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人增效与再就业工程巫贵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粮食企业面临两大难题:人员分流与资产重组。如果不减人,粮食企业“僧多粥少”、“劳动效率低”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企业臃肿不堪,很难在市场上伸展拳脚;如果减人,人往哪里走?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应把富余职工...  相似文献   

2.
关于完善黑龙江省森工管理体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森工管理体制,是促进森工振兴发展的关键性环节。政企分开是大方向。文章提出了内部分开型过渡模式的基本构想。渐进性“内部分开型”改革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有利于国有林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有效解决森工“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原有森工采运业日趋萎缩,企业形成大量富余人员,本文以韩家园林业局为例,从调整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了解决富余人员安置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解决亏损企业的“包袱”,安置转产、转岗人员,是深化企业改革中一道回避不了的难题,如何“对症下药”,妥善解决好现实生活中转岗人员的分流工作,是农牧团场领导者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167团党委一班人,通过认真学习兵团党委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师党...  相似文献   

5.
霍继刚 《齐鲁粮食》2001,(11):16-17
阳谷县第三粮食收储公司是以7个基层粮食收储站为依托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有在职职工300余人。为解决人员多、包袱重、亏损大的问题,公司广设购销网点,抢占农村市场,既扩大了企业经营量,又方便了农民售粮,今年收购夏粮4000万公斤,安排富余职工150余人。  相似文献   

6.
临江林业局是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所属国有大型一档企业。1904年开始采伐,1946年成立通化利华林木公司临江分公司,1953年正式成立临江森工局。是长白山林区采伐历史最长,建局时间最早的森工企业。现有经营总面积171549hm2,固定资产原值5.09亿元,净值2.93亿元,职工人数21310人,离退休职工4910人,林区总人口5.4万人。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采育严重失调,使可求资源濒临枯竭,过早地步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困境,木材产量由过去最高年79万m3,逐步减少到现在的21万m3,成为全省森工企业中摊子大、人员多、包袱重、资源少的“大老…  相似文献   

7.
林业税费负担一直是林业生产经营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国家陆续取消了森林资源补偿费、林业建设保护费,2005年又取消了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林业税费负担有所减轻,这标志着我国林业税费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就目前森工企业实际情况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林业部门在实行政企分开改制后,森工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多,供养遗属多,在可伐资源逐步减少的情况下,要解决所有人员的工资、社会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生活补贴等压力很大,森工企业生存发展状况不容乐观。2.森工企业的社会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8.
妥善分流安置4万多名国有森工企业职工,一直是我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首要问题。通过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属地管理,实现了劳动力、林地资源和工程资金的合理配置;通过一次性分流安置,减轻了国有重点森工和地方森工企业富余人员安置的压力;通过易地安置,解决了部分以木材运输为主的国有森工企业无林无地的问题。为企业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企业职工由砍树人向护林人、种树人转变创造了条件,确保了我省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保护工程已正式启动。如何解决我国重点国有林区面临的“三大难题”,即资源如何管?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通过调查认为:黑龙江国有林区目前实施的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是解决这“三大难题”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森林管护要把责任和利益都落实到承包人;人员分流要解放思想,开拓就业门路;经营发展要变单目标经营为多目标经营。  相似文献   

10.
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原有森工采运业日趋萎缩,企业形成大量富余人员,本文以韩家园林业局为例,从调整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了解决富余人员安置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营山县骆市粮站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走出了一条消化富余人员的路子。一、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在经营模式上,他们坚持以粮油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凡是消费者需要的都经营,凡是企业有利的都发展。在人员分流上,打破旧格局,全站1O6名职工,不分领导或一般职工,谁能在市场竞争中敢干冲刺,就派谁到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岗位。目前全站从事多种经营的职工6O人,没有雇请一名临时工,也没有一名职工待岗无活干。二、人员分流,减轻包袱。他们消化企业富余人员的主要去向有:1.分散经营,安排6人。粮站每人发给一次性生活…  相似文献   

12.
阿木尔林业局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所属国有大型森工企业。现有从业人员12519人,其中固定工人3896人,合同工人4842人,从业青年3718人。随着林区可采资源的逐年减少。产量下调、企业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稳步调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新成长劳动力和外埠劳动力的冲击,失业人员和富余职工呈逐年增加之势,导致了部分职工生活困难和再就业难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林业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和职工自营经济,积极开辟生产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妥善安置失业人员和企业富余职工,到…  相似文献   

13.
森工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工企业创建初期为了解决职工的生活需要,承担了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办社会已成为制约森工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为此,提出分离企业办社会中的主要问题、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天山西部林业局富余职工一次性安置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引发了对森工企业富余人员未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森工企业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企业仍存在许多问题,矛盾日益突出,天保工程任重道远,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下面以陕西森工系统唯一的大型企业——宁西林业局为例,探讨森工企业在实施天保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实施天保工程后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用人员太少,富余人员过多且构成情况复杂,由于人员分流引发的矛盾和资金紧张影响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是导致企业不安定局面…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不断深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愈来愈多,如债务负担过重、开工不足、效益下降、下岗职工增多等等。这些问题和困难虽然是暂时的,但它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1997年元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国企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生活和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要求的。”如何解决好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不断增…  相似文献   

17.
防城港市粮食系统现有企业73家,在册职工1169人。目前,企业因机制不活,债务沉重,经营效益差,73家企业亏损的有61家,亏损面达81.6%。下岗待岗人员达815人,占在册人数的70%。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下岗待岗人数将增加到1000多人。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安置好企业富余人员已迫在眉睫,这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国有粮食企业在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普遍背着“富余人员多”、“债务负担重”、“离退休人员费用大”的“三大包袱”。减轻这“三大包袱”负担既是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搞活经营的前提,又是粮食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灵山县粮食系统在县粮食局统一领导和安排下,近两年来,进行了认真探索,其成效可喜,经验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森工企业创建初期为了解决职工的生活需要,承担了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办社会已成为制约森工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为此,提出分离企业办社会中的主要问题、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粮食局大力办三产,积极拓宽就业门路,消化企业富余人员661人,安置率达到ito%。其主要做法是:(1)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后勤人员“减肥”,根据职能要求,因事设人,竞争上岗,定员、定岗、定目标、定编制、定奖惩,使各个岗位都充满竞争。(2)对分流到市场中去的人员做到“离岗不离手,安置不包揽”,采取逐步断奶与有情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职工逐步走向市场。(3)在分流到市场中去的职工中评选先进个人,刺激职工靠个人勤劳致富的意识。(4)千方百计增加就业门路,1997年以来,全系统共投资600多万元,启动设备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