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晓东  王刚 《天津经济》2013,(12):20-23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城市聚集与扩散的共同产物.本文介绍了美国三大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城市群的三种发展模式,认为城市群的形成必须以快速交通、产业集聚、信息技术、开放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基本条件.总结美国城市群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对中国城市合作发展策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黄少坚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145-149
文章探讨了海尔R&D的产品型号经理运营模式,对于其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型号经理制的优势与不足。海尔R&D的产品型号经理体制能够充分利用内外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种有效的研发体制,要能够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是快速响应市场的一种研发体系。要对我国其他企业R&D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星级酒店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吉 《特区经济》2005,(7):180-181
城市酒店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客栈时期、大饭店(贵族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和现代新型饭店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欧洲、美国和东亚依次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三地也成为城市星级酒店发展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三地旅游发展模式和文化历史沿革的差异在其城市星级酒店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具体形态上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形成了当今世界城市星级酒店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一、经济型模式美国城市星级酒店发展模式美国是现代商业酒店的发源地,城市酒店从一开始就以经济实用来迎合普通民众,第一家StatlerHotel以“有浴室的客房房租只…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传统工业城市,还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型问题.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方向的重大转折和发展模式的大变革.世界许多先进的城市,如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芝加哥、日本北九州和夕张、新加坡等,它们在发展中都曾面临过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等全面调整与转型的问题,其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能给我国诸多城市转型发展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申晓英 《西部大开发》2009,(11):116-116
棕色地带概念(即因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污染而被废弃的工商业设施)在美国形成并发展到极致。美国城市发展和复兴中政府的中心任务是棕色地带再开发。本文主要对美国棕色地带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工业化的衰退给城市留下了“棕色地带”遗产;郊区蔓延发展和土地使用决策尤其是分区制促使棕色地带由中心城市向老郊区蔓延;种族歧视和经济歧视使棕色地带纵深发展。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棕色地带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文化.城市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和作用的重要基础工作.我国的城市开发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和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昂需求,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城建资金短缺成为每个城市政府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因此,加强时城市建破的投资,发挥其积极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特征和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并最终导致世界城市的形成.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指挥和控制中心,依靠其强大的经济辐射和扩散能力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中西部地区是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区.芝加哥和底特律是中西部最大和最为著名的都市区.在美国工业化历史和城市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两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对我国的西部开发和城市化进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区发展带来产业创新和空间创新.文章从空间创新功能角度入手,分析了其城市空间创新模式的现状、问题及理论框架,认为创意产业区发展带来了城市空间转换、产业价值链接、空间与经济互动增长和创新网络系统集成等创新模式,其结果是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镇化率高达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 美国城镇化的四点经验 (1)以大城市群建设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 在城镇化进程中,美国打破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依托大中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大都市区在20世纪出现后,很快就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急剧扩大,大都市区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也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镇化率高达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 美国城镇化的四点经验 (1)以大城市群建设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 在城镇化进程中,美国打破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依托大中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大都市区在20世纪出现后,很快就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急剧扩大,大都市区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也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2.
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和平 《开发研究》2007,(3):133-135,139
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城市中心迁移出去,在城市外围的郊区重新定址.郊区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郊区取代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美国社会经济重心也由城市移往郊区,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郊区化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教训深刻,值得后发展的国家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13.
日本首都圈城市功能分类与空间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首都圈拥有加400余个城市和地区,圈域内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合作体系,在空间上形成功能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共同推进了圈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日本首都圈内的城市功能包括行政管理功能,业务管理、交通枢纽、科研开发和教育以及居住功能等服务型功能,制造业生产型城市功能.其中,其城市功能空间组织规律表现出中心地区及周边地区业务管理功能同构化,中心地周边地区衍生为住宅及轻工业城市功能,中心地区科研开发、教育功能弱化而近郊地区创新区兴起等特征.这种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地区的集聚不经济、以创新区为主导的产业网络化和以弹性专精为特征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这说明,增强区域竞争力需要从发展区域内的增长极入手,适当发展中小企业网络分工,同时注重培育技术创新区.  相似文献   

14.
实施“就业保障”,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荣 《开放导报》2002,(6):14-16
城市贫困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城市贫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自然和不可回避的现象.即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其贫困人口也达到3450万人,占人口的12.7%(路透社,1999),为其失业人口的6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公共预算体制随其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历次改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文章简单介绍了美国预算的各个职能机构和其预算程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了对我国预算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地的形成与发展主观上似乎遵循着某种规律,而客观上又呈现出无规则分布的特征.在城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地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性因素,即交易成本和徒劳交易系数.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影响和制约了城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地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城市商业中心地的建设以及促进城市交易的活动过程中,节省交易成本支出、降低徒劳交易系数的制度安排、经营环境和信息流通空间就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从创新型城市演化发展的视角对深圳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区(以下简称北卡研究三角)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地的发展特征与模式;进而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框架,从公开发表的论文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探讨深圳和美国北卡研究三角的论文产出在发文量、国际合作、学科分布、机构、期刊和高水平论文等方面的定量关系,并对两者的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研究发现,深圳与美国北卡研究三角均已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但无论是整体创新能力还是单个因素,两地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深圳加快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既需要借鉴美国创新城市的成功经验,更需要立足自身,培育协同创新机制,拓宽创新资源供给渠道,优化协作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8.
罗晓庆 《中国西部》2013,(25):108-111
底特律,在美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迹,福特工业流水线大生产奠定了现代工业化的基础,造就了美国城市的繁荣;而反之,长期偏重于单一产业造成的收入结构失衡,在全球分工体系中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旧的汽车产业在发生转移的同时,新产业发展的脚步远远落后于同步跟上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陷进产业没落,人口外迁的恶性循环,城市化发展没有了强有力的税收支撑,失去了人口和产业的支撑,也就逐渐滑入了没落的轨道. 从曼彻斯特到都灵,再到底特律,全球的工业城市无一没有逃过从繁荣走向没落的宿命,如今底特律满目破败萧条的景象,再次证实了一点,单一产业无法支撑一个城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城市本身论述不多,但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这对其城市观形成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关于城市起源、城市地位、城市生态、城市问题、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和观点,成为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切入点.面对新的资本主义形势,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不断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一个Power Center建成于1986年,到1997年全美已发展到713个,其每年的销售总额占到了全美零售额的10%左右。美国的大型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Power Center等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这与美国郊区化运动是相一致的。由于1950年代美国制定了鼓励郊区住宅建设的政策,同时洲际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私人汽车成为广大市民的出行工具,从而带来了大量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也带动了零售消费力从城市中心向郊区的转移。再加上,城市郊区的地价更为便宜、土地利用更为宽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