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航天企业尚不具备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条件,认为推行企业家经营责任制是航天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阐述了企业家经营责任制的内容、特征以及企业家经营责任制在航天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大多数是在原有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审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股份制企业审计。在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审计,必须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创立具有自己特点的股份制企业审计规范,并使之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规范我国股份制企业审计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股份制企业审计立法的系统性我国已颁布了很多规范股份制企业的法规,这些法规对股份制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活力江苏新光集团徐长倬企业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如何推进这场变革?改造的活力在哪里?笔者结合本集团两个股份制企业建立的实践,试作如下分析与探讨。一、改造的活力来自企业有为性进入市场的压力市场经济迫切要求企业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目前全国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但由于我国股份制企业改造走的是先发展后规范的模式,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以至于许多股份制企业出现了财务行为混乱造成财务监督失控。审计是一种专门的经济监督,现代股份制企业的经济监督一般根据审计主体的地位,分为企业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是指股份制企业内部所设的专门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对本公司、本部门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审计和监督,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都是来自于公司外部的审计监督活动。在此就股份制企业财务会计监督及提高财务会计工作质量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国外如何推行企业股份制江苏盐都科技协会辛酉一、英国:大企业股份制英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以前,生产效率普遍低下,劳动成本过高,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资本回收率差,工潮此起彼伏,严重制约着业已衰败的英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鉴此,股份制改造首先从生产规模大、社...  相似文献   

6.
建立以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目标。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了到本世纪未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要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条件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要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迎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为企业改革与管理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经贸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集中体现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行为规范。现结合学习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基本规范》的体会谈几点意见,供企业参考。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然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积极推动国有大中型化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实施股份制改造中,除少数国家垄…  相似文献   

8.
股份制改造企业如何进行资产评估王瑞琪一、什么是股份制改造企业股份制改造企业是指独资企业、非股份制的联营、合作经营、集体所有制等组织形式的企业,经其投资人同意,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转为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的企业。二、股份制改造企业为什么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9.
股份制改造的酸甜苦辣──吉化公司股票境外上市纪实(之三)唐静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资产评估和重组之后,吉化股份制改造进入股份公司创立阶段。加里种附份制改持的幸部工作比喻成一项建筑工程,那么,股份公司创立前的工作是描绘蓝图打基础,而公司创立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也谈煤炭企业实行股份制改组改造郭立民一、股份制企业的优点1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募集资本比较容易。由于股份制企业的出资者以其向企业投放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遇企业资产不足清偿债务时,无另行出资清偿企业债务的义务,所以企业可以广泛募集资本,集...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股份制是一种先进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但当前在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却出现了一种“围城”现象,这种现象很值得深思。本刊刊载的《欲说企业股份制改造无须困惑》一文,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该文意欲给广大读者两点启示:1.股份制改造并不见得能为所有的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财产组织形式,才是明智之举。2.股份制是受《公司法》、《两则》等一系列法规规范的,只有学好用好这些法规,才可能利用它很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一、企业股份制改造出现了“围城”现象我国著名作家钱钟书在他的小…  相似文献   

12.
2006-2007年,中国资本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国有军工企业提供了加快改革的来之不易的巨大机会。 2006年,国防科工委加大力度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特别是2007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非公有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性文件。 全面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通过制度创新以解决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而实现体制机制的转型,将为军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一、初衷与现状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很多理论工作者认为通过明确股权所有者可以使产权明晰,解决长期以来国有资产在企业中所有权缺位,全民所有,全民不有;全民负责,全民不负责的问题。其理论依据是简单和易于理解的;既然企业的财产已分属各股东所有,那么各股东当然会对自己的财产负责,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无比关心。那么实际结果如何呢?股份制改造确实使原国有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并没有真…  相似文献   

14.
20年的改革,20年的风雨,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但不可否认仍有部分国企的状况未见明显好转。政府部门、企业家、理论家对国企的改革倾注了不少心血,以期望有良方出现,使国企能再度辉煌。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国企改革,首要任务是优化企业领导,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前些年的优化组合、股份制改造等改革措施,因国企中关系网、人情网、权力网的存在,使优化组合的作用打了折扣。实行股份制改造,不少企业却成了内部集资,原来的“厂长”、“经理”就势变成了董事长,企业内部改革的措…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近年来,私营高科技企业发展很快,但普遍存在人员流动频繁、规模不大却分化不断等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很多企业希望通过进行股份制改造构造一部好的“发动机”。但是由于以往有关股份制改造的方法比较理论化,操作性较差,使得很多企业的这项工作流于形式,改造后的结果仅仅是被束之高阁的一些文件。北京东格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根据自己完成的股改案例,编制出《企业股份制改造操作手册》及《股东手册范本》,据其管理工程师介绍:“我们摸索出的企业股改方案可操作性较强,对于一般高科技企业而言,只要将其部分内客稍加改动和…  相似文献   

16.
就县级供电企业股份制改造进行了实例阐述,通过改革前后的实际情况对比,证明股份制改造是理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出现的几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成都量具刃具股份有限公司(原成都量具刃具总厂)1994年3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为股份制有限公司,经国家证监委批准,公司个人服于9月17日在上海挂牌上市,是成都市首家上市公司。经过股份制改造,公司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经营稳定发展,产品畅销国内外,经济效益稳步增长。面对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新的挑战和机遇,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一、构经论包织发邦政治核;冬作用的新体制在股份制改造中,党委从公司两级班子的组建及内部机构的调整着手,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在企业的全面贯彻落实。第一…  相似文献   

18.
湖北电力多经企业,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以资本经营为重点,以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建立企业滚动发展机制,强化经营管理,培养企业家队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多经企业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组建了华源、光源、荆电、荆热、巨能、永耀、昌耀、黄电、襄电、通力、兴宜、随电等]2个集团股份公司,3个股份有限公司,45个母(总)制有限公司,80个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企业总资本达几亿元;]995年股份制企业总收入达23亿元。华源集团采取负债经营,总投资6亿元,兴建燃汽轮发电厂。永耀集团开发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理顺产权关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在企业股份制改造中,财务运行机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改造的成败,而规范的财务行为又是形成科学的财务运行机制的前提。然而,在当前的股份制改造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产生和形成了一些与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改革宗旨相悖的财务行为,阻碍了新兴股份制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当前就有必要规范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财务行为,以促使企业健全财务机制,尽快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实行上市工作的展开,上市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证券市场的规模相应扩大。目前,上市已成为推动一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截止1994年底,我国的上市企业已发展到291家,同时有58家企业发行了B股,有15家企业到香港上市,2家企业到美国上市。然而对国内的有色金属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无一家上市,通过上市促进企业发展的效果在有色金属行业尚未见到实效。面对不断发展的证券市场,面对不断激烈的争取上市的竞争,有色金属企业在中间该作怎样的选择,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仅就上市所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