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东南沿海城市就业.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后,中央和部分省、市明显加大了援疆力度.在此新背景下,本文依据2010年8月在新疆的实地调研,分析了进一步解决新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思路,主张北疆主要靠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就业,南疆重点靠转移输出解决就业,并提出了几点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中出现所谓的"留守群体",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留守儿童身上,忽视对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困境进行阐释,分析保定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所面临的困境,并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我国人口中,0—14岁的占22.89%,总量在3亿左右;15~64岁的占70.15%,总量在9亿左右;65岁以上的占6.96%,总量将近1亿。按国际标准,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中。而辽宁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为7.88%,总人数为329.72万人,少年儿童人口系数17.68%,,老少比44.57%,年龄中位数34.8岁,辽宁也已步入老年型社会,并逐渐进入了年老型社会的深化期。 相似文献
6.
妇女社会地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新疆作为民族地区,开展妇女社会地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统计调查资料,分析了新疆妇女社会地位的基本状况,从八个方面总结了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新疆妇女社会地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已婚妇女的就业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江苏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以家庭效用最大化为理论依据,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的就业选择进行了计量分析,并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渔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得益于渔村传统经济模式多元化发展,渔村妇女就业情况有所转变。论文以上海金山嘴渔村发展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的走访调研和考察,发掘和分析目前渔村妇女就业的问题所在。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抽样问卷等方法,着眼于渔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渔村妇女参与渔村发展变化,分析妇女劳动力在渔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就业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妇女素质、优化渔村设备和管理、充分发展文化产业和利用渔业资源等建议与对策,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渔村妇女就业水平,从而推动渔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失地农民的总体失业水平较高。基于Multinomial Logit模型的计量检验显示,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因素对于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尤其是从事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此外,年龄偏大的失地农民难以实现非农就业;男性更加愿意选择外出打工的就业方式;非劳动收入尤其是土地补偿金对失地农民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被征土地的用途和失地程度与失地农民的就业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关系。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三个假说,利用山东省1161位农村劳动力样本数据,探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影响最大的是人力资本因素,其次是个人因素,最后是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通过直接和间接(即通过人力资本中间变量)两条路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并且个人因素与家庭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GDP增长率、就业状况、企业盈利率,是一般判断经济运行情况的三个主要指标。假如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到此稳住,那么就业的低谷还没有到来,估计下半年才会到来。 相似文献
13.
南汇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二港一城”建设不断加快,南汇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截止2005年8月,南汇区共有失地农民90732人,占2004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397097人的23%,未来几年这种大量、快速的增长趋势还将存在。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其生活质量和地区的繁荣稳定,关系到面对重大发展机遇、正在展翅起飞的南汇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近,我们就南汇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双重效应分析 ——基于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从总体上看,一方面,这种转移给农民工的父母的养老保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诸如繁重的农业劳动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经济上拮据,生病得不到及时周到的照料,文化生活方面供给薄弱,等等。另一方面,受农民工的自身文化程度、农民工对就业地区的文明的认同程度以及他们的经济能力的增强与对参加养老保险的愿望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未来(近10年左右)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容低估。本文通过对这双重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个体资源贫乏、组织资源缺失、环境资源不均的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仍得不到根本改善,要在社会资本理论的指导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结构的劣势,进一步扩宽其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是重要的就业群体之一。以S市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为例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收集研究实证资料进行研究。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权益尚未保障、政治权益欠缺严重、社会权益难以满足等三个方面,他们处于低层次权益保障甚至无权益保障状态。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是由人力资本的缺失、关系网路的不足、正式支持的不利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因此,只有提升人力资本、重构关系网络、再造正式支持,才能保障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权益。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