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锡林郭勒地区游牧蒙古族为例,解读我国蒙族游牧生产生活民俗。首先界定了游牧的真正内涵;其次,阐述分析了游牧蒙族的服饰、饮食、出行、迁徙、居住、宗教活动、民族体育等风俗习惯;第三,提出保护民俗和信仰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长期游牧生活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的脆弱,使他们同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依赖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观念及其相关行为.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蒙古族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3.
布里亚特蒙古族具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民族服饰别具特色,特别是妇女的服饰,不仅保留了蒙古族的总的特点,还明显地保持着自己部落和姓氏的特点,鲜明区别于其他蒙古族部落,从而成为世界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文全 《北方经济》2011,(22):89-90
蒙古族民族手工艺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蒙古族手工艺产品关系到草原民族的衣、食、住、行,随着蒙古族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手工艺也得到了发展,手工艺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蒙古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本文对蒙古族手工艺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初步梳理并就其保护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马是蒙古族社会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亲密朋友和战友,在蒙古族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建立过辉煌的功绩,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马文化”,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马的热爱和敬重。  相似文献   

6.
高娃 《黑河学刊》2009,(9):35-36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霸权深刻影响着我国当代蒙古族文学。理解和定位当代蒙古族文学中的状况、变化和发展,类比研究当代蒙古族文学在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现状和文学特点,探讨当代蒙古族文学的传统和文学精神的变化和与全球化的"接轨"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小荣 《魅力中国》2014,(27):92-9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她有着绵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春节成为我国多民族的重要节日。商朝建立,商王钦定以《夏历》十二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朔”起,一年一度的春节在中国的沃土上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这使得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有别于农耕文化的其他民族,有着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特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更具体的叙述兴安盟东部德伯斯镇--这个游牧民族文化浓郁的地方的春节习俗,力求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多民族国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所体现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娜日松 《北方经济》2009,(18):31-32
蒙古族是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本文主要对蒙餐业进行界定、探讨蒙餐业与蒙古族饮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蒙餐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9.
明月 《北方经济》2003,(4):32-35
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是草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包含的内容,形成的原因,具有科学的因素,对于继承优秀精神文明成果,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内容和表现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蒙古族妇女在草原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中,承担着和男子一样的生产生活重任,由此造就了蒙古族妇女优良的道德观念。这就是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敬老意识、助人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一、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的理解与界定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是该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草原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其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诸如这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法律制度等,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协调的整体。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生产生活的物质方面,还是宗教信仰的精神方面,以及生态法制当中,都体现了蒙古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民族的室内设计都因其个性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它以不同的造型,图案及色彩等,表现着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本文通过研究蒙古族传统室内的基本形态,从而对蒙古族传统室内设计风格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蒙古族传统室内设计风格与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郭旭  刘彦明 《理论观察》2010,(2):151-152
嫩江流域是多民族集居区,除了汉族之外,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都在这里繁衍生息、生活生产。这里的少数民族同其他地区的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的文化.其中的民歌以独具的特色、独有的风格成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蒙古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由蒙古族前辈们世世代代艰苦努力。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铸造和锤炼出来的民族语言文字。蒙古语言文字具有一切语言文字所有的属性特征。成为蒙古民族及民族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工具。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人类文明现象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语言文字的信息化。也给蒙古语言文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把蒙古语言文字这一人类宝贵的遗产。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一种工具,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内涵和生命力,不断发扬光大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75年元月我和尔达等呼和浩特的一群年青人,乘同一列车去北京当兵。我和尔达是一个班的战友,睡在一个通辅上,吃在一个盆里,感情十分要好。1978年4月我们一起退役回到呼和浩特。我于当年考上大学,走上了做官继而从商之路。尔达没有上大学,他成为一名工人,很快开始了他娶妻、育儿的生活。他的爱人是蒙古族,所以他有一儿一女,生活十分幸福。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正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原因,日益消亡,这引发对传统习俗保护方式的讨论。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开发,才能保持其生存力和发展持续力。本文探讨了目前蒙古族传统习俗的生存状态.并提出旅游开发的有效保护和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满衡 《开放导报》2008,(5):128-129
“望不断连绵的山川,望不尽辽阔的草原,白云在蓝天上飘飞,骏马在草原上奔驰,古老的大地啊,我可爱的家园……”悠长深情的蒙古族歌声让我深深地感动,古老雄浑的长调常把我带进那沉甸甸的忧郁,带进沉甸甸的寻找,带进沉甸甸的遐思里……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镇平县蒙古族主要由晁陂和砚台两支王姓蒙古族组成,晁陂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淮王帖木儿不花,砚台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元末丞相脱脱王之子哈剌卓.这两支蒙古族留居河南是在元末明初,为元王室遗胄,即同源;但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的始祖,因而属于异流.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族非遗文献译介可以为艺术传播、文化研究、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以译文各种应用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策略对今后蒙古族非遗文献的外译也将会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组织和结构,带来了诸多的议题和挑战,例如在种族和民族上占少数的群体,越来越要求社会对其自身的文化身份加以承认和支持.蒙古族公众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文化观,例如传统蒙医,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公众的科学文化观念,需要破除传统的二元科学知识观念,以建构主义的视角,探讨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