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审计委员会的实证研究文献,结果发现:国外研究主要涉及审计委员会设立目的或动机、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及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审计委员会特征的决定因素、审计委员会的市场反映等。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会有效性方面。认为国内研究需要紧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点和资本市场运行环境展开,积极探索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审计委员会的实证研究文献,结果发现:国外研究主要涉及审计委员会设立目的或动机、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及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审计委员会特征的决定因素、审计委员会的市场反映等。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会有效性方面。认为国内研究需要紧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点和资本市场运行环境展开,积极探索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传模  刘彬 《会计之友》2009,(11):49-53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防止财务报告的不实披露、欺诈与舞弊。审计委员会制度旨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2年至今,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已经执行了10年有余,而国外审计委员会发展至今将近80年历史。上市公司普遍设立审计委员会,有效地发挥了内部监督治理与外部协调职能,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然而,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后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新的代理冲突不断出现,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有待重新审视审计委员会及其职能发挥。如何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必将成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文献评述的形式,从审计委员会的内涵、职能、有效性及治理机制等方面,系统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法律体系特征,比较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等内部监管机构的异同,以期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验我国新设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年度增量,发现这些公司的盈余管理虽在设立当年未被抑制,但在设立次年被显著地抑制了.对设立次年抑制效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会其他专门委员会对审计委员会有不同影响.本文研究为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以及公司治理国际趋同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审计委员会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物。从实证结果看,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未能得到证实。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发挥在于董事会的有效运作,而董事会的有效运作之根本在于改变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7.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效果如何,本文选取了100家上市公司关于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报告进行研究后发现,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上市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在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未能有效发挥该委员会的作用。鉴于以上实证数据分析,认为实施审计委员会"反监督"机制将成为发挥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郑倩 《财会通讯》2009,(2):132-134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效果如何,本文选取了100家上市公司关于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报告进行研究后发现,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上市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在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未能有效发挥该委员会的作用。鉴于以上实证数据分析,认为实施审计委员会“反监督”机制将成为发挥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真正发挥效用。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监管机构以及审计委员会制度本身等多方面原因所致。本文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制度推进缓慢的原因,从加强审计委员会制度自身建设的角度,通过博弈分析探讨如何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借助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了内部审计的制度属性和异质性资源特性,明确了内部审计增进公司秩序、提供公正与减少内部交易费用的制度性作用。提出内部审计是代表股东监督确认公司各项重要治理活动与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的一种监督制度。进一步地,针对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提出了赋予内部审计机构由审计委员会领导代表中小股东监督确认控股股东与高管行为适当性、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效性进而保障公司及利益相关者利益以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陆瑶 《财会通讯》2008,(11):71-74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的一个监督机制而被引入。理论上审计委员会代表所有者负责外部审计事务,监督经理人防止审计舍谋;现实中审计委员会受制于经理人而缺乏独立性,成为制约其作用发挥的瓶颈。审计委员会在维护外部审计独立性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独立性问题。本文以独立性为切入点,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分析了上述差异及其原因,认为需要在人员构成与聘用、薪酬制度等方面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以促进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独立性的维护作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角度,对审计委员会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值得探究的两个方向:微观上,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必须注重分析制约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发挥的公司治理环境;宏观上,必须融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角度,对审计委员会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值得探究的两个方向:微观上,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必须注重分析制约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发挥的公司治理环境;宏观上,必须融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14.
2001年9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要求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这是我国继引进监事会制度后又一个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众所周知,局囿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监事会已形同虚设,未能充分发挥其预期的公司治理功能。那么,审计委员会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否会重蹈覆辙呢?其有效性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独立性一直是审计本质特征和灵魂所在。审计委员会制度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确保独立审计师能够不受干扰地执行审计业务,从而确保财务信息的公允可靠,完成这个基本职能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审计委员会保持必要的独立性。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影响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因素中的非正式制度因素,并提出提高中国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审计委员会中海归成员日益增多,其对审计委员会治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值得关注。基于此,以商誉减值计提为切入点,选择2008—2016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商誉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试图通过检验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与商誉减值计提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审计委员会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能够显著促进商誉减值计提程度的提高;(2)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商誉减值计提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3)审计质量弱化了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商誉减值计提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4)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增加审计费用,且商誉减值计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海归人员经济后果领域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明晰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商誉减值计提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7.
审计委员会产生的根本在于公司治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在监督公司有效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的初衷是在董事会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专门的以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的部门,从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理论上讲,由于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利益目标上的差异,所以公司股东有必要通过审计委员会这个重要手段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实施监督,以缓解来自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所产生的各种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治理理论,分析了公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大学审计委员会制度:即在大学建立董事会制度,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还探讨了大学审计委员会的设置及其与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高校审计委员会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9.
广义行为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抑制缺陷行为,有两个审计路径,一是直接对具体行为进行审计,称为交易审计路径;二是对约束具体行为的制度进行审计,称为制度审计路径。不同审计路径下的审计效率效果受到被审计单位组织治理状况的影响,当组织治理有效性较低时,采用交易审计路径或制度审计路径的审计效率无显著差异;当组织治理有效性较高时,采用制度审计路径的审计效率高于交易审计路径的审计效率。在审计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当组织治理有效性较低时,交易审计的审计效果可能好于制度审计路径;而当组织治理有效性较高时,不同审计路径的审计效果可能无显著差异。被审计单位组织治理状况影响制度审计路径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了明确要求.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审计委员会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美国旱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其间进行了多次改进,其中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学习之处.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对比分析,求同存异,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可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