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辽宁省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省、市、县农业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信息服务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江西农业信息网 强化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素有“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之美誉,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是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占比重较大的省份.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改善,传统农业正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当前这种新的形势下,着力强化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已成为江西省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上海农业发展的根本选择是科教兴农,这是党的十五大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在农业方面的体现。科教兴农就是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上海是一个自然资源缺乏的城市,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与农业科技产业化密切相关。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进本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农业的战略重点和目标。其中发达国家尤其突出,他们依靠雄厚的本国经济实力与技术优势,抢占农业科技产业的制高点,并强化知识产权。在这种形势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 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曾高瞻远瞩的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电子信息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党的“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扩大利用互联网,健全国家公共信息网”。网络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对于传统的农业领域,这种影响与作用将更加深远。目前,在农业部“农村经济信息体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长足进展。国家农业部机关及主要事业单位的内部网 (Intranet)已经建成,并作为节点…  相似文献   

5.
8月15日,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的“第二届农业网站发展论坛暨全国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座谈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对农业信息化及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切实加强农业网站建设,各级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服务支撑、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与各方力量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努力开创“行政事业共同推进、部门之间相互支持、政府市场有机合作”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8月15日,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的“第二届农业网站发展论坛暨全国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座谈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对农业信息化及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切实加强农业网站建设,各级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服务支撑、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与各方力量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努力开创“行政事业共同推进、部门之间相互支持、政府市场有机合作”的农业信息服务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铁  刘健 《农业经济》2004,(10):12-13
农业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生产主体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不断增强农业信息的服务功能,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农业信息体系的服务能力与政府、企业、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分析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信息的要求,探索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鑫  谭峰 《山西农经》2014,(6):28-29
农业信息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成败。然而,农业信息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本研究分析目前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农业会计现状 我国农业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集体、国营、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综合经营的开展,小城镇的建设,乡镇企业的兴起,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农村经济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加强粮食信息化建设,建立从粮食生产到粮食流通再到粮食产成品销售的跨部门、跨环节综合的粮食信息监测网络,是政府确保粮食安全,获取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粮食部门更好地实现职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信息农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农业是以农业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业。以信息农业带动跨跃式发展的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农业发展体系:①建立政府产导型的农业信息化体系;②加快培养农业信息人才;③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信息服务功能;④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金农”工程被列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项目,明确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农业部在认真总结各地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决定2005年在全国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6个地级和50个县级农业部门,开展“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建设工作,重点推厂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农业部为此发出专门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化体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通讯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的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网络化、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化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正在步入新阶段 ,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发布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农业信息化不仅使发达国家农业的原有优势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 ,而且使其原有的劣势逐步改善以至消失 ,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 ,农产品市场面临外部巨大冲击情况下 ,及时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农业信息化的经验 ,建立我国农业信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市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部门转变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来抓,特别是在去年石家庄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之后,我们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建设“三电一厅”,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建成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的较为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业和农村档案网络建设面临的问题(一)农业和农村科技档案工作明显滞后于其它档案工作。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受传统农业思想影响,科技在农业上的运用还不广泛,对农业、农村科技档案的认识和应用未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我国档案理论和实践长期偏重于人文、历史,科技档案尤其是农村科技档案缺乏理论指导和支持;三是农业、农村科技档案在档案工作中的地位和份量与其广泛的服务对象和农业大国极不相称。(二)农业和农村科技档案意识不强。从涉农部门、乡镇领导到农民群众对科技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收集、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信息化网络服务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以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代表的农业信息化推广,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的推广、开展远程教育、预测农业灾害以及政府在农业决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不仅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强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一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营销方式。而农业信息网的发展正成为农产品营销的新视角。农业部 1 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 /www .agrri.gov.cn) ,现已有 1 0 0 0多个县入网。国内与农业有关的中文网站接近 60 0家 ,所发布的信息范围已基本涉及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多个层面。农业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将对农产品营销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 ,农业信息网络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第二 ,农业信息网络为购销双方提供互动信息、畅通了购销渠道。加快了农产品营销速度 ,从而降低了成本 …  相似文献   

20.
我省农业信息服务计算机网络建设始于2001年,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以吉林农网为龙头,以市,县网络平台为核心,以乡(镇)信息服务站和村信息服务点为基础的五级信息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