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改革》2009,(4):1-1
他是毛泽东亲自任命的新中国首任“驻藏大臣”,被媒体称为“中共为藏政策的风向标”;他经历重重风险,倾力推进民主改革,带领西藏进入第一个“黄金时代”,他主政西藏15年,将自己军旅生涯最辉煌的篇章写进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2.
他是中共中央任命的惟一一任中央驻藏代表:他担任西藏党政最高领导15个年头,见证了西藏从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飞跃。毛泽东说,他不仅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猜想任国庆     
“优秀援藏干部”任国庆,是共产党员的典范,宣传思想战线的楷模。他21年来同西藏各族人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为发展西藏广播电视事业、传播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需要像任国庆这样的好同志、好干部。  相似文献   

4.
任新藏 《经济改革》2010,(1):34-37,1
他是59年前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最后一位谢世的代表,是西藏自治区政府的主要缔造者和首任主席,还是最早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藏族领导人之一。他用自己非凡的一生,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西藏社会从奴隶制度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经济改革》2011,(5):1-1
当选词:60年前和平解放西藏的天路上,留下了他的足迹;50年前中印前线的战场上,奔走过他的身影。两次进藏的神奇经历,使他跃身为迄今为止新中国10位西藏最高领导  相似文献   

6.
美原 《经济改革》2009,(5):40-42
从农奴的儿子到国际知名的地热专家,他以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在雪域高原上书写出一个又一个传奇;作为中国目前惟一的一位藏族院士,让西藏优势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并造福于民,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希望能有更多有志青年参与西藏的科技事业,因为“西藏是个科学研究大有作为之地”。  相似文献   

7.
《经济改革》2014,(10):1-1
他曾是名扬拉萨的“拉仁巴格西”,是为抗战奔走的“辅教宣济禅师”,更是毛泽东眼中的“爱国老人”。他为青海平叛、西藏和平解放以及新中国的中外宗教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使他成为家乡信众有口皆碑、念念不忘的大师。  相似文献   

8.
李嵱 《经济改革》2009,(11):10-13
他是个率真而充满梦想的上海老人。为了西藏墨脱的孩子们,他改变了晚年的生活志向,重新开始了一种意气风发的日子。因为他的多方奔走,一所耗资86万元的希望小学在一个落后封闭的原始村落建立起来,可他却不愿别人张扬他的故事,“我只是想在晚年做一点事情而已,有什么好写的……”  相似文献   

9.
尚儒  李嵱 《经济改革》2011,(5):20-23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特稿]从参加昌都战役到参与西藏民主改革,再到成为西藏自治区最高领导人,引领西藏踏上改革开放的征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所取得的发展和进步。27年的不解之缘,留给一个老西藏的是大半生的守望和牵挂。  相似文献   

10.
西藏民族手工业是西藏最传统和最具有特色的民族产业之一,随着西藏大力发展旅游业,西藏的手工业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西藏手工业目前还存在着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等问题,需要西藏政府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支持西藏手工业做大做强,使其真正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主持西北大区全局工作。他在致力于西北地区党的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建设的同时,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1951年,他组织力量护送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返回西藏,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西藏问题”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所谓“西藏独立”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英美帝国主义国家多年来苦心经营的“西藏独立”阴谋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13.
英名垂千古风范激后人──忆孔繁森同志二三事赵文鹤几个月来,一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我在西藏工作时,曾与繁森同志有过多次接触,有时畅谈到深夜,知道他的一些情况。特别是他无限忠诚党的事业,立场坚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品德...  相似文献   

14.
杨阿维  张建伟 《时代经贸》2013,(22):242-243
一、导言 西藏农牧区生产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线高,导致西藏农牧区贫困人口比例高于全围人口比例。2011年西藏贫困人口83.3万人,占西藏农牧区总人口的34.42%,贫困发生率全国最高,截止2012年两藏贫困人口减少到58.3万人,占西藏总人口的19.42%。  相似文献   

15.
呼东方 《经济改革》2014,(11):50-53
在西藏,他作为记者,树起了孔繁森等先进典型;在云南,他作为宣传部官员,在“躲猫猫”等事件中名声大噪。他率真行事的风格,给他带来官运,也给他惹了不少麻烦。  相似文献   

16.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刚脱胎于封建农奴社会的农村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极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藏乡镇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的过程,已成为西藏农牧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吸纳农牧区劳动力的主渠道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通过对西藏乡镇企业发展的史料进行全面梳理,客观地界定了西藏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7.
动向     
《经济改革》2011,(8):7-7
西藏首条高速公路全面竣工 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近日全面竣工,并即将正式通车,从而结束西藏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开启西藏公路建设新的起点。这条公路可将拉萨市区到贡嘎机场的乘车时间从1个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全线免费通行。  相似文献   

18.
秦沣 《经济改革》2009,(4):8-11
对西藏人民来说,3月28日是个特别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百万农奴获得了翻身解放;50年后的这一天,是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民主改革50年,彻底改变了成千上万曾经的农奴以及他们的子孙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藏农奴制的废除,也是一场不亚于美国废奴运动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9.
李娜 《时代经贸》2013,(24):55-56
便利的交通是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要想富,先修路”是市场经济下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真实写照,道路的建设程度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西藏地处祖国西南青藏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经济条件,西藏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道路的建设。本文从西藏公路发展现状和成就出发,试图分析西藏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25日,一场名为“格桑花开——西藏妇女60年”的影像纪实展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拉开帷幕。一帧帧生动形象的照片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西藏妇女生活的真实场景永恒定格,令参观者强烈感受到新旧西藏的对比,感受到今日西藏妇女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