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研究》2001,(1):15-17
2000年10月6日,中日两国学者围绕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座谈,共同探讨了宁夏南部山区的退耕还林(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现将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一、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 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邝经邦认为:南部山区的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人口压力问题。自治区人口约550万左右,其中山区八县约248万人,占45%。人口压力是造成山区生态破坏的首要因素。根据我对山区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山区人口以占全区人口的25-30%,即138-165万人为宜。根据12…  相似文献   

2.
加快西部大开发为陕西省的快速发展带来新机遇。安康地区地处西部大开发前沿地带、资源丰富,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呢? 首要一点,要立足区情,完善和调整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新的超常现发展经济的机遇已经到来。对别于平原地区的山区县如何抓住机遇,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位文拟结合山区宜黄县的实际作一粗浅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山区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山区经济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客观现实已经表明,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较之争原地区出现了很大差距并呈逐渐拉大.已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1.市场经济观念淡薄。2.工业基础薄弱。3.基础设施差。4.市场发育不全。面对众多的制约因素,如河加快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山区奔小康目…  相似文献   

4.
山区面积大是福建的一个突出特点,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 80%。搞好山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既是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也是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希望所在。在一些同志当中,有一种片面认识,就是一提到山区,往往与贫困落后相联系。这只是看到了山区不利和困难的一面,而对山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这一方面没有看到,或者认识不足。福建的经验说明,山区固然有不利的因素,但也有许多平原地区所没有的优势。一般说来,山区人均占有山地面积大,农业资源丰富,比较适宜发展  相似文献   

5.
瑞士山区的发展堪称世界楷模,究其原因,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现行政策对山区的支持和援助发挥了作用。该文基于此观点,并缘于瑞士与我国具有类同地貌、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但经济发展却与我国大相径庭的现状,对瑞士发展一隅——山区区域的发展策略进行剖析,剖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瑞士山区的界定、山区管理机构和山区经济、社会、生态政策等,希望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为我国相关山区政策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是湖北省建始县这方热土养育了我,我要为这里的百姓做点贡献,不然愧对一直默默支持我的父老乡亲!”这是一个山区汉子在“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领奖台上发出的净净誓言,在如潮的掌声中,他脸上的笑容就像他怀中的鲜花那般灿烂!  相似文献   

7.
全球陆地面积25%是山区,山区普遍存在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脆弱、当地居民被边缘化等诸多影响山区可持续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问题.基于此背景,世界各国及区域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致力于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山区开始得到重视),人们对山区可持续农业农村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进行列示并予以评述,评述对象主要是联合国和欧盟的努力和贡献,从而为我国山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素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的日益增大,山区高速公路项目越来越多。桥梁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其结构设计和计算较之普通桥梁有着重要的差别。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山区公路桥梁的设计经验,对山区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桥墩的设计多种多样,笔者对其进行了一一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也逐渐的开始重视山区地区的发展情况,想要对我国山区进行有效的改善,必须对我国山区道路进行大力的建设,这是山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对于我国在山区修建高墩高架桥,有利于山区的各项建设,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山区高墩高架桥的修建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难点,如何将高墩高架桥中的修建技术的难点进行有效的解决,是我国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程。  相似文献   

10.
公路交通是影响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必须加快山区乡镇公路建设,提高山区产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来繁荣山区经济。在分析山区经济特点及山区经济与公路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区乡镇公路建设中的融资瓶颈及应对措施,以及山区乡镇公路建设中各环节应该注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地了解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对地处晋北山区的繁峙县农村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涉及153个村庄,占全县乡村总数的34.8%,涉及群众9460户,38671人,分别占全县总户数的17%和农业总人口的20.1%,反应了晋北山区农村的一些实际情况。以求对农村现状的分析和今后的工作方向有所帮助。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群众生活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路线方案比选是高速公路建设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的重中之重,是控制整个工程的关键,文章结合建恩高速公路路线方案对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对指导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灾促大干 再造新河山崔葆林邢台县是一个"七山一滩二分田"的山区县。今年8月3日至4日,我县境内普降大到暴雨,西部山区24小时降雨量高达600毫米,成为冀南暴雨中心。11座水库全部暴满溢流,洪峰肆虐,山区人民30年来辛辛苦苦垫造的10.41万亩"保命...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信息的获取、利用息息相关。然而,山区由于信息不畅以及与发达地区信息不对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解决山区的信息瓶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以广东省山区信息资源建设为例,围绕山区信息资源的建设目标以及深入调研后的需求分析,对山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为贫困山区信息化探索了新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赣北山区的自然条件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全区山场辽阔,资源丰富,潜力无穷,向山区进军是一条宽广的出路。山区出产大量的农、林、牧、副产品和矿产品,是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的物资和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山区多是老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高,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依靠,也是建设的依靠;山区林木的发展,有利于丘陵、平原地区水旱灾害的根治。因此,发展山区经济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解放后,党领导赣北山区人民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山区发展历来十分关注,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全国上下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广东的区域协调主要是山区又好又快发展问题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表明省委对山区的关心重视,必将产生积极影响。现结合清远实际,对广东山区发展问题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到2008年9月,我有幸参加中组部、团中央选派的“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山区挂职一年。回望山区生活,感触颇多,有一个现象(或称“论断”)更是让我困惑至今,所以不得不提笔写下来,用自己最熟稔的专业方法进行一下分析一当地人心态平和,生活节奏缓慢,追求舒适安逸,尽管与发达地区比较是相对贫困的,但他们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还是让他们自认为蛮有幸福感的。我在那里所接待的外地客人,尤其是来自发达地区的客人,在短短几天的逗留后都会留下相似的印象,不约而同地评价:“这里的人幸福指数比我们高!”  相似文献   

18.
一、宜兴市山区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兴山区15个乡镇,充分发挥山区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复垦开发,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山区经济林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宜兴山区特色经济:一是形成了29.3万亩的七大经济林果基地;二是逐步形成龙型经济;三是实行连片开发,连片种植,规模经营;四是实行外向带动战略;五是山区庭院经济蓬勃兴起;六是发展了山区经济,美化了山区环境。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是个濒海的多山省份,山地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的81.04%,然而,福建省山区有不少地方至今仍处于相对贫困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物质的,也有人力的。根据人才在经济和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人才研究的角度,我认为,充分开发山区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对于山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其贫困落后的面貌,以及实现山海共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初级市场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江上游山区地处福建西北隅,山区资源与农林产品素称丰饶。早在明清时代这里的商品经济就较活跃。步入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国内外市场对山区资源与农林产品需求激增的刺激,山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区初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初级市场的形成。 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初级市场的形成是与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山区茶叶、木材、纸等大宗产品的生产和运销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山区茶叶初级市场的形成。 闽江上游山区是福建主要产茶区,早在唐宋时期便以北苑、壑源之名著称天下,但其时多为贡茶,仅有少量进入流通领域。元代在这里设置官局,茶利遂为官府所垄断。“明尽革官场,捐利于民”。于是“(武夷)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随着上游山区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到清初,茶叶初级市场业已萌生。据载,“清初茶市,以下梅为盛,星村次之”,下梅“附近各县所产茶,均集中于此,竹筏三百辆,转运不绝”。乾隆朝后,武夷茶叶成了清朝对外输出的主要货物,这大大刺激了上游山区茶业的发展。“茶市之盛、星渚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