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畜牧养殖是激活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但要想获得畜牧养殖的预期收益,首先要加强养殖管理,对肉牛养殖户而言,积极学习和充分掌握肉牛养殖管理新技术,利于促进肉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进一步提升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基于此笔者探讨了肉牛养殖管理等方面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对肉牛养殖户及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顾问》2009,(7):29-29
近几年,牛肉价格稳步上升,肉牛养殖效益比较稳定。但肉牛养殖投资大,养殖周期长,养殖肉牛要注意防范以下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当前我国正处在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牛肉需求量持续上升,同时环保约束日益趋紧、牛肉进口量不断攀升等使得我国肉牛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提升肉牛养殖环境效率、探究影响环境效率的关键因素,对稳定牛肉市场供给、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十分关键。[方法]文章利用1997—2017年投入产出数据,借助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黑龙江、河南、宁夏、陕西和新疆5省区肉牛养殖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影响肉牛养殖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结果] 1997—2017年我国肉牛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为0.954 7,不同地区的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河南、黑龙江和宁夏处在高值区域,而陕西和新疆处在低值区域。物质劳动生产率、疫病风险以及饲料结构均对肉牛养殖环境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1)肉牛养殖的环境效率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因此在各省区在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统一政策部署的条件下,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有利于提高当地肉牛养殖环境效率的相关政策。(2)物质劳动生产率对肉牛养殖环境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疫病风险和饲料结构对其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鼓励提高物质劳动生产率、防范并降低疫病风险、科学改善饲料结构将有利于提升肉牛养殖的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充分了解“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中国肉牛养殖及育肥养殖生产布局的阶段特征、变迁路径和影响机制。[方法]文章运用2008—2019年中国各地肉牛年末存栏量和牛肉产量数据,利用生产集中度、生产重心迁移轨迹阐述生产布局的阶段特征和变迁路径,利用莫兰指数、吉尔里指数和G指数分析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及效应。[结果]肉牛养殖生产重心向西北方迁移了154.6km,自2017年空间正相关逐渐显著,粗饲料资源禀赋、劳动力质量、技术进步和非农就业机会是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肉牛育肥养殖生产重心向西迁移了119.15km,三大指数均具有显著性,饲料资源禀赋、劳动力质量、技术进步、市场价格、交通通达度、畜牧产业比较优势和非农就业机会是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肉牛养殖和育肥养殖均呈现出由农区向牧区迁移趋势,且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但具体变迁路径和影响机制有所差异,就此提出“合理编制肉牛生产规划、系统加强流通环节建设、强化科学技术支撑、保障饲料稳定供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韦义华 《农家之友》2014,(10):18-19
近日,钦州市富牛公司养殖的43头肉牛投保成功,保费3.001万元,保额60.02万元。这是广西第一单肉牛养殖保险。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肉牛一年中生长最快的季节,为了保证肉牛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可以利用这个黄金季节育肥肉牛。提高肉牛养殖效益。在这里向肉牛饲养者介绍几种肉牛育肥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湘南地区2个养牛基地县的5个典型的肉牛养殖示范场的生产情况与经济效益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示范场不同养殖规模肉牛出栏率差别较大,以江华县荆州村示范场(规模为100头左右)出栏率最高达41.2%,其投资收益率也为最高达39.2%;第二,随劳动力的增多,文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有增长的趋势;根据肉牛规模系数M显示,在湘南地区进行规模时以养殖100头规模较为适宜,适当放牧、补料,头均每年可盈利710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推动肉牛规模化养殖、提高牛肉生产能力以确保基本供给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2007—2020年我国16个肉牛主产省面板数据,首先分析肉牛规模化养殖变动趋势及省际差异,然后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肉牛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结果 (1)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东北地区相对较高,西南地区最低。(2)省域内饲草料生产能力、固定资产能力、机械化水平、城镇化率和工资性收入水平越高、牛肉消费潜力、政策扶持力度和环境规制强度越大,肉牛养殖规模化水平越高。(3)提高牧草生产能力对促进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等西南地区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更为明显,提高饲料生产能力和牛肉市场消费潜力对促进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北方地区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更为明显。(4)小、中规模肉牛养殖受资源禀赋影响更大,中、大规模肉牛养殖受固定资产投入水平和政策扶持影响更大。结论 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需充分考虑区域和规模的差异性,从稳固饲草基础保障、完善肉牛扶持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优化养殖规模布局等方面着手,推动肉牛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肉牛饲养已成为当前的养殖热点,但有的养牛户由于技术水平较低,没有养成日常观察习惯,牛发病初期症状被忽视,当牛病很严重时才被发现,往往需要消耗很大的人力和财力,直接影响养牛经济效益。以下十看可识别肉牛是否生病。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课题组对全国肉牛生产的调查资料显示 ,传统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无论是在饲养量还是在出栏量方面都占全国总量的90 %以上。河北省的肉牛饲养也基本呈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饲养。在河北省农区 ,坚持“以农户家庭养殖为主 ,重点发展专业村 ,再以村带片 ,形成区域化生产规模”的肉牛发展战略 ,截止1997年年底 ,全省已形成了54个养牛小区 ,有698个养牛专业村 ,70072个养牛专业户 ,其中饲养50头以上的养牛户为2640户 ,占专业户总数的3.77 %。在肉牛养殖区 ,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 ,养殖规…  相似文献   

11.
肉牛养殖已成为河南平原农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规模经营的养殖形式主要是育肥场+农户,而肉牛养殖的产业化模式却随地方特色而异,主要的典型模式有:鹿邑模式、鄢陵模式和内乡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湘南地区2个养牛基地县的5个典型的肉牛养殖示范场的生产情况与经济效益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示范场不同养殖规模肉牛出栏率差别较大,以江华县荆州村示范场(规模为100头左右)出栏率最高达41.2%,其投资收益率也为最高达39.2%;第二,随劳动力的增多,文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有增长的趋势;根据肉牛规模系数M显示,在湘南地区进行规模时以养殖100头规模较为适宜,适当放牧、补料,头均每年可盈利710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环境条件差异是我国农牧业发展的客观存在,也是导致农牧业投入产出效率千差万别的重要原因,不考虑环境条件影响的效率分析容易模糊农户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而可能掩盖效率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全国各地区肉牛养殖存在着客观差异,利用模型处理将各地区环境影响处理到最小,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肉牛养殖技术效率值。[方法]文章利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肉牛养殖投入产出监测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方法,研究农户肉牛养殖投入产出效率差异及其改善途径。[结果](1)肉牛养殖投入产出效率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2)剔除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后,87.11%样本的肉牛养殖投入产出效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47.42%效率下降,39.69%效率提升;(3)投入要素冗余问题是肉牛养殖效率差异的本质,投入要素的冗余在剔环境条件影响后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我国肉牛养殖劳动力冗余问题在西南产区与东北产区较严重,而饲料投入冗余则呈现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带地区逐渐增加的状态。[结论]提升我国肉牛投入产出效率要注重改善饲料投入冗余问题,西南和东北产区还要注重改善劳动力投入冗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户养牛的基本特征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全国肉牛产业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省份,全省养牛规模已由1980年的3896万头增加到1999年的13010万头,增长34倍,肉牛不但成为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河南98%的肉牛由农户饲养,以农户为主体的肉牛养殖业是河南整个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农户则是这个基础的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是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加快肉牛养殖业发展,推动河南肉牛产业再上新台阶,就必须认识农户养牛特点,研究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和行为,探索农户养牛的限制因素和对策。一、河南农户养牛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肉牛四大产区1045个非规模肉牛养殖户调研数据,在对不同资源化模式下肉牛养殖废弃物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实验设计肉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方案,建立Mixed-Logit模型识别养殖户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各属性的偏好,量化养殖户受偿意愿,测算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肉牛养殖废弃物具有极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与价值,不同产区对于资源化利用模式的偏好存在差异,同时随着养殖户家庭收入水平、养殖规模、务农劳动力以及环境认知程度的提高,其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在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且全面技术支持的属性水平下,规范堆肥还田、垫料化、户用沼气和经济动植物生产的补偿标准分别为1004.2元/户·年、861.9元/户·年、1042.2元/户·年和1133.3元/户·年。最后,提出制定阶段性、差异化的补偿政策、加强生态补偿参与主体与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建设、促进资源化利用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比较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评价,运用数据资料分析了一般生产技术条件下肉牛实际饲养规模的收入和成本变动的基本情况,按取得肉牛生产最大经济效益原则的要求,提出了分析结论和建议,为主管部门指导肉牛生产、确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区山多、地多,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极适合草食动物产业的发展。而牛作为草食动物之首,加以山区传统饲养牛的方式,使得绿色牛肉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品质优势。山区肉牛养殖业要发展,养殖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江苏肉牛业不断滑波,总量逐年下降,活牛、牛肉价格持续低迷。省内肉牛生产连续多年呈现“出栏增多、存栏减少”的状况。2003年全省黄牛、水牛共出栏4430万头,比2000年增加2.58万头,增长6.18%,牛肉产量647  相似文献   

19.
彭刚 《农家之友》2009,(6):92-93
山区山多、地多,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极适合草食动物产业的发展。而牛作为草食动物之首,加以山区传统饲养牛的方式,使得绿色牛肉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品质优势。山区肉牛养殖业要发展,养殖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笔者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为适应市场消费升级要求、促进农民增收,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将鼓励引导农民发展集生态养殖、生产体验于一体的"牛家乐"。河南是全国肉牛大省和新兴奶业大省,发展肉牛奶牛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此前发布的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到2020年河南省将新增肉牛1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