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国内外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现状入手,在了解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并巧妙地分离了人力、物力贡献价值,构建了人力资本按贡献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六种模式,将价值指标和非价值指标有机结合,实现了人力资本价值会计计量研究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价值角度将生产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两个方面,并按照这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物力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分离,同时对分离的必要性及其分离模型的设计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分离模型分别反映人力、物力各自创造的贡献价值,为计量人力资本群体、个体贡献价值创造和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内外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现状入手,在了解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并巧妙地分离了人力、物力贡献价值,构建了人力资本按贡献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六种模式,将价值指标和非价值指标有机结合.实现了人力资本价值会计计量研究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4.
李世聪 《会计之友》2008,(10):13-15
笔者从价值角度将生产要素概括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两个方面,并按照这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物力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对分离的必要性及其分离模型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分离模型分别反映人力物力各自创造的贡献价值,为计量人力资本群体、个体贡献价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的计量基础,提出了一种以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为基础计量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的模型,并采用特定方法将人力资本的贡献价值与物质资本的贡献价值相分离,从而改善了两者长期混为一体无法单独反映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计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运用投入法与产出法计量人力资本价值贡献的难点,构建了基于群体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计量模型和个体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计量模型,并分别对两个模型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丁桦 《财会月刊》2008,(10):3-4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的计量基础,提出了一种以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为基础计量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的模型,并采用特定方法将人力资本的贡献价值与物质资本的贡献价值相分离,从而改善了两者长期混为一体无法单独反映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运用投入法与产出法计量人力资本价值贡献的难点,构建了基于群体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计量模型和个体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计量模型,并分别对两个模型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活”性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文章从财务视觉入手,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提出企业人力资本的计量原则应当包括劳动者投入企业后所耗用的投入成本和创造的新价值共同构成,即投入、产出价值两方面相结合。并以当期投入成本和当期创造的新价值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贡献率为核心的人力资本会计计量系列模型,这样将人力资本纳入了财务会计的具体核算体系中,以当期价值理论预测未来人力资本贡献价值,更有利于强化企业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价值角度将生产要素概括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两个方面,并按照这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物力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对分离的必要性及其分离模型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分离模型分别反映人力物力各自创造的贡献价值,为计量人力资本群体、个体贡献价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人力资本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贡献对企业的绩效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人力本身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某些人力资本的外逃,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为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并积极的监督人力资本的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文理  陆杉  范佩霞 《企业导报》2013,(4):185-187
本文首先结合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特点提出该类公司的管理型人力资本和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定义和价值特征,确定其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技术型人力资本。然后以现代企业理论和C—D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管理型人力资本选择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博弈合作条件。最后阐明了现实中管理型人力资本所有者选择评估技术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力资本的六大指标。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价值角度将生产要素概括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两个方面,从而按照这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物力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会计分离,并对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其会计分离模型的设计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会计分离模型分别反映人力物力各自创造的贡献价值,为计量人力资本群体、个体贡献价值创造亟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在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同物质资本一样参与企业价值的创造,是价值创造的主动性因素,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是一种制度性安排。人力资本收益包括工资性收益和人力资本贡献报酬收益,经济附加值作为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报酬的新模式,可以通过其奖金制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原毅军  王萌  李宜 《价值工程》2008,27(2):46-50
人力资本是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企业并购会对人力资本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企业并购对人力资本价值的影响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界定企业人力资本内涵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现有定价模型的缺陷,通过阐析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本价值变化与实物期权的相关特性,引入实物期权模型对并购过程中的人力资本价值变化进行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新形势下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与推广势,参考国内、国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了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着重对企业中高层人力资本的计量意义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图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价值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型股指期权计划在人力资本定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晓纳  张广  张丹松 《价值工程》2008,27(2):166-168
自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至今,主要是从人力资本的结构构成和对经济贡献的角度来研究。从期权理论出发,新型股指期权计划打破过去人力资本研究仅从物质资本理论出发的不确切性,从宏观角度借助股票价格、股票指数变化给其定价,客观准确地衡量人力资本对企业业绩的贡献,进而为企业制定合理薪酬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并深入企业进行实证检验,以检验所构建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特色人力资本当期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构建人力资本会计计量一直是人力资本价值研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难题。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人的未来价值和内在价值进行评估,而人的未来价值和内在价值实质上是难于准确评估和计量的。我们对国内外设计的多种模型进行了实证测算,测算结果与实际均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认为人力资本在劳动中创造的价值体现人力资本的内在功能,并通过创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兼顾企业和劳动者两个维度,重新修正了人力资本增值的内涵,提出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新观念。从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观"出发,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提出应用模糊计量法对企业当期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及增值进行测度的思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总结出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辽宁省辽阳市饲料养殖行业公司中小型样本公司的实际资料,对现有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并作了修正,得到了比较科学的符合样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