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研究区域的城镇化综合指数、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近2/3的地级市处于拮抗阶段,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的耦合协调度在0.3到0.5之间;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和城镇化水平并不是同步发展的过程,而是滞后或超前的发展的过程,甘肃省多数地级市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超前于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磊  白昱  杨继托 《科技和产业》2023,23(3):170-176
城镇化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以甘肃省为例,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探讨2010—2019年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时空演进特征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格局分异明显;甘肃省各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分布呈“金字塔型”且不断优化,耦合系统先后经历了低水平耦合-拮抗-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甘肃省耦合协调水平与相对发展类型具有较强的空间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甘肃省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协同发展作用机理,文章构建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评二者协调发展程度,进而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入剖析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2000-2015年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13年前城镇化发展滞后旅游业发展。两者具有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且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中,旅游产业对城镇化拥有反向修正作用,旅游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研究为促进福建省旅游业与城镇化深入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运营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福生 《发展》2004,(11):49-50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土地作为城镇建设的载体和基本要素,直接影响到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空间、潜力和方向.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土地从哪里来,二是城市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都离不开土地的配置、调整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城市土地运营,依靠土地的集约利用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赵爽  刘文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2):128-136
发挥城市现代化作用,高质量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与测度;利用ArcGIS10.8对测度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基于Robust模型探究河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整体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增-降-增”式趋势,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到优质耦合协调;(2)各地市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协调特征变化较大,至2019年仅有6个城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同步型发展;(3)城市化水平要素、经济发展要素、城市文明要素、环境治理要素、人口就业要素会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产业结构要素,社会发展要素会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南充市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借鉴物理学中耦合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充市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处于低度耦合和初级协调阶段,但二者协同质量不断提升,综合评价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减小。未来南充市应当优化人口和产业城镇化,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以提高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状况对其土地利用方式及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开发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地效益是否受影响,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需要进行探讨。为此,选取36个市级以上的开发区(块)为研究样本,综合利用GIS技术与空间句法、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在对上海市开发区用地效率与交通通达性进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开发区具有较好局部范围被感知程度,分布于中心城区环线、城市快速道以及对外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开发区具有较好交通通达性的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测算进一步发现,开发区的用地效益与其交通便捷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大部分开发区二者表现出较高协调等级,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二者均呈现较高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部分市级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滞后于其区域交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都不高,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江经济带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经历了从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初级协调的转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下游地区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下游地区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中游和上游地区长江经济带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上海和贵州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超前于新型城镇化水平,其余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滞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韶关市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战略。本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要求,指出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资源集约条件下的城镇化,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分析了韶关市城镇化发展特征,指出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韶关市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基于上述研究,分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对于韶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镇化发展最为显著的表现为人口的城镇化与土地的城镇化。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两个系统的指标权重赋值,同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都匀市2009-2017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数据为基础,对协调程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都匀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由2009年的极度失调阶段上升到2017年的初级协调阶段;在整个研究时间段内,早期人口城镇化发展快于土地城镇化,后期人口城镇化发展逐渐滞后。今后都匀市在发展上要合理规划土地,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人口与土地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     
《天津经济》2013,(1):84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2006~2016年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研究期间,西安市土地城镇化指数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分别从2006年的0.064 9、0.096 9增长到2016年的0.921 0、0.977 1,整体上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②根据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来衡量,可将西安市城镇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西安市城镇化进程经历了失调阶段(中等失调等级)-磨合阶段-协调阶段(良好协调等级)。西安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在政策范围内,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将城市发展重心放在土地与人口的协调发展上,以提升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3.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涪陵区作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节约集约土地资源成绩显著,但同时存在土地资源供应紧张与闲置并存、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土地财政"约束、监管不到位等值得注意的问题。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构建城镇体系、推动节地技术创新、强化土地监管、促进各类土地复合利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快满 《开发研究》2007,(5):132-135
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城镇化步伐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长期困扰兰州经济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文章在分析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特征与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指数函数、灰色模型和联合国法对兰州经济区2010、2020年城镇化水平作了预测。最后,提出了积极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等有利于经济区在空间上、时序上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策略,为兰州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涪陵区作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节约集约土地资源成绩显著,但同时存在土地资源供应紧张与闲置并存、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土地财政”约束、监管不到位等值得注意的问题。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构建城镇体系、推动节地技术创新、强化土地监管、促进各类土地复合利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城镇与人类之间良性互动的一种新增长模式。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产与城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并不断积极探索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以推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文章尝试界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然后探讨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甘肃作为欠发达、城镇化滞后的省份,推进城镇化应重在提高发展质量,放弃粗放扩张的土地城镇化路径,走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发展之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素质和能力。从甘肃是一个农业大  相似文献   

18.
李国平  李治  张祚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32-36
将"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能较好地揭示土地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文章据此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呈梯度分布;②陕西省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显著;③PSR系统的协调度与陕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成较高正相关,充分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均衡度,同时模型可信度也比较高.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伴随而来的土地粗放利用、摊大饼式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陕西省延安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利用结构、利用效益、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5个准则层、16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2017年延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大体为北部集约、南部粗放,这与传统的"南农北油"生产格局关系密切;各县应培育各县特色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等对2010—2022年贵州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2010—2022年,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且两者间发展关系高度耦合,耦合协调度从0.308 5不断上升至0.937 8,发展态势良好。基于研究结果,从制定综合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城市规划、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以期让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耦合协调发展,从而推动贵州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