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的均衡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度有利于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和依据。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按空间地理区位将其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3大市2005~2014年GDP、常住人口进行区域差异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2005年~2014年,江苏区域总体经济差异呈现稳定下降趋势;(2)江苏区域内部差异主导区域总体差异,其中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内部差异贡献较大;(3)各区域内部差异变化态势趋向一致,皆不断缩小,苏南地区区域内部差异缩小的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用收敛法、Theil指数法、旅游资源地理集中指数法等考察了2000-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与收敛,结果显示:31个省(区、市)的旅游经济存在收敛,其差异趋于缩小;东、中、西3大地区旅游经济均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星级酒店水平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面不存在旅游发达省(区、市)与落后省(区、市)的差别,均具有增长效应。而人均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面存在旅游发达省(区、市)与落后省(区、市)的差别,具有收敛效应,其条件收敛速度为5.96%,收敛时间为11.6年。验证了中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手段的有效性。基于分析,提出落后地区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区域研究单元,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系数、峰度系数、地理集中指数、首位度和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总体差异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广西各城市入境旅游发展极不平衡,市际之间总体差异逐年扩大,入境旅游集中度高,梯度差异显著;虽然桂林市入境旅游发展速度相对放慢,其它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还将持续存在。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禀赋、区位及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及接待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缩小入境旅游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姜文仙 《江苏商论》2014,(12):71-76
采用人均GDP指标在多个空间层次上综合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对江门2002-2013年间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度。基本结论是:江门四市三区之间、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均经历了逐步增大继而略有缩小的发展过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江门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与佛山对比,江门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突出,并且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构成江门总体差异的主要力量。影响江门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区位、要素投入、外向化程度、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政策等。促进江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需要着力关注江门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的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指标,对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区域差异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河南省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各区域经济增长极;要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促进产业转移与整合,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闫玮 《市场论坛》2011,(10):77-79
文章以旅游流分布情况为基础,通过统计河南省国内旅游者的客源地分布,计算河南省旅游的地理集中指数G值居中,证明国内旅游客源在区域上没有明显的集中性,具体河南省内各旅游景点的旅游者分布也呈现出不集中性;证明河南省国内旅游流客源地的分布基本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同时,发现进入河南省的旅游流大致还是以郑州、洛阳、开封三地为汇总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虽然河南省经济整体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改观,但由于众多历史及地理位置条件的影响,河南省局部区域依然存在部分发达地区,并且这种贫富的两极化差距依然存在一定的增长趋势。面对县域经济差异的日益严重化,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引导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全省水平的经济大发展。以河南省信阳市为案例,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信阳市部分区域经济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信阳地区部分县区经济难题的对策,对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的研究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聂玉梅  张怀志 《商》2014,(4):191-191
区域差异反映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及对经济利益竞争与平衡的要求,对一个地区健康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测算滇中城市群的标准差、变差系数、差异指数、均衡度和经济区位商等指标,研究其滇中地区内部的差异程度,并对滇中城市群11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时序分析。研究表明:滇中地区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缩小,GDP均衡度总体在上升,人口均衡度在下降,两者差异指数在缩小;滇中城市群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城市化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将河南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但由于各种原因,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产业重构、县域经济、高等教育、文化事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多个方面总结或提出了河南省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对FDI区位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国家层面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然而,从区域层面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区域分布差异显著,进一步拉大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缩小区域差距必须通过制定并实施区域倾斜政策。因此,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变动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的战略阶段为主线研究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探讨各区域经济政策阶段全国范围FDI重心轨迹的变动,并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经济政策对FDI区位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对外开发区域经济政策的演进,全国FDI重心呈由南至北,由西向东的变动趋势;全国四大板块间的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距逐渐缩小;全国FDI重心与全国地理中心的距离也减小了,充分体现了对外开放区域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旅游市场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是科学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基础,基于2008—2017年安徽省入境旅游统计数据,选用年际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以及亲景度指数分别对安徽省10年间入境旅游时间及空间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来看,安徽省10年间入境旅游发展平稳上升;从空间来看,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对稳定。根据结论,为促进安徽省今后入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河南省18个市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河南省2000-2005年入境旅游收入空间差异的分析,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扩大,相对差异呈波动趋势.随后又分析了2005年河南省18个市的入境旅游收入空间差异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的入境旅游经济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呈现出"极核式"分布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将河南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但由于各种原因,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产业重构、县域经济、高等教育、文化事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多个方面总结或提出了河南省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0年~2014年青海省县域人均GDP为依据,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指标研究青海省的县域经济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变异系数反映的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呈下降趋势,而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则表明县域经济差异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2)泰尔指数的分解表明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了对新疆14个地州市从2001—2010年的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变化做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分析了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差异演变规律及演变规律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背景提出促进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0—2022年江苏省40个县域面板数据,通过标准差、变异系数、错位分析法、NICH指数、ESDA探索性时空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2000年以来,全省县域之间总体差异不断增加,但相对差异不断缩小;(2)空间集聚现象明显,并有不断强化趋势;(3)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异质性特征明显,全省苏南地区集聚发展明显,呈现苏南向苏中转移发展态势。本文最后为优化江苏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提出:跨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聚焦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分类探索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等缩小全省县域经济区域发展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时1999~2006年制造业细分行业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利用转移份额分析框架(shift-share analysis)将地区制造业技术效率差异分解为产业组合结构效应、行业技术效率差异的水平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后,发现行业技术效率差异的水平效应是地区技术效率差异的主导因素最后,从行业区域集中的角度,用TOBIT模型回归了区域集中因素对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集中的竞争效应、FDI的外溢效应和行业地理集中的城市化经济对行业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为例,通过考察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涉外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比较分析表明2005年后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整体缩小态势,但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靠基础设施和实物资本等有形资本投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持续。因此,中原经济区应统筹协调、借力发展,提升"虹吸"辐射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区域产业整合与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对外水平,构建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无疑会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经济发展的失衡与社会矛盾随之而来,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相悖。利用泰尔指数测算后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四大区域相比,更多体现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同时,从内生、外生、内外因素对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差异化竞争和金融机构分化;而区域开放程度加大反倒缩小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吉林省9 个地级市为区域研究单元,分析1998-2008年吉林省各城市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及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分析旅游经济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