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界定,以2000-2014年中部六省的相关数据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城镇化质量逐年增长,且呈趋同趋势。将城镇化动力因子分为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和内源力,多元线性回归与空间面板分析的结果表明,市场力是促进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真实动力。据此,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出了综合解决准市民、市民、农民"三类人"的发展问题是未来中部六省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城镇化发展缓慢。作为中国的腹地——中部六省的城镇化进程与消费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背景,文章采用中部六省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部六省中除山西省外,城镇化率对消费水平的贡献度都在95%以上。山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对消费水平的贡献度也稳定在85%左右。因此,城镇化水平对提高消费水平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最大引擎.与中部六省相比,湖北城镇化率最高.但湖北的城镇化也面临发展瓶颈,存在着区域不均衡、产业吸纳能力不足、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增速乏力等诸多难题问题,未来城镇化之路并不平坦,其发展过程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了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搞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是国家战略。伴随着城镇化在全国的深入推进,单一楼房化、房地产化倾向也随之显现。如何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推动城镇化实至名归,如何确保城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已成为当前亟需破解的重大问题。本文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明确指出城镇化并非单一楼房化,真正的城镇化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其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就需要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务必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着力强化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既要稳步推进房产开发、盖楼建房问题,也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城镇体系、生态环境和服务保障问题,确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5.
熊吉峰 《乡镇经济》2007,(12):14-17
文章以中部六省与浙江“千强镇”以及中部六省部分经济强镇的发展模式为例,比较分析了两种异质性社会意识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指出改善居民的社会意识是中部六省城镇化追赶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部六省先进装备制造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与升级的发展新形势,分析了中部六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及其当前培养合作的情况,提出加强中部六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要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十二五”时期,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文章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城乡统筹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差异及各自的短板,并将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做对比分析,以期针对各自差距与不同类型采取对策推进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城镇化的推进,乡镇及农村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小城镇和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撑,乡镇企业在城镇化建设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而乡镇企业主要由农村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乡镇企业和农村有着密切的关系。抓住"农"这一要素,并在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不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也不同,在各异的动力机制驱动下的城镇化道路也不相同。中低收入阶段实行的投资主导的城镇化要转为消费主导下的城镇化,关键是要把生产性投资转变为消费性投资。通过考察日本跨越"中高收入陷阱"过程中财政投融资的投向变化对城镇化的推动,提出中国在三种经济转型的叠加期,必须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战略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进城农民工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矫正城市偏向的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房屋建设,尽快缓解进城农民工基本住房保障不足问题;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投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品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资源错配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从房地产投资出发,分析其通过房地产业、非房地产业、消费、经济风险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在观测期内,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低于非房地产投资;全国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形关系,说明房地产投资的增加最终会阻碍经济增长;分区域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与全国样本的趋势一致,呈现倒"U"形关系.其中,东北地区只有辽宁省于2014年跨过拐点,房地产投资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主要起到促进作用;中部地区6省分别从2008—2011年开始陆续跨过拐点,并持续至样本期末,说明房地产投资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持续了10年左右.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发展β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采用中部六省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空间效应和β趋同效应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自国家提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以来,集聚性明显增强,空间联系也不断密切。以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衡量的省域创新发展确实存在条件趋同趋势,且科研经费投入对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大于研发人员投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县级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实践,得出县级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启示:县级政府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联动发展为支撑、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驱动、以化解"三农"难题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构建基于"环境-过程-结果"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测度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法.运用该方法对中部六省创新系统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省份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改善科技创新政策、提升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着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部六省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盛投资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认为,城镇化是目前中国政府努力推动的一个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暂且不谈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是否会带来一些额外风险,先给定政府要推动城镇化,并立足于此,寻找投资机会.那么,如果量化分析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究竟是城镇化会推动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者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自然会推进城镇化?研究表明,两方面的因果关系都存在.  相似文献   

16.
吴九兴  何丹 《科技和产业》2023,23(10):80-87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均衡发展对构建国家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利用2010—2021年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考察中部六省的经济规模、增长速度、人均GDP、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城乡收入、城乡差距等的变化趋势与特征。研究表明:(1)中部六省的经济规模都在不断增加,但数量差距在扩大;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率在整体上呈现降速趋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湖北、安徽、湖南的人均GDP的增长较快,而河南、山西、江西的人均GDP增长较慢。(2)中部六省中除湖南外,其他五省的常住人口规模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中部六省的人口密度除湖南省比较稳定外,其他都具有波动性特征。(3)中部六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别较小,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差别较大。各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上是缩小的,但山西、江西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个别年份波动较大,存在回弹的现象。最后提出积极寻求基于资源优势和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推动以区域创新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把握国家发展战略、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是"十四五"时期山东"九个强省突破"目标之一.我省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但传统产业规模大、占比高,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技术改造作为一种依靠增量投入引导存量调整的投资方式,具有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  相似文献   

18.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16,(5):17-19
发改委:2016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召开部署八大改革任务
  国家发改委4月16日消息4月14-15日,201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安排了2016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一是深化企业改革,着力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二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四是深入推进价格改革,加快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五是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六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七是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八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关键要把握好市县、城乡、县镇、山海、政企六大核心关系浙江共有县及县级市53个,占90个县级行政单元近六成,具有深入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的广阔空间与巨大潜力。如何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示范省,是浙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进“两个先行”需解答好的重大命题。立足浙江实际,浙江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关键要把握好六大核心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口转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新型城镇化更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今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正式发布,这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不仅明确了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任务、目标,也给出了城镇化路径。4月24日,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