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比较研究国外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发展社区矫正制度应建立健全青少年重刑犯社区矫正制度、选择适合犯罪青少年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强化社区矫正监督、杜绝社区矫正腐败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小波 《魅力中国》2014,(19):303-303
当今世界性的犯罪问题中,未成年人犯罪始终是人们最感焦虑的社会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化,也一直是个不客回避的严峻现实。为全社会所关注。因此,加强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研究既是学术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与监禁矫正相比,社区矫正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符合未成年犯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克服监禁刑的弊端,有利于和发达国家的刑罚模式接轨;我国社会主义的刑事政策、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以厦日趋完善的社区和健全的司法行政体系资源也为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由此得出了社区矫正是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优先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社区心理矫正是社区矫正的一个重要工作之一,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有效利用家庭治疗是很好的选择,家庭治疗有其应用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家庭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预防再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情况,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具体措施和建言。  相似文献   

5.
章晨 《魅力中国》2011,(10):367-367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目前,我国社区矫正适格的对象主要有: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被剥夺政治权利这五类罪犯。  相似文献   

6.
裴建寿 《魅力中国》2014,(27):352-352
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有效利用家庭治疗是很好的选择,家庭治疗有其应用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家庭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预防再犯罪的目的。家庭治疗,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巧,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因此,社工通过家庭治疗模式介入社区青少年服务对将对预防和解决青少年问题就显得十分关键。本文选取西安市社区矫正案例,调查了社区青少年的问题和需要及其家庭状况,并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同时对专业的家庭治疗方法在社区矫正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在社区矫正实践中形成的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浙江模式以及各种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数量之大,危害程度之强,已严重危害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未成年犯的特殊性,我国在2003年采取了社区矫正这种非监禁刑罚制度来配合限制自由刑的实施。对未成年犯权利的保护和回归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缺少立法的保障,在管理机构建设,专业人员的配备,资全来源,矫正项目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文章试图借鉴外国的一些有益经验,来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使未成年犯能早一日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张彩霞  冯慧 《魅力中国》2013,(19):307-307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也日益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则是在法律轻刑化趋势的影响下产生的.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其本身已经成为了法律体系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最早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体制中获得实践,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由理论走向实践是由2003年开始,经过长达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关于社区矫正专门立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方面,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实践,才能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有效实施.本文就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视角出发,对社区矫正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wo anti‐crime programs adopted in Chile in the late 1990s. The first (the so‐called Quadrant Plan) is aimed at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police work and the second (the Secure County Plan), at encouraging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ommunity in designing specific projects aimed at reducing the crime rate. It is found that only the Quadrant Plan has been successful in terms of reducing crime rates and has caused an impact through the effect of arrests in deterring crime. The Secure County program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had any incidence on crime rates. It is also found that crime is associated with unemployment and that there is persistence in crime rates.  相似文献   

12.
A review of the economics of crime literature provides an un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of the higher crime rates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compared to crime rates for whites in the US. This address challenges economists, particularly African American economists, to come up with new and credible ideas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crime differential that could influence policies to decrease crime in the African American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3.
黄维民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133-136
根据现行刑法规定区分公司犯罪和公司高管人员犯罪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仔细研究公司高管犯罪与公司犯罪决策的逻辑联系,可以发现公司犯罪中包含着高管个人利益动机,管理者(层)的利益趋动使寓有公司高管犯罪的公司犯罪成为可能。如何分析其内部联系,甄别两者性质,是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女性具有与男性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女性犯罪,呈现出多方面的特殊性.女性犯罪呈现出暴力手段少,触犯偶犯较多、多为共同犯罪等特点.女性犯罪的社会预防与控制,需要社会各界多管齐下,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Deterrence and incapacitation effects of auto theft are estimated with a full consideration of substitution effects across crime types and across districts in a closed area in which none of the effects will leak out. It is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cleared rate of auto theft crime in a certain district and in other districts strongly deters the auto theft in that district, indicating that the across‐district deterrence effect dominates the across‐district substitution effect. The across‐crime deterrence effect significantly exceeds the across‐crime substitution effect for close crime (general theft), but is insignificant for distant crime (violence).  相似文献   

16.
宗会霞 《特区经济》2012,(8):236-238
经济犯罪是一种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与自然人犯罪相比较而言,单位犯罪大多是一种有组织、有指挥的犯罪,在对抗侦查及逃避打击的能力方面,远远高于自然人,这就使得在经济犯罪的追诉中,对犯罪单位采取强制措施更为必要。对犯罪单位采取强制措施,在理论上符合刑事强制措施的对象特定性、强制性、保障性三大特征;在实践中应分两个主体分别设置相应的强制措施体系:其一,犯罪单位诉讼代表人,可采取拘传人身性强制措施;其二,对犯罪单位,可采取包括缴纳保证金、监视经营管理、支付禁止、关闭机构等等财产性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潘樾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6):117-120
金融诈骗是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新型犯罪,在修订后的刑法中被单列一节。深入研究这类犯罪的构成特征,对于实践中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限于当时的客观实际,刑事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适应当前打击金融诈骗犯罪的需要,应作进一步的完  相似文献   

18.
商业贿赂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也是我国近几年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本文主要对商业贿赂的危害做出分析,进一步探讨应对商业贿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and Conclusion A central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which explores the economic aspects of crime in the urban ghetto is that it is premature to conclude that an unambig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crime exists. This is not to be considered a repudiation of prior findings of a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rate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s, other economic variables, and crime. It is merely a statement of caution when viewing these findings within 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devoid of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crime and employment in urban ghett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