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3,(28):84-87
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大开发2012年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安排》.该文件明确提出,2013年国家大力支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宁夏在西部大开发中受益匪浅. 2012年9月,国务院就批准设立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宁夏,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首个也是唯一覆盖整个省级区域的试验区. 作为一项推动我国内陆地区向西开放,围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而实施的国家级重大发展战略,宁夏担负起全国第一个以整个省域为单位建设开放试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 这个使命是重大的,而宁夏的经济基础却是薄弱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开放的“目”字形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伦 《开发研究》1992,(3):11-14
<正> 在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东到西,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90年代,世界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将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战略,沿海开放与沿边、沿江、沿线开放同时进行,分别形成东部沿海开放区、东北、西北及西南沿边开放区、长江流域开放区和陇海——兰新沿线开放区。这六大开放区的分布,恰好象汉字中的“目”字,故称之为“目”字形开放格局。其中,东部沿海开放带是形成“目”字形开放格局的基础;中间两条东西向轴线分别是长江流域开放区和陇海——兰新沿线开放区,这两条开放区分别位于我国的南方和北方,连接着东、  相似文献   

3.
促进重庆保税港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巧  唐龙 《科学决策》2009,(10):78-86
保税港区由于其享有特殊优惠政策及功能,将可能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平台。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保税港区建设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保税港区是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全局的需要,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迫切需要,并指出保税港区建设将可能成为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平台;然后,文章从加快保税港区建设、积极创新保税港区建设和发展模式、促进保税港区周边区域建设、以保税港区建设为契机获取更多资源、适时拓展保税港区辐射范围以及促成引领时代潮流保税港区的形成等方面着手分析了确保保税港区建设成为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打造重要平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世泽 《广西经济》2013,(10):24-25
沿海-内陆联动发展是现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努力构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不仅赋予广西发展新的使命,而且蕴涵着广西发展新的模式。广西发展腹地由过去的西南地区扩展到包括西南5省区、中南6省区在内的广西沿海所辐射的广大内陆地区,由此将激发广西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引发的发展潜能“核裂变”,引领“腾跃广西”的沿海一内陆联动发展新模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批准的涉及陕西、甘肃两省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天经济区定位为全国家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的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其战略空间在于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即:建设以“西线一体化”为基础、为经济区位核心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由此实现西安对西部、北部内陆地区发挥引领、辐射的区域带动作用,同时,以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为区域节点,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路,以及省际高速路网,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点、基础条件好和互补性强,有利于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使之关天经济区域成为西部发达的城市群与产业聚集带。在此基础上,关注生态健康,完善生态健康基础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系统状况,是全面落实国务院《规划》,推进横跨陕西、甘肃两省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早在1988年6月,邓小平同志就讲过,现在有一个香港,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所谓香港就是指自由港或经济特区。现在,已是该在内陆地区开辟经济特区的时候了!本文拟就开辟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特区作初步研究。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1、我国国土面积巨大、地域辽阔,内陆地区人口和土地在全国都占有很大比重。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全国政治经济的全局,创办内陆经济特区可以有效地缩小内地与沿海正在迅速扩大的发展差距,对全国经济均衡发展和良性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允许在内地条件最优越的地区率先创办内陆经济特区。而比较来说,长江中游地区在我国内陆地区中属条件最优越的区域。 2、在沿江开发开放战略中,中游沿岸地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沿江开发开放战略,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开辟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特区是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 3、实施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特区下发计划,可以缩小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是一条正确解决地区差距的有效措施,可以推动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4、长江中游地区位于上海浦东以及长江三角洲以西、三峡工程坝址以及长江上游地区以东,客观上理应成为二者之间联系的纽带。但如何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很大,是我国继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之后正在加快形成并迅速崛起的经济聚集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滨海新区作为这个地区的引擎,它的开放、开发已经成为环渤海区域发展乃至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棋.  相似文献   

9.
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腹地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首先融人世界经济的,一定是沿海中心城市,他们相对内陆城市先一步开放,在开放中发展,进而辐射周边形成了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群。内陆地区,因缺少开放的引擎,与沿海城市群的差距逐渐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腹地整合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沿海城市群需要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不断开拓腹地市场、开拓资源空间;而内陆地区则需要通过沿海城市群融入世界经济,最终增强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全球经济分工的一个成员。腹地整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经济,区城中的各个地方政府要为整合提供制度、信息、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衔接服务。腹地整合过程中需要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能级,增强其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以来,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战略取向。沿海地区以外向型经济为先导,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仅对内陆地区的资源依赖程度减小,而且因其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减缓了对内陆市场的压力。内陆地区则主要依托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同时占有沿海地区经济外向发展后腾出的部分发展空间,经济发展速度相应加快,未来一个时期,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两大区域并存仍将构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但是,随着内陆地区逐步扩大开放,这两大区域的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11.
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经济开放程度、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7个前因条件如何共同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存在两种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态,即“经济开放—产业结构”驱动型、“经济开放—产业结构”主导下的“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驱动型,为内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排头兵,应紧抓并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将自身打造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本文通过分析湖北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的现状,发现其在产业结构、区域开放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高端产业集聚、完善空间开放格局、优化营商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环渤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环渤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是其主要问题之一,究其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经济开放区域要素的互动模式、机制与途径方面进行分析,为环渤海经济开放区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经济均衡发展布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重庆,是中西部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凸显,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历史角色. 重庆的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拥有西部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级的交通枢纽五大国家级定位.  相似文献   

15.
发展通道经济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瑛 《改革与战略》2004,(10):45-47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对我国的区域发展提倡"四沿"(沿海、沿边、沿江、沿线)空间发展战略,提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发展通道经济是依据点轴开发模式,以交通运输项目的投资改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流通经济、服务经济和产业经济。影响发展通道经济的因素有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与区域互补性等多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第一家位于西部内陆省份的天津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在青海西宁市正式挂牌。该直营中心的设立标志着东疆保税港区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向西北腹地拓展业务迈出了重要一步。天津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西宁店的设立,将带动提升两地外向型经济发展。天津东疆将利用区域特有功能、政策、区位和港口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辐射和服务内陆地区功  相似文献   

17.
区位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家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几种区位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平衡发展理论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因而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能采用的只能是梯度推进、增长极、点轴开发与网络开发相结合的战略,但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的内陆中心城市,如武汉、长沙、重庆、九江、成都、宜昌等,地处我国二级开发地带,是连结沿海和边疆两大开放区的中腹地域。这一地域的经济、科技发展的进步状况如何,社会化、现代化整体功能发挥怎样,都无不制约着内陆城市开放度的形成。90年代,内陆中心城市必然寻找一种内涵发展的道路。我们认为,搞好内陆中心城市的集中成片,是保持内陆中心城市进一步开放势头的当务之急。我国内陆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格局,主要受地形、气候、河流、土壤、工业布局等差异影响,也与人口稠密、战时战备影响以及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区域布局特征,区域布局的优化与升级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区域布局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优化与升级,由内陆、流域、"三角"的布局向境外、海洋、"湾区"延伸,即由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向粤港澳、沪宁杭、黄渤海三个大湾区延伸——中国的区域布局进入"湾区时代"。而不同的区域布局又与不同形式的开放联系在一起。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延伸到境外——港澳,而沪宁杭、黄渤海两大湾区则应根据其自身的区位和地缘优势推动形成新的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深度国际合作的需要,在新近签署的RCEP协定基础上推出RCEP+中日韩(1+3),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协定签署,同时,构建上(海)东(京)首(尔)"金三角"城市自由贸易区,再将整个沪宁杭、黄渤海城市群纳入整个东亚湾区开放体系,作为"东亚合作的战略承载区和先行区",将会形成亚太地区以至整个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并对世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深刻影响,有助于带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为此,我国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