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选取我国30个省市1995-2011年的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而是表现为竞争关系,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地区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仍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临近区域的空间溢出和关联效应比较明显,可以部分解释我国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形成和扩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就业供需和地区基本特征,结合外部性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包含本地效应、邻近效应、滞后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地区就业集聚经济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及计量模型,采用面板IV-GMM探讨了2004-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多维集聚效应对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地效应和邻近效应共同决定了本地外部性规模;多样化产业结构效应和恶化的就业基础环境抑制了地区就业增长,而高质化人力资本和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则促进了地区就业增长;显著的滞后效应表明空间目标和区域协调促进了就业增长政策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双创”背景下,深入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直接参与主体、间接参与主体、创业环境3个构成部分,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5—2019年我国创新创业活跃度较高的96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度创业生态系统不同构成部分的发展水平,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活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市创业生态系统3个构成部分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创业活力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直接主体参与度、间接主体参与度、创业环境均对城市创业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生态系统的演进与完善可直接提升区域创业活力;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区域创新效应是创业生态系统间接促进创业活力提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金融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地理特征,在针对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作用进行分析时,可以应用空间计量分析,本次研究中就主要应用计量经济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予以简单分析研究,这对金融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6—2020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企业家精神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集聚在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相比,企业家创业精神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中介效应表明,产业集聚在企业家精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调节效应表明,政府制定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抑制企业家精神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企业家精神对中西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弱于东部地区;从城市等级异质性来看,企业家精神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逐渐减弱。此外,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也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产业集聚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和等级较高的城市中表现出更加显著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6.
马志越 《科学决策》2023,(3):99-114
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对区域经济增长将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无法考量其空间相关性,因此需要深入探析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文章构建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空间外溢性与空间关联性,不论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对经济增长,还是资本与劳动产出对经济增长均有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作为资本与劳动集聚的空间载体,其通过资本与劳动的聚集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分空间区域检验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京津冀地区对其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虹吸效应,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对其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辐射及空间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00-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助ARCGIS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区分析、趋势面分析工具,对河南省108个县域的城乡收入比的空间差异和时空演化格局进行探究,并对其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比值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集聚态势不明显;收入差异空间集聚明显,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南和豫东地区,呈"Y"字形分布,冷点区分布于豫中和豫北地区,并呈连片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年份,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分异格局明显,中部、北部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其他地区较高,且随着时间推移,总体城乡收入差距在减小。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异的空间分异规律既缘于豫西、豫南和豫东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也与中原城市群经济政策等密切相关。政策启示是县域经济今后应注重二、三产业的优化,发挥中原城市群区域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8.
王柏生 《科技和产业》2019,19(11):61-67
以"一带一路"国内沿线18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区位熵测度了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然后利用全局Moran’s I对"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的GDP进行空间依赖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国内沿线地区物流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董宝奇  朱承亮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03-106
针对当前大众创业热潮背景下存在的创业质量不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两个维度,分析大众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且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经济区域考察大众创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异质性。从就业效应、竞争效应、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大众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认为创业活动不仅通过就业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数量,促进短期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创业活动会通过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相似文献   

11.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相似文献   

12.
弄清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了最近二十年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关于创业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文献,回顾了早期的创业与就业无关论、失业推动创业论,当代的"难民"效应假说、企业家效应假说以及不同国家的相关经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虽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但仍未能明确创业影响就业的微观机理,相关的经验研究结论也呈现较大的国别差异。因此,本文认为未来有必要注重结合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特征来深入研究创业影响就业的机制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金融集聚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各地区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差异显著,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与其经济增长效应呈正向相关关系,协同度越高,经济增长效应越显著;分地区看,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空间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协同增长效应好于中游,中游又优于上游。该研究不仅为城镇化、金融集聚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为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制定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空间集聚是否总能促进经济增长:不同假定条件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全球85个国家近1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国家内部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文中分别选取了表征空间集聚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的度量指标,采用横截面OLS和系统动态GMM的估计方法,主要关注空间集聚变量与收入以及开放程度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我们针对不同的假定条件以及具体的分组研究进行全面的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了威廉姆森假说(Williamson hypothesis),表明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集聚的好处将被削弱,国家在经济增长和区域公平之间的权衡可能会逐渐失去相关性,在最贫穷国家实施抑制集聚的经济政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此外,开放程度在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中有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持续推进旅游一体化的长三角地区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城市2005-2014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比空间相邻矩阵、地理距离加权以及经济距离加权的空间权重矩阵的实证结果,发现城市间的经济增长的确存在空间上的正外溢,而且这一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缩小而明显增加。但是,旅游产业集聚密度和集聚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存在着显著差异。前者不仅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而且存在正的空间外溢效应;后者不仅抑制了本地经济增长,而且存在负的空间外溢效应。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相邻城市之间地理距离的缩小促进了集聚密度正效应的外溢和集聚规模负效应的外溢,经济距离的缩小即旅游规模的相似,在促进集聚密度正效应外溢的同时抑制了集聚规模负效应的外溢。  相似文献   

16.
杨冬梅 《山东经济》2012,(4):137-142
在运用就业人数、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总额分别测算HHI指数、产业区位熵指数反映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0年山东17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附加值制造业在地区间的集聚程度逐年上升,而且在地区间存在两极分化趋势;制造业就业人数集聚指数及固定资产总额集聚指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增加值集聚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带来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加剧了山东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业氛围与内生性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创业氛围内在决定创业者群体层次的创业意愿、创业冲动和创业行为,又与地区外生创业环境互动的角度,研究区域创业氛围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所具有的内生性激励作用,为促进西部大开发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核心区和外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关注区域经济及其协调发展的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最新兴起的空间经济学为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集聚现象的原因与形成机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本文主要从空间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利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了由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的聚集力和拥挤效应的分散力共同作用导致形成核心区和外围区的过程及其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展核心区经济的同时,促进核心区对外围区经济带动作用的途径。最后给出了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及其外围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关键。文章基于CES生产函数构建具有异质性特征的两地区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禀赋差异和有偏技术进步对区域创新空间收敛的影响机理,并从城市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要素集聚促进了区域创新,要素禀赋的空间非均衡性导致了区域创新空间差异。我国城市资本和劳动呈互补关系,技术进步方向总体上偏向资本。在有偏技术进步作用下,价格效应引致稀缺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技术进步方向的非同向性造成创新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加剧了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差距。研究结论为提高区域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创新空间收敛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程广帅  张赛 《开发研究》2021,(1):122-129
城市集聚经济包括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类型.从就业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3方面构建城市专业化集聚经济和多样化集聚经济影响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不同类型的集聚经济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发现城市专业化、多样化确实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但多样化的影响大于专业化.从城市规模和区域的异质性视角来看,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样本中的回归结果与总样本完全一样.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只有专业化变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化、多样化在不同城市和不同区域人口流动影响的差异,能够部分解释我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