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全国商情》2007,(11):30-34
今天,“直销系统”对于团队建设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更大意义上,它更是一道“必经之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直销商存在形式的理念和动作方式,带给广大“直销平民”的,除了精神上的满足和自信,更重要的是事业上实实在在的效益、效率与超越。中国直销行业在呼唤着企业成功品牌不断涌现的同时,也呼唤着属于直销人自己的“平民品牌”的出现和成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全国商情》2007,(11):40-43
随着直销系统建设对于团队提升的意义逐渐得到业界的认识和承认,对于那些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直销团队的领导人来说,通过团队的“系统化”改造来构建一个能够容纳更多人参与的创业“王国”,正在占据着他们越来越多的心智和精力,也成为其更进一步实现个人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可行手段。而对于刚刚进入行业的直销新人,能够加盟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前景的系统,更是其今后长远发展的基础和可靠保障。那么,怎样才能构建一个成功的直销系统?系统建设的过程究竟如何?系统的价值又该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有效地实现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全国商情》2007,(12):19-20
随着获牌企业的不断增多,中国直销企业的阵营也在不断地产生着分化,2007年,这种分化的趋势在已获牌企业、准直销企业和“灰色”中同时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4.
《全国商情》2007,(11):44-47
在直销系统的创建和运作中,系统领导人发挥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直销系统的“领导人”,在—教的市场实践中,往往由那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事业基础、依据自己的成功经验创建了直销系统的“创始人”来亲自担任。他们创建和领导系统的根本目的,无非是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普通直销员依托这种成型的组织所提供的方法和经验更快速地获得成功。这就决定了系统领导人必须“先天下之‘优’而‘优'”,在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人的基础上,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系统领导者。优秀的直销系统由一群优秀的直销人组成,而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位更为优秀的“先驱”和“领袖”。[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全国商情》2007,(12):99-101
谈到推动2007年中国直销文化成长的力量,有一点是不得不被提及的,那就是在中国本土的直销员队伍中各种系统文化的出现和逐渐普及。与直销企业不同,这是一种真正“平民化”的文化,它诞生并成长于最普通的直销员群体,并且在这个群体中发挥作用,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与企业文化相比,它将所谓的“人性”反映得更为直接和直白,并且其建设的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6.
甄刚 《全国商情》2009,(9):70-70
虽然“制度”二字在目前的中国直销界是个禁忌词,但是对于“制度”的研究和创新却是直销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本文所提到的、如今被众多公司采用的“多向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最大腿”不算业绩,其余“腿”都算业绩,这种制度在目前的直销学术上还没有统一名称,笔者在这里把它称为“多向制”。  相似文献   

7.
范伟云 《全国商情》2009,(12):64-65
我不知道国外有没有“直销难民”这种现象。在大陆,不讨论那些以加盟费为主要利润来源的被我们国家定性为“传销”的项目,即使在那些正规的拿牌直销企业里,“直销难民”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最近在天涯网站上,一些资深的但是已经退出某直销公司的人士和另一些同样资深,但依然奋斗在一线的该公司直销人的争论已经达到了高潮,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直销运作过程中的负面现象,比如“一将功成万骨枯”。  相似文献   

8.
《全国商情》2007,(12):94-98
公益文化的建设在中国直销行业中由来已久,它被企业当作是表明自身立场,获得市场认可、改善公众印象、校正行业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广泛应用。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公益事业的开展在中国直销行业内也不免遭遇“同质化”的尴尬,千篇一律的“慈善捐助”往往使企业无法突围而出,从中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曹海 《全国商情》2007,(2):72-73
曾经,教育培训师是一个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明星职业,老板视其为推动市场的“发动机”,职业经理人视其为管理市场的“手臂”,网络领导视其为调整团队心态、调动市场潜力的“核武器”,直销人视其为传经送宝的“圣人”,直销难民视其为摆脱困境、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诚然,教育培训师既是直销企业系统文化的缔造者,又是直销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也是直销企业市场的推广者,还是直销企业公司与市场、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关系的维护者,是直销企业不可或缺的、当前中国直销业紧俏的人才。但在当前,形形色色的培训师恐怕并不如以往那般风光灿烂,为了名利,为了竞争,或是为了生存,他们演绎出了一幕幕直销行业中的“怪现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贺菲 《全国商情》2007,(12):88-90
观察2007年整个中国直销行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其中所谓的“重头戏”仍然是由那些在业界资历丰富、成绩优异、口碑良好的“标杆”企业所“领衔主演”的。无论是安利的“特奥会赞助”还是完美的“母亲水窖”,这些企业主持发起的各项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越直销行业,延伸到了整个社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全国商情》2010,(2):10-10
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琳凯中国”)迎来新年开门红,在“第二届中国直销奥斯卡”评选活动中,荣获“09年中国直销典范企业”大奖,其经典产品“玫琳凯幻时护肤系列”同时荣获“09护肤品/系列票选冠军”。作为老牌外资直销企业,玫琳凯中国经过十几年稳健运营和规范发展,逐渐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直销行业典范企业”,尤其近年来获奖无数。  相似文献   

12.
《全国商情》2007,(12):72-73
在当前中国直销行业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派浮躁情绪中,无论是在如新(中国)长达9年的“工龄”,还是离开如新后久久未见动向的沉寂,邱锦云都称得上是个“特立独行”者。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近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对其去向的种种揣测和传言一直纷纷扰扰、不绝于耳。然而,记者从对邱锦云本人的采访中感觉到,对于这位中国直销行业的“钻石级”CEO而言,  相似文献   

13.
《全国商情》2009,(8):73-74
马来西亚素来被称为“直销王国”,经过将近30年发展,马来西亚直销行业相比于中国更加成熟和完善,不少知名直销企业陆续在这片市场开拓业务。对于一些希望开拓这块市场的新直销公司来说,如何掌握“攻略”呢?  相似文献   

14.
陈奇锐 《大众商务》2004,(10):22-23
受臭名昭著的非法传销影响,“直销”这一营销方式长期以来被人鄙夷甚至被禁止。但似乎一夜之间,直销成了2004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主题:直销将要登堂入室,写进国家法律文本了!只是,喧嚣中有太多的迷茫:直销的未来会怎样?直销与中国企业有什么关系?传统企业可以做直销吗?  相似文献   

15.
徐敏 《全国商情》2007,(9):44-48
作为一家颇具实力的大型传统企业和日化行业内领军的知名品牌,隆力奇自宣布涉足直销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受到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随着企业在直销领域内的一步步发展,行业内对于隆力奇的模式与路线的讨论与评价一直不绝于耳,或褒或贬,莫衷一是。然而,当我们仔细搜集并分析各界人士的“点评”时,却发现其中不乏主观的判断和臆测的成分。也正是由于这些缺乏客观性的言论的存在,致使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对隆力奇直销的认识和理解有如“雾里看花”,半明半暗。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也考虑到“隆力奇现象”对于中国直销行业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特别邀请到直销行业内的几位研究专家和资深顾问,对隆力奇的直销运营状况进行了深度剖析。他们或长时间近距离观察着隆力奇在直销领域的发展,或亲身参与、协助过隆力奇直销系统的构架和建设,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些人士。相信他们的分析,将能够帮助读者揭开笼罩在隆力奇身上的“神秘面纱”,也将能够帮助更多有意导入直销模式的大型传统企业顺利开启这扇大门,共同构建中国直销行业良好的发展格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直销已走过10多年的历程,但直销教育一直滞后,大多数直销公司的教育都是采取松散型的短期培训。由于师资力量不专业,加上某些人心态不良,很多培训仅仅从组织者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片面强调眼前业绩的盲目扩张,大量地给学员灌输所谓的销售“技巧”,以至于直销教育逐步演变为荒唐的“洗脑教育”。而直销市场要规范,直销事业要做强,直销要不被传销所利用,直销职业规范教育是基础,并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基础一旦离开了高等教育就会成为无水之源,天狮集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时制宜地创办了天狮学院,为中国直销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隆力奇:变     
《全国商情》2010,(2):15-15
中国直销20年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变”字;隆力奇二十多年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一个“变”字。这种“变”体现在这个大型民族企业涉足直销的闯劲上,也体现在近几年在直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上。2009年的隆力奇直销可谓收获颇丰,不仅吸引了众多系统和团队的加盟,而且在其直销帅印执掌者尹联的带领下,创造了近1.5亿元的销售额,成为2009年成长最快的直销企业之一。但隆力奇的“变”并没有止步,2010年乃至新十年,隆力奇还在选择“变”。  相似文献   

18.
刘胜 《企业家天地》2005,(10):44-45
直销立法并非迫于承诺 自我国加入WTO开始,所有与直销行业能够沾上边的组织和个人,几乎都是掰着手指头倒记时过日子,这种对中国第一部直销法规的翘首期盼程度,可以说是在任何国家都是很罕见的,因为中国将成为直销行业的最后一座金矿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相似文献   

19.
《全国商情》2007,(12):86-87
如果将2006年形容为中国直销文化的“转轨年”,那么用来形容2007年的中国直销文化的,只有“入轨”这个字眼。在行业格局渐趋明朗、申牌竞争渐趋平和的大背景下,这一年的中国直销行业、从整体上表现出了一种高调发展、低调变革的气质,这也造就了2007年中国直销文化建设在已然成形、正规的基础上.继续谋求深刻认同与广泛影响的主旋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记得一位业界资深人士在直销立法后曾经有过这样的推断:“未来几年,中国的直销市场将会形成内外资并举、多寡头垄断及中小型准直销企业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政府、直销企业与经销商、消费者这四者形成的力量汇合后,将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力量将引导直销市场向更加理性、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