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杰生 《理财》2002,(10):44-44
通过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审计发现,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超支现象非常严重。从我们目前已审的31个单位的情况看,2001年度共计发生招待费200万元,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依据上述规定应列支招待费27万元,而实际列支超支173万元。此问题存在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混乱,归结为“多”、“乱”、“杂”。“多”即不符合规定的接待多,招待费支出用于业务接待的并不多,而用于同城和乡镇之间相互招待…  相似文献   

2.
不合规发票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印制、领购、开具、取得的发票.在近年来的审计实务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单位存在着不合规发票入账问题,主要包括两种:一种发票本身是真实的,只是在开具、取得、使用过程中违反规定;另一种是直接使用假发票列支,如非税务机关印制、普通收据替代发票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门在对工会经费的会议费支出审计中发现,其违规使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虚支虚列会议费部分单位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为使"三公"经费账面支出数和年终决算数在规定限额内,就在会议费上做文章,将不属于会议费列支范围的招待费、交通费等纳入会议费中,以此减少招待费开支数额。具体表现为,有的单位是直接将招待等支出列入会议费科目中核算;有  相似文献   

4.
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会财会》2008,(12):42-43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在各单位业务往来中发票会被频繁使用。前几年,部分单位普遍存在着白条、收款收据及三联单等非正规发票列支费用支出问题,通过财政、税务及审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纠正。但在近期的审计中,我们却发现正规发票使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让正规发票显得不“正规”:  相似文献   

6.
凭证背后的“秘密”开封县审计局在对某单位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单位1997年11月列支×××医疗费30000元,列支金额大且又是整数,是纯属巧合,还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审计人员对此笔支出进行了调查,由此查出了该单位私设“小金库”83022元的事实。通过...  相似文献   

7.
王文章 《会计师》2012,(9):72-73
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  相似文献   

8.
王永军 《理财》2005,(11):59-59
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为了使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支出合法化,将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白条”换成了当地税务部门开具的正规发票,从而掩盖资金使用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理财》2002,(12)
在审计实践中,不少审计人员感到对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没 有一个明确概念,实际工作中不便操作。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 有关规定:“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 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 预算中公务费的2%。”但是,在实际操作 中,是按预算“公务费”的拨人数还是实 际支出数来确定,随意性很大。那么,该怎 样界定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的开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对某政策性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查处了一起私设"小金库"32万元用于职工福利和请客送礼的行为。追查线索在对该单位年终报表审查中,发现营业费用中的装修费用比上年增长幅度较大。追查营业费用明细账发现装修费用主要发生在当年12月份,详细核对12月份发生额,发现有一个下属单位的开业装修支出56万元。抽查此笔原始凭证记录,发现有两个附件:一是下属单位申请开业装修费用的报告;二是A装修公司开具的正规税务发票,金额56万元,并经单位领导签字同意报销。按说,下属单位开业,发生装修费用是符合情理的,报销的发票也属于正规税务发票,再加上下属单位距离较远,不便于实地核查,从检查程序角度看,此项业务的会计处理基本合规,可以放过。  相似文献   

11.
用好业务招待费 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内容不明确?以“企业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来规范开支范围,定义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导致随意性:现实中,企业经营者及财会人员对“业务招待费”内容的认识大多数是模糊不清的,在业务处理中亦没有约束性,几乎所有消费性支出都可从中列支。更有甚者,将私人待客、家庭宴会支出列入招待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企业审计中,由于制度不明确,无法认定违纪事实,所以对此项目的内容往往也简而略之,结果,使招待费项目成了某些企业经营者随意使用的小金库:  相似文献   

12.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财政部1998年5月14日财预字[1998]159号文)一、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明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以下简称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和支出水平,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制定本规定。二、业务招待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濮阳市审计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违规使用现金和不合规票据现象较为普遍。据统计,2010年审计的46个项目中,涉及单位98家,违规使用现金41家,占抽查单位的42%,金额1440万元,其中,市直单位27家,金额894万元,县(区)13家,金额436万元,乡(镇)1家,金额110万元;使用不合规票据68家,占抽查单位的70%,金额3092万元,其中,市直单位61家,金额2007万元,县(区)25家,金额883万元,乡(镇)3家,金额202万元。2011年审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财政部财预字〔1998〕159号一、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明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以下简称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和支出水平,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制定本规定。二、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本规定所称业务招...  相似文献   

15.
国家对企业业务经营财务收支活动中的发票管理历来很重视,曾多次做过明文规定。但近年来假发票越来越多,私自印制发票,销售假发票,转借、转让、代开发票的情况时有发生。最近几年,除了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国家退税款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外,不按发票填写规定,擅自“分层套写”或“分别填写”的情况也多有发生。因而造成许多单位用违章发票掩盖核销不合理的支出,违法经营,偷税漏税等问题。出给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贪污犯罪以可剩之机,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据某省对9个城市和3个市区的调查,共发现296个单位开具并使用了违章发票,占被查单位的37%以上,共查出违间发票570笔,总金额达141万余元。在这些违章发票中,千元以上的282笔,占总数的49.5%,万元以上的13笔,占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内外部检查发现,基层行行政性支出在列支范围、列支内容和列支标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合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行政性支出的现状和难点,对在合规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行政性开支"清、压、控"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业务招待费,在财政部颁发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1992.12.30)第49条中,对企业业务招待费的规定是这样的:“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关于企业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4财法字003号)中的第14条是这样规定的:“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支出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或单据,经核准准予扣除”。但在实际工作中,业务招待费存在诸多问题,如真实性问题、税前扣除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腐败问题等。一、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企业进行业务上的招待是一个十分正常的商业作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常见的一项费用支出。但是,商业招待又不可避免地会掺合个人消费的成分,不少企业在业务招待费上大做文章。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方面:1.很多企业利用“业务招待费”这个招牌,以跑项目、联系业务、招揽生意为名,把不好入帐的个人消费、礼品、礼金、娱乐、补助等违规支出列入其中,加大经营成本,减少帐面利润,偷逃国家税收;2.不少效益好的企业,给职工定一个标准令其到指定的商场买东西,开成餐费、住宿、办公用品等发票报销,暗中流失个人所得税。3.还有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对某厂进行审计中,发现元月份50号凭证“在建工程”科目中支出96,245.32元材料费,出票人是某工业供销总公司。当审查2月份41号凭证时,又发现“应付福利费”科目中支付3,710元,开票人是某副食品综合商店。经验证,以上两张发票出于同一人手,且均以现金形式支付。为什么两个不同的单位,却是一个人开具发票?对此,审计人员先作了记录。当审查3月份44号凭证时,发现“应付福利费”科目中支付23,040元,出票人是某糖烟酒百货商店,时间为3月10日,发票号码为1910717。当翻阅到8月份28号凭证时,又发现“制造费用”中列支56,000…  相似文献   

19.
我局对发票使用进一步加强管理,1997年共检查使用发票单位和个人2486户,有问题的209户,占8.4%,违章发票241万份,检补税款367万元,罚款446万元,共增加税收813万元,通过检查,规范了发票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局开展了对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中发现大部分贫困村把帮扶单位捐助的扶贫资金转为村级收入。如某村从1990年至2000年共收到扶贫资金15.2万元,全部转入该村收入。从支出帐上看,用于村民困难补助的支出仅有1,500元;用于帮扶单位的送礼招待支出近10万元,也没有发现该村利用扶贫资金上什么项目。可见这部分扶贫资金“鱼目混珠”后,被挤占挪用,主要用于三个方面:(1)送礼招待支出。(2)村干部工资支出。(3)村经费支出。 扶贫的真正目的是达到变“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