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看淡高考     
每到考季“聚焦高考”,多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种“惯性反应”。每,临高考,不要说当事者考生及家长神情紧张甚至有些“神经兮兮”,就是政府及各界群众也都自觉地“一切为高考让路”,至于专事“新闻聚焦”事宜的媒体就更不用说了。在这样“激动人心”的氛围下,一直关注此事态的我,不得不写点什么。关于高考、上大学的重要性大家似乎都心知肚明,不用多说;但关于高考、上大学的“不重要性”,大家似乎看得少、想得少、说的少,我这里列出看淡高考的几个理由,权且为大家提提醒。  相似文献   

2.
大民 《环球财经》2013,(9):38-39
每到大学开学的日子,媒体上都喜欢做个专题,讨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2006年时我写了篇博文《我送孩子上大学惹谁了?》,为这种现象辩护。此后每到临近开学时,我都重发一下,都会得到不错的访问量,慢慢地骂我的少了,支持的多了。有趣吧?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指责孩子太娇惯,蔑视家长“贱骨头”;二是上纲上线——中国教育出问题了,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上一篇,我们说了名利。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放下”。前不久,我听一位弟子聊天,说南方航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一种培训,每一位南航的高管,上到董事长下到各部门主管,都要去寺庙修行一段时间。其中有一项修行就是侍奉方丈。也就是,老和尚叫你给客人端茶,你就得端茶;叫你给大家盛饭,就得盛饭,不管你之前的官职有多大。当时我就觉得,南航这家公司不同寻常,对高管的培训居然找到了“放下”这个要害。  相似文献   

4.
高建群 《中国西部》2001,(4):104-105
儿子正在上高三,也就是说,今年黑色7月的高考中,他也是那需要磨难的一份子。因此,现在我们全家三口都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中,大家全力以赴,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儿子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没有上过大学,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我是“文革”期间高中毕业的,那时大学不招生,我毕业之后就当兵去了。当兵五年回来后,正赶上  相似文献   

5.
漫画与幽默     
《西部人》2003,(9)
“将来时”语法“将来时”语法课上,老师正在讲授动词的时态。他问爱琳:“你说说,‘爱’的将来时是什么?”爱琳毫不迟疑地问答:“结婚!”“只有我没笑”老师常在课堂上教育大家说,当看到别人的缺陷和不幸时,千万不要嘲笑。一天,小布朗对老师说:“今天校园里有一个孩子掉进水坑里,大家都大笑,只有我没有笑。”“你做得对。”老师表扬道,“是谁掉进了水坑里呢?”“是我。”布朗回答。看到数字我看见丈夫站在浴室磅秤上拼命缩着肚子,以为他想用这个方式减轻重量。我说:“我看这么做恐怕是没什么用!”“当然有用。”他说,“只有这样我才能看到数…  相似文献   

6.
肖亮 《上海国资》2008,(6):77-77
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节目,嘉宾是来自企业界的知名人士:新希望的刘永好、柯达的叶莺、新华都的唐骏等。这段时间,企业始终都是焦点之一。在我本人收到的许多关于企业捐款排名的邮件中,大家似乎对知名企业所捐出的款项数额表示了极大的关注。甚至对那些“榨取”消费者财富的企业,有种“款不多不足以平民愤”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李嘉诚 《民营视界》2005,(11):32-33
老实说我对很多表面的、人云亦云的专家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数,说得俗一点,有时大家方向都正确,要的却是花拳绣腿、姿势又不对。  相似文献   

8.
一娘病了。爹打来电话,我匆匆忙忙放下手中的工作,乘车在高速路上狂奔6个多小时赶到了家乡。娘生育我们姊妹七人,我是老小。家里虽然过得苦一点,但随着三个哥哥、三个姐姐一个个都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娘在乡亲们面前腰杆儿也挺得倍儿直。记得我考上大学时,娘拉着我的手说“:你们都有出息了,娘的任务也完成了。”当时,快60岁的娘说完这话时已是满眼泪水。如同几个哥哥、姐姐一样,一离开家乡我就很少再回到那片曾留下我们童年欢乐足迹的故土。有的只是春节短暂的相聚。每到这个时候,乡亲们都会围着娘,这个说“:儿女们都有出息了,您老好福气呀!…  相似文献   

9.
佚名 《宁波通讯》2011,(4):48-48
为了尽快树立形象,确立权威,推动工作,有不少的领导干部在推行政务、展开工作时,都特别重视加强管理,但在实践中,有些领导似乎更偏爱“管”,管理的重心大都落在了“管”上,建章立制,从严操作,似乎管得严、管得紧、管得精,就能管得住、管得好,不知不觉中忽略了“理”的重要性,割裂了“管理”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其实从娘胎里出来,我就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不过也不是不能说。在我们这里,人们对沉默者,常常用这么一句话来比喻:“三马棒打不出个屁来。”我相信我不是这种“三马棒打不出个屁来”的人。我其实也是能说的,因为我曾在基层当过十几年的“乡官”,非得与人打交道不可。我得接待来自方方面面的官员得去乡下宣传政策,动员群众发展生产,因而那几年我练成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记得我做过几次理论报告之后,与我一起工作的老同志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说:“你真有水平,古今中外天上地下的似乎都知道,会总结,会归纳!”他们还当着我的面对别人说:…  相似文献   

11.
刘宏芬 《魅力中国》2014,(4):260-260,395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尤其是普通高中,“说”这项技能的重要性真有点捉摸不透。在公开课时,老师们都期待着学生能积极踊跃发言,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应该“说”的时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毫不犹豫地占用了。“会做题,拿高分”才真正成为了众多老师和学生所孜孜追求的目标,会不会说那是次要的。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虽然有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但很少有英语说得漂亮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关于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涨20%-30%的事件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但在媒体上,各种声音中似乎贬多褒少.有说铁路部门利用垄断地位搞不正当竞争的,有说老百姓承受不起而铁路趁机敛财的,有说程序不合法应当召开公众听证会的.其实,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不论从经济学、从客观规律的角度看还是从我国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进程看,我认为都应当为铁路的这一举措大叫一声好.  相似文献   

13.
去年,大家都在说《无极》,说“馒头血案”。今年,大家说的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黄金乳”。这是近两年大片的情形。有一个人跟我说,现在大家有一种以抨击张艺谋为乐的情绪,不信你去看看《墨攻》,镜头都弄不清晰,还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上海某大学印刷厂卷入英语四级泄题疑云”、“湖南衡阳中考因严重泄密可能重考”、“大学英语四级考生因“枪手”不给面子将其举报”……近日有关高考及其它考试舞弊的新闻可谓“火得发烫”,尤其是高考舞弊,正在动摇国人对考试诚信的最后一丝希望。  相似文献   

15.
五一期间,几个子女正要参加高考和已经就读大学的家长,和我探讨大学学习和就业问题。谈兴正浓时,一位家长说,我们的讨论其实都没用,怪就怪自己没混个一官半职,要是自己有“出息”点,怎可能操心这个问题,一个电话就可能把孩子的就业搞定了。  相似文献   

16.
本次二十国集团(G20)伦敦金融峰会举行之际,恰逢金融危机日益加剧,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分析和预测,其中关于中国的报道明显增多。我公司的一个同事和我开玩笑说:“现在China已经是大国俱乐部的成员了,大家都想打开13亿人的市场,你的感觉很不错吧。”  相似文献   

17.
许心 《走向世界》2014,(3):104-105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开播后,一夜之间观众似乎立刻切换到“亲子时间”,大家交流时的话题也突然从谈论哪个节目的歌唱得好转变为哪个明星家的娃更萌、哪个星爸带娃“更专业”。收视率不断刷新的背后,是人们对亲情的呼唤、对父爱的追问。而节目里每一段或感动或引人发笑的情节的背后,都离不开配乐的衬托,节目中的很多背景音乐、插曲也成了众多乐迷搜罗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我已无法查出“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出处。网页上满眼充斥着这句话的各种宣传与讨论。北京、上海、深圳……似乎全国都在以此彰显自己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文化,至少以此为理想。聚焦张江十年,张江精神备选答案中  相似文献   

19.
如果嫁给他     
下班回到家,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正欲出门。我问她上哪去?妻子吞吞吐吐地告诉我,她的大学同学伟出差到了本地,想约她喝茶叙旧。妻子轻轻地说:“如果你不放心,我就说有事走不开,不去了。”  相似文献   

20.
滕飞 《西部论丛》2005,(12):77-77
还记得初识《西部论丛》是在一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那天我们三五好友约在一起,大家玩得甚欢,其中一位朋友兴奇地说“今天我在单位发现了一本名为《西部论丛》的杂志。主要内容是讲“西部”问题和金融改革的.和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十分贴近。我觉得闲暇时看看挺有意义的,你们如果有兴趣,我改天带给大家看。”就这样,我和《西部论丛》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