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簇高质量就业不是阳春白雪,它与每个现实的劳动者都密切相关。周全的劳动保障、固定的休息休假、合理的劳动报酬等等,就业质量贯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劳动过程的枝枝蔓蔓中。本文的主人公们代表了千千万万劳动者,也许在他们身上,也有你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时琦 《企业经济》2003,(1):156-157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据劳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自愿的前提下签订的用工合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减员分流、择业换岗导致的新型劳动合同纠纷日益增多。《劳动法》及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日趋复杂的劳动合同关系的调整已显得力不从心,调整的漏洞也日渐显现,特别是在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与实际履行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未规定或者规定并不明确,因而时常引发劳动合同纠纷。对此笔者作粗浅的探讨。一、存在的问题(一)《劳动法》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存有偏袒员工为择业换岗,作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08,(7):19-19
发展公共就业服务,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是政府应承担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服务。按照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09,(8):53-53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就业实行统包统配、一次分配定终身,一切由国家包起来。“进了企业的门,就是国家的人”,由此形成的固定工刺度,是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由此人们形成一种观念,误认为固定工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职工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象征。但实践证明,这种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符合企业生产的规律,大大削弱了企业的活力,僵化了劳动者就业的能动性。随着以市场经济为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为主线的劳动制度改革逐步展开,特别是围绕劳动合同制度的推行,迈出了用工制度改革的极为关键的步伐。改革作为利益的调整,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实行劳动合同制,  相似文献   

5.
赵轼 《中国就业》2008,(9):7-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就业促进法》明确要求:政府鼓励社会各方面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芳  冯淑雯 《活力》2009,(4):32-32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方面。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不少人迷失了方向,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大行其道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夏鹏飞 《活力》2006,(3):47-48
一、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 1.跨国公司的产业调整 跨国公司产业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从一般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硬件产品转向软件产品和系统产品。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用电器公司(GE)率先进行产业调整,公司经营重心转向服务业。GE目前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制造、广播、金融服务和其他生产服务等四大领域。1999年公司3/4的收入来自金融、信息和产品售后服务。在GE公司之后,一些美国企业和欧洲、日本的跨国公司也相继进行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其基本方向就是转向附加值更高的高科技领域、服务领域,或者集中于生产制造的上游环节,专注于搞产品与技术研发和核心产品的制造。  相似文献   

8.
从发展方向、服务对象、服务模式和发展步骤等方面探索了传统储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经营定位问题,指出全面进入社会化物流市场是储运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扩大就业与创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经济学家指出。做好就业与创业工作,重要的就是鼓励和推进社会化的群众自主创业发展。这不仅能够解决劳动者自身的就业与创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劳动就业岗位。然而.目前我国在劳动者就业与创业、新办各类企业等方面。还存在创业制度规定、政策扶持、企业负担、创业理念、中介服务等诸多制约因素.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全社会以及劳动者自身共同加以解决,创造全社会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据悉,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重大调整。1、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更加注意质量效果转变。2001年以前,中国近80%的农业科技人员和投入集中在提高农业产品数量,今后将转向提高效益、改善质量、优化环境、提高竞争力和基础研究能力建设等方面,并使其协调发展。2、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转变。农业科技服务重点将从生产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生产最终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转向促进农业产业化。3、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大力加强新产品的开…  相似文献   

11.
鞠雪芹 《活力》2014,(12):36-36
我国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也不能否认,我国现仍有一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在法律上正长期处于被遗忘、被忽视状态——他们是处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外的劳动者,比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如果他们与所在单位发生争议,只能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申诉等途径解决,而不能得到司法救济。显然,这种状况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公共就业服务产生于19世纪末的工业化国家。一个世纪以来,公共就业服务在减少失业、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调节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性质、职能和做法经验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给企业会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乡镇企业会计如何顺应形势的重大变化,更好地为领导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激励斗志,发挥会计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一、乡镇企业会计要立足改革大局,在实施战略调整中,确定服务方向。十五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企业首当其冲。在这一伟大变革中,企业会计应当立足于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改革大局,为企业改革的总体目标服务。要冲破旧体制,创…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跨境应税服务增值税免税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近日重发新的试行办法,明确和规范了铁路运输、邮政和电信业跨境应税服务的增值税免税管理。新办法已于10月1日起施行,去年9月13日发布的旧版办法同时废止。此次修订并重新发布《办法》,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补充和调整:一是结合营改增试点推行进度,在跨境服务类别中补充了邮政服务、收派服务和电信服务;二是吸收了税企双方对原《办法》提出的建议,在办税流程、备案资料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物流业,速度与服务孰轻孰重?也许两者不具有可比性。速度本身也是服务的一种表现,只是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而不分制造业还是物流业。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物流企业也许提供更多的增值性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更为重要,当然这要以速度的保证为前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转型升级正在成为酒店业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很多酒店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并没有带来所预想的效果,反而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虽然酒店在硬件设施上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但酒店的服务流程并未升级、人员服务模式并未转型、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未调整、培训内容未优化等,还是沿用了未转型时的模式。要突破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困境,酒店需要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如要基于顾客满意的人机协同合作服务设计理念来重构服务流程、调整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以匹配人工智能(AI)+人员的服务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担负着多重使命,包括社会稳定、人力资源发展利用,以及劳动者保护和社会阶层平衡等诸多方面。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的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来调整解决的。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介入到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8.
张思庆 《中国就业》2009,(11):63-63
为加快创业型城市建设步伐,10月23日上午,即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了“即墨市创业大讲堂”。有关部门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共200多人参加创业大讲堂。这次创业太讲堂通过集中授课,提高了劳动者创业能力,激发了劳动者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1994年7月5日,在全国亿万劳动者的热切期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终于诞生。而今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认识《劳动法》意义的时候,无疑会多一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劳动法》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但至少三个方面是不能忽视的:一是在直接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二是在促进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方面的作用;三是在繁荣劳动保障法学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20.
加强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对促进就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各部门要以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