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洪溥 《金融博览》2012,(17):11-11
近三年来GDP的首次“破8”,产生了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提“稳增长”而非“保增长”?二是当前”稳增长”会包含哪些政策手段?三是”稳增长”之后的经济形势会怎样?  相似文献   

2.
近三年来GDP的首次“破8” 产生了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提“稳增长”而非“保增长”?二是当前“稳增长”会包含哪些政策手段?三是“稳增长”之后的经济形势会怎样?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笔者认为“稳”字意在熨平波动,但不设底线,不会为“保”而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但是,如果经济持续低迷,且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则2012年下半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将可能继续加大,这些都将支持宏观经济在下半年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首要任务是稳增长,防止经济急剧下行。稳增长要靠微刺激,选择民间投资而非政府大规模强刺激。要更多地用“中药”而不是“西药”,要避免“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发展新阶段,货币政策如何更好地兼顾“稳增长”与“稳杠杆”双重目标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高杠杆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状态依存的局部投影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正常时期与高杠杆时期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不同。正常时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宽松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较好地促进经济扩张并保证宏观杠杆率稳定,从而兼顾“稳增长”与“稳杠杆”。在高杠杆时期,宽松货币政策的“稳增长”效果显著弱于正常时期,而且还会推高宏观杠杆率,从而也难以实现“稳杠杆”目标。原因在于,高杠杆下更多的负债主体因偿债压力陷入“借新还旧”状态中,阻塞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降低了政策调控效率。  相似文献   

5.
“防风险”和“稳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目标,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平衡兼顾双重政策目标的门限理论模型框架,基于反事实方法评估了动态平衡上述两大目标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研究表明:(1)2008年以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表现出较强的稳增长政策功效,但国际金融危机后,政策取向更倾向于动态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目标。(2)财政政策对三部门杠杆的影响呈现显著增强态势,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则在经历“增加—下降”周期后趋于稳定,利率政策效果显著而且近年来呈现增强态势,由此表明利率的传导效果正在不断得以强化。(3)从反事实结果看,宏观调控的最优政策搭配抉择取决于政策当局在动态平衡不同目标中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依赖于精准调控“稳增长”与“防风险”目标的偏好强度。  相似文献   

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直都是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基于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稳增长的重要性,也表现出了稳增长的决心。通稿共有29次提及“稳”字,并明确提出“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  相似文献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在明确2012年宏观经济五大任务以及稳大局、稳政策、稳增长、稳预期的主基调之下,“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为了此次会议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都聚焦稳增长促发展,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到5%—6%的水平,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逆流而上,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亮点。受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反复不断等影响,2022年四季度我国经济内生动力趋弱,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预计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左右。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并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做出针对性部署,要求2023年“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政策聚力“稳增长”的态势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9.
《证券导刊》2012,(36):26-26
“稳增长”信号提振市场回暖 虽然8月份PMI跌破50的荣枯线,但非制造业指数达到56.3%,环比上升0.7%,反映出非制造业经济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夏斌 《中国外汇》2013,(1):14-17
尽管2013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仍会处在“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纠结与平衡之中,但GDP的增长保持在7%~8%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1.
汪勤 《金融博览》2013,(5):55-55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强。可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要建设一流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外汇》2014,(8):11-11
“经济稳增长是有基础的,今后一个时期,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条件,而且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3.
王佳 《中国金融》2023,(3):70-71
<正>房地产业在支持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支持地方财政收入、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一年多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并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拖累,在此背景下,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稳地产政策。对此,笔者认为,应抓住稳房价预期这一稳地产政策的“牛鼻子”,以更好实现稳地产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稳增长”与“控通胀”的双重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我国政府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将“调结构、稳物价,保民生、促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心,全年国内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担当“主导产业”角色、投资和产量增幅很大的产业来说,短期内一定程度的所谓“产能过剩”将难以避免。记得在2005年底预测2006年经济增长前景时,大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高位趋稳,稳中趋降”的判断。然而,实际情况是2006年宏观经济依然保持高位,抑或出现过热苗头。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6方面33项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着力稳市场主体,才能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一揽子政策措施提涉及“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等减少经营成本的政策措施,以及“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等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这一年,人民银行积极发挥央行职能作用,在执行稳缝货币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窗口指导和信贷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保持了较强力度。  相似文献   

18.
肖龙沧 《中国金融》2022,(12):26-28
<正>打通政策落实落地“最后一公里”,切实为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营造良好金融环境面对当前疫情和外部冲击带来的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把金融支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充分发力、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聚焦政策落实过程中面临的贷款承载能力不足、惧贷惜贷情绪上升等梗阻,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改革,稳中求进的一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作了战略部署,要求今年的农村工作必须做到“四稳”、“四新”。“四稳”就是要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和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农产品总量,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四新”是力求农村改革有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新进展,农村整体素质和效益有新提高,农民收入有新增长。财政部门应当发挥自身职能,为农村“四稳”、“四新”多做贡献,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放缓过程中带来的迂回性①缩短现象将终止,投资逐渐倾向于远离终端消费,资本品网络间的协调性上行,中国经济增长的底层动力将进一步发展。结合金融市场监管进步带来的“脱虚向实”发展,中国经济“提质稳速”阶段日渐成型。低利率时代进一步确认,中国利率体系完善中基准利率仍将下行。由于基础货币增长乏力,2020年“降准”不可避免。2020年中国宏观调控的底线思维,将由“防风险”的单底线,转向“防风险+稳增长”的双底线。结构性通胀下,核心通胀指标或将退出,“宽信用”仍是2020年货币结构性政策应追求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