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他是个新加坡侨民,拥有上亿的资产。提到他的大名,家乡人无不引以为豪,因为家乡是个穷乡村,至今仍有村民食不果腹。  相似文献   

2.
邓丽萍  余余 《新智慧》2007,(5):50-50
台湾某广告公司销售总监庄东裕深诸中产阶级与上流社会唯一公平的地方是“时间”,于是决定利用“时间优势”,加倍努力理财。他4年前就开始打点自己的退休规划,要把人生的发球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后充满希望 然而多次的求职碰壁让他几近绝望 在无奈和自责中又返回了家乡 一个古老而又时尚的“锦贴工艺品”是他命运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4.
农大高材生,“屈就”下乡扶贫发现生财新点子刘军是湖南株洲人,2001年7月,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凭着自己的农业理论知识,他很快在志陵县农业局谋到一份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有彬  李风 《新智慧》2007,(1):28-29
10年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仔。因一次偶然的发现,他立志要把家乡的野生菌变为人人称赞的美味佳肴,从此便走上了艰辛的创业路。10年后,他终于成功了,拥有近百家分店。但他并不满足现状,因为他要把分店开到国外,做中国的“麦当劳”![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灵感思维帮你随时随地赚钱 在珠海打工的南阳人李某,深知打工一族的思乡情结。他回乡过年之前,特地找到不回老家过春节的同乡打工仔、打工妹,把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用摄像机拍下来,同时还录下他们对家乡父老的祝福。李某将这些照片和录音带带回家乡送给他们的亲人,每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李某除去路费外,还赚了400多元。 如果说李某是“牛刀小试”那么南京市“城里城外”照相馆的胶卷“化整为零”的做法可谓“更具规模”。由于市场上出售的胶卷皆是36张一卷,摄影者一次难以用完。该馆推出整卷胶片分装的业务,使  相似文献   

7.
刘湘杰 《企业家天地》2013,(11):F0002-F0002,F0003,F0004
在这个亟待全民补硒的年代,他足以让一些人重新活过。——采访手记 湖南西南部。 一个中国思想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家乡。  相似文献   

8.
觉悟     
半个月后,高晋把厂子的一切都卖给了那家外地的糖厂,自己卷起铺盖离开了家乡.在他听到"新工艺"这三个字的那一瞬间,他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许我该去找个大学回个炉了."这是他离开家乡前和朋友说的最后一句话.  相似文献   

9.
子恒 《大众商务》2005,(12):64-65
2003年9月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后,我到西乡镇一家外资企业做仓管, 一个月600元工资。12月份的一天,一个在经贸市场作保安的老乡无意间告诉我市场里有不少土特产经营户,一年下来能赚几十万。他还说:“可惜没有我们老家的腊肉,你看那些水货腊肉也那么抢手,要是有谁卖地道的,生意不好那才怪!”听了他的话,我就开始动心思了, 到市场里租一个腊肉档肯定是赚钱的好门路,我们家乡在深圳打工的成千上万,市场里虽然有美其名曰“腊肉”的腊肉,但那都不是地道的,家乡的腊肉又叫“烟熏肉”,风味独特,独家经营,肯定稳操胜券。但是,我现在立刻辞工出来经营“烟熏肉”肯定是不现实的,每个月的租金就要2000多块,还要  相似文献   

10.
赵光  许雅 《大众商务》2005,(5S):20-21
2001年从师院音乐系毕业后,我放弃了回宁夏家乡一座闭塞小城当教师的机会,独自闯荡北京。2003年6月的一天,我给一位同乡女孩打电话,想询问她所在的那家公司招不招员工。拨通她的手机后,却听到一个稚声稚气、极为逗人的童音:“喂,我是手机小豆豆,我的主人最近经常加班呀,非常需要你的关心。你可以在电话接通后安慰安慰他,或者听他骂骂老板,让他出出气……准备好了吗?我要接通啦!”  相似文献   

11.
陈庆松是浙江地区家喻户晓的“老台门汤包”的创始人。他先后带出家乡100多名父老乡亲,到各个城市开汤包店,以此致富,现在更是在全国开办加盟店。  相似文献   

12.
与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与留城之间遭遇的双重边缘化生存现状相伴生的,是当今中国乡村建设的主体缺失而导致的发展动力困境.在看到城市化大势不可逆转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否认存在着回流乡村、重建乡村的可能.通过对武汉市100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结果分析,得出优化生活方式对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回乡至关重要,而建构一种持续、良性、健康的农村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唯此才能形成“外出挣钱、回乡创业、建设家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张其洲 《大众商务》2003,(12):41-41
肖刚从外地打工回乡后,就在家里办了一家小型包谷酒厂,由于他的技术不精,导致出酒率不高,酒质也差,加之包谷酒价格偏低,投入两万元的他很快以惨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这次回乡的暑假社会调查,得到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我衷心地感谢。我是喝家乡水长大的,是故乡的人民哺育了我。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是我应尽的义务,并为此而感到高兴。在对柯坦农机修配厂作了一些调查后,现在就该厂的经营管理方面谈几点看法,供你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众商务》2010,(5):22-22
每天一大早,开化县城关镇上溪村村民陈立就去地里采摘了1.5平方米的豆芽菜,拿到菜市场脱手后净赚45元。这样的收入,他几乎天天都有。陈立刚因在9平方米的菜地上种植“星期豆芽菜”。不仅年获纯利万余元,还成了当地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位湖南省优秀私营企业家,他曾开创了中国蓄电池史上的新纪元,并领着企业跻身全国电源行业百强,跨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作为一名已有35年党龄的最基层党组织的“农民村官”,他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新路子,使全村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亿多元,使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示范村”……  相似文献   

17.
江小枫大学毕业后到广东谋发展,经过一番周折,他在一家大型饮料厂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在走南闯北的推销过程中,江小枫发现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元素、甜味素等的绿色果蔬饮料非常走俏。他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相似文献   

18.
赵光  许雅 《大众商务》2005,(5):20-21
2001年从师院音乐系毕业后,我放弃了回宁夏家乡一座闭塞小城当教师的机会,独自闯荡北京。2003年6月的一天,我给一位同乡女孩打电话,想询问她所在的那家公司招不招员工。拨通她的手机后,却听到—个稚声稚气、极为逗人的童音:“喂,我是手机小豆豆,我的主人最近经常加班呀,非常需要你的关心。你可以在电话接通后安慰安慰他,或者听他骂骂老板,让他出出气……准备好了吗?我要接通啦!”我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打错了电话。惊愕片刻才传来女友爽朗的笑声,她笑我“老土”,说这叫彩铃,是目前手机声讯中最时髦的玩意儿!  相似文献   

19.
冬冬  罗晴 《新智慧》2006,(10):48-49
人有“三急”,首数上厕所。许多异乡人春节回家时,往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常常遭遇“内急”的尴尬:车厢过道上、椅子上、行李架上都是人,甚至连厕所里也挤满了人,塞满了货,若想“方便”一下谈何容易!在广州,有位西北打工妹回乡时就遭遇了这种尴尬事,并从这个令许多人“难堪”的场景中发现一个商机:推销成人尿不湿!  相似文献   

20.
“芋头哥”,真名周华斌,一个放弃华为五位数工资,决心转型回家种田,做新媒体电商的码农. 他的经历也颇为曲折,从五金店学徒到迪吧马仔,从工地农民工到富土康流水线工人,从华为五位数工资再到做电商的农民.作为一个90前的码农,他放弃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回乡种田,仅通过微博一种途径,三个月卖出了20万斤芋头,还获得了第一笔投资! 从“码农”到农民 芋头哥从互联网行业跳去做农民,别人说他是个有着码农典型性格的文艺青年,但实际上,他是个很自我的屌丝.最早的时候,他在五金店做过学徒,流浪过,在迪Ⅱ巴做过马仔,后来去工地搬过砖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