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乃至世界,作为"本田主义"奠基人的本田宗一郎被称为神奇的企业家.1973年,本田与当时担任公司副总裁的藤泽武夫一起退休.  相似文献   

2.
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一。而本田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应归功于他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正是在这个天才发明家的带领下,本田才不断地前进,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才有了今日的光荣。而本田宗一郎则成为了整个日本的传奇人物,被称为“日本的福特”。  相似文献   

3.
稻盛和夫与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并称日本"经营四圣".他27岁创办京都陶瓷,52岁创办KDDI(目前为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并将两家公司都发展成为全球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4.
1946年,40岁的本田宗一郎开办了研制摩托车所需的内燃引擎及工具机的本田技研所。到六十年代,本田公司的摩托车每月售出10万辆以上,同时进军汽车业。1967年,本田汽车销售量达11.4万辆,1968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23万辆,1969年达到最高水平26万辆,这在战后日本汽车发展史上是罕见的,所以被称为“本田旋风”。1981年,第一辆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本田车问世,到1987年,本田在美国的销售量达到73.8万辆,超过了老大哥丰田和日产。“本田旋风”的秘密何在呢?人为兴企之本本田公司的创业者本田宗…  相似文献   

5.
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本田宗一郎以对人粗暴而闻名。他一看见员工做得不对,拳头立刻就会飞过去。虽没有做错、只是照葫芦画瓢,没有一点创新的人和做错事闯大祸的人一样,同样会遭一顿好打。有的人挨打后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认为他大概是发疯了,但事后本田宗一郎还是会告诉员工挨打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日本有很多“经营之神”。从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到索尼的盛田昭夫;从本田汽车的本田宗一郎,到京瓷的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所谓的四大“经营之神”中唯一还健在的。稻盛现在仍然每次都参加京瓷的董事会,在日本企业界,也很少有人知道京瓷现任CEO名字和业绩。稻盛亲口教了几十年、亲手带了几十年的学生们,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呢?  相似文献   

7.
稻盛和夫,与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并称为"日本经营四圣"。他一生缔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和KDDI)。2012年10月受日本政府委托,出面拯救管理混乱并申请破产的日本国企——日航。半年扭亏为盈,一年之后的次年三月财务决算年度,盈利1884亿日元,连同准点率、服  相似文献   

8.
王剑 《经营者》2010,(19):159-159
在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推荐下,这位在日本继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创始人井深大之后,人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IVA)的外籍会员千本悻生,在这本书中真诚地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并给出了一种大开大合的创业理念:追逐风险、精心规划、智勇双全。  相似文献   

9.
只有不安于旧体制,不断挑战,这才是通往商业成功的王道在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推荐下,这位在日本继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创始人井深大之后,入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IVA)的外籍会员千本倖生,在这本书中真诚地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并给出了一种大开大合的创业理念:追逐风险、精心规划、智勇双全。  相似文献   

10.
金灵 《中外管理》2008,(6):115-115
领导如果不能激励自己就无法激励别人。身为工程师的本田宗一郎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本田公司。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始终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1.
吴仕逵 《英才》2007,(5):114-115
贪功是企业家的毛病,因为他们要自我实现。在本田公司,本田宗一郎是社长,藤泽是总经理,一个管技术,一个管经营。一次,藤泽建议本田研发四冲程发动机,这正中本田下怀,但本田不听藤泽的劝,不过私下里却不遗余力地加紧研究四冲程。直到需要资金建厂的时候,他才向藤泽透露。好点子、好创意、好决策都是功劳,而且是其他功劳的源头,这个功劳可不能让藤泽占了去。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13,(11):4-4
奥地利的老波尔舍和日本的本田宗一朗都是铁匠的儿子,都曾在欧洲和亚洲率领着自己的梦之队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了“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四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之圣”,他们分别是创建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其中的前三位都已经过世,稻盛和夫是唯一在世的一位。年届70的稻盛先生,应邀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企业经营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经营七条”》的精彩演讲。稻盛先生在南京接受记  相似文献   

14.
爆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本田与雅马哈公司之间的摩托车市场之争,被称为摩托车行业的第一恶战,又被称为“近代日本工业领域最残酷的一次竞争”。尽管这场历时两年的恶斗以本田大获全胜而结束,但在这一“经典之战”中,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人为本”是中外管理思想共同的价值取向 综观中西方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在管理哲学上,已经从最早的工具人、经纪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正式步入以人为本的社会人管理阶段。在管理理念上,从梅奥对管理中人性面的发现,到麦戈雷氏Y理假设的提出,再到威廉大卫充满人本色彩的Z模型设计,清晰的勾勒出了管理逐步迈入人本化的演变过程。在实践方面,从日本本田宗一郎的人和至上管理,到松下幸之助的所谓慈父型关怀管理,再到玫琳凯艾施的乐施管理哲理试验,都充分反映出现代管理中的人本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4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火圣”,他们分别是创建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其中的前3位都已经过世,稻盛和夫是惟一在世的一位。年届70的稻盛先生,应邀参加了日前在南京举办的企业中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经营七条”》的精彩演讲。稻盛先生还在南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入世后中国市场的拓展及企业在快速扩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加入WTO,对所有的跨国企业来说都是特大的“利好”。伴随…  相似文献   

17.
30年前的某一天,本田汽车创始人,被称作汽车狂人的本田宗一郎闻进公司设计室:“你们马上着手研究,我要造飞机!”所有的研究人员都傻在那里,但老板的命令就是命令,必须执行。设计师们开始四处寻找资料——从“什么是飞机”开始。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4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之圣",他们是分别创建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其中的前3位都已经过世,稻盛和夫是惟一在世的一位.年届70的稻盛先生,应邀参加了日前在南京举办的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经营七条">的精彩演讲.稻盛先生并在南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入世后中国市场的拓展及企业在快速扩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迎红 《经营者》2003,(5):30-31
<正> 爆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本田与雅马哈公司之间的摩托车市场之争,被称为摩托车行业的第一恶战,又被称为“近代日本工业领域最残酷的一次竞争”。尽管这场历时两年的恶斗以本田大获全胜而结束.但在这一“经典之战”中,双方均展示了高超的战略技巧。背景分析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时的日本摩托车市场以每年40%的势头增长,行业的首席宝座数易其主。最初是东发公司,其占有率为22%,本田居次席,为20%。但在此后,面对迅速增长的市场.东发公司一直对扩大生产下不了决心,固守旧志。而本田则力求与每年42%的  相似文献   

20.
谈人才     
<正>读书长知识,育人才。干大事业,做大贡献,成为栋梁之才。校园中育人才,实践中出人才。人才中有学历高的,但也不乏学历低的。譬如:世界10大跨国汽车制造集团:通用、福特、丰田、本田、大众、戴姆斯-克莱斯勒、标志-雪铁龙、宝马、雷诺-日产、现代,它们的创始人,创业伊始,身微言轻,受人冷落。他们并不是什么专家博士,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他们的主要资本就是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所以才有后来的丰功伟绩。如本田汽车集团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19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