,黑夜对于勤奋者等于白天。   懒惰者等待机遇,勤奋者创造机遇。   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听到老板们说:有德有才者,大胆重用:有德无才者,委以小用;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这里的德与才又怎么样理解?老板要的是哪些德?哪些才?又有老板说,我最喜欢的业务员是能创造利润的员工,能创造利益的员工,能创造价值的员工。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的家训《戒子》篇云:‘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位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精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去培养企业的人才?诸葛亮的家训给了我们以启示——节俭养其德明朝庄无臣有言:“有德之士,如夏日之前,冬日之炉,不求亲人而人自亲之。”可见德之于人是何等重要。在企业中,培养人才之德,方法多种多样,但诸葛亮的“俭以养德”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权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可见德的养成需…  相似文献   

7.
品德重要,还是才能重要 问题:公司在招聘和提拔人才时,常遇到品德和才能难以取舍的矛盾,请问专家如何处理? 解答:我们建议对人才的最佳选择是德才兼备。对有德无才或者有才无德的两类人都不要选取。光有品德没有才能,他本身不能给企业创造财富;光有才能没有品德,他可以给企业创造财富,但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和谐三论     
说本分 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一靠本事,二靠本分。本事就是有真才实学;本分就是忠于职守,有良好的品德。本分和本事,就是德和才,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守本分,就是要守规矩,表里如一,诚实为本,恪守道德规范。靠本事,就是要讲科学、讲贡献、求作为。守本分,并不是安于现状,循规蹈矩,无所建树;有本事,也不能骄傲自满,夜郎自大。只有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有“本事”,守“本分”,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成为对社会、对企业有益的人。  相似文献   

9.
领导自身素质高低表现最为充分的莫过于识才和识市。识才为第一大任。有德有才之人遍地都有,正如玉石原在卵石之中。但是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能把有德有才的人识出来。多有才干的人也不能识别很多的人才,因为条件所限。一般说在本企业识别起来比较容易,跨行业去识就有难度了,这时必须借人才去识才,识才的目的是为了选才和用才,识才为源头,这项工作搞不好,企业不能发展,识别大德之才为的是让他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其实识才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胜败论英雄”。胜败的结论不可轻下,因为胜败其条件比较复杂。有时表面为胜,其实质是败…  相似文献   

10.
职不在高,有才则名;资不在深,有德则灵。工于陋室,惟吾心清。四周树皆绿,叶色入帘青。核算讲真实,监管无私情。可以揿电脑,读荧屏。无乱收乱支之弊端,无假账之藏形。工不畏艰苦,票账表皆真。民众曰:何陋之有!会计陋室铭 仿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体韵而作——题记@刘伟权$广西百色地区财政局!百色533000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听到老板们说:有德有才者,大胆重用;有德无才者,委以小用;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这里的德与才又怎么样理解?老板要的是哪些德?哪些才?又有老板说,我最喜欢的业务员是能创造利润的员工,能创造利益的员工,能创造价值的员工.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2.
一、勤奋刻苦,做"学习型"审计干部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两者缺一不可,有德无才,难当重任,难做大事,甚至不能成事;有才无德,难做好事.甚至只能坏事,贻害无穷;德才兼备,才能多成事、成好事、办大事.  相似文献   

13.
人得以安身立世的智慧之门在哪里?在“有容乃大”。“有容乃大”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胸怀宽广,宽容无私,包容一切,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激励机制关乎发展,但什么才是最好的激励方式?加薪?或者提供更多提升机会?韦飚的理解却是服务于员工。酒店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他坚信一个真理:“有让人满意的员工。才会有让人满意的服务;有让人满意的服务。才有所谓的星级酒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选拔任用企业领导干部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关系之一:德与才。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是我们党选拔企业领导干部的根本原则。“德”指领导干部思想品德,政治立场,理论水平,道德修养,思维方法,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等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把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热心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人民办实事,作为德的内容。“才”指领导干部的才能,包含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专业水平,超前思维能力等等。在今天的标志更多地表现为驾驭市场经济的真才实学,保证企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发现人才、挖掘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人才文化演进的表现。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发现人才、挖掘人才,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古人云:“人无才。不可立于世”,而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无才不立,政无才不威,商无才不富。企无才不强。”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发展只有人力资源状况差别和开发运营手段不同,条件和规则都是一致的。目前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市场平台,对人才强化管理,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探讨和阐述坚持“德才兼备”标准选拔领导干部的几点思考,我们党的干部政策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按照这个标准,首要的是弄清什么是德才。德和才作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任何人身上都是统一的。一个人有德并不等于一定有才能,有才的同样不一定等于有德。作为领导干部则必须有德又有才,德才兼备,这是干部在社会历史中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所一贯要求的。我们强调按照德才兼备标准选拔干部,并不是说只有十全十美的完人才能当干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纯,一点缺点和错误都没有的干部是不存在的。因此,看一个干部是否符合德才标准,应当从大处着眼,看本质,看主流。  相似文献   

18.
商海王道     
《中国中小企业》2007,(3):54-54
由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涛、企业管理专家吴甘霖联手写作,首次探究了奥康集团快速崛起之谜,披露了“温州商神”王振涛的传奇成长历程。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从奥康鲜为人知的案例故事,全面探究了企业做大做强的经营之道,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见地,如有大境界才有大事业、有大手笔才有大策划、思路决定财路、走出家族企业永远的痛、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性、从当孩子王悟一流领导之道、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等,对于中国企业、尤其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富有启迪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制度不是万能的,它本身只是工具而已,只有对制度深刻理解并身体力行才是制度执行好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本身不会约束人的行为,制度的贯彻不能代替对人思想的改造,人是被教育出来的;那种寄希望于有了制度就等于企业搞好了的想法是天真和幼稚的.  相似文献   

20.
制度不是万能的,它本身只是工具而已,只有对制度深刻理解并身体力行才是制度执行好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本身不会约束人的行为,制度的贯彻不能代替对人思想的改造,人是被教育出来的;那种寄希望于有了制度就等于企业搞好了的想法是天真和幼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