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医保一体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体制改革上的缺陷,城市圈建设过程中的医保改革问题等。武汉市医保范围明确限定为"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这就使得本市流动人口将无法因此而受益。医保几乎全部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居民一旦离开当地,就很难落实医疗保障体制。武汉市各边缘城区发展迅猛,就业人员的医保却与中心城区就业人员的医保存在差异,只能在少数几家地处边缘城区的医院使用,使大部分在中心城区居住的职工感到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2.
2016年8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新设立湖北自贸试验区,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要求,满足湖北省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和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需要。目前,湖北自贸区已发展近2年,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湖北市民对自贸区建设的关注热点和方向,关注民生需要,有利于引导自贸区建设方向,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3.
黄红 《广西经济》2011,(6):13-15
据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湖北省综合竞争力从2006年位居全国17位,到2008、2009年进到第11位,位居中部省区第1。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体制改革上的缺陷,城市圈建设过程中的医保改革问题等.武汉市医保范围明确限定为"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这就使得本市流动人口将无法因此而受益.医保几乎全部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居民一旦离开当地,就很难落实医疗保障体制.武汉市各边缘城区发展迅猛,就业人员的医保却与中心城区就业人员的医保存在差异,只能在少数几家地处边缘城区的医院使用,使大部分在中心城区居住的职工感到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旅游交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及武汉旅游业的发展,武汉城市圈范围内的旅游需求必将进一步增长,摸清城市圈旅游资源状况、分析区域旅游发展形势、评估城市圈旅游交通现状、研究区域旅游交通发展战略,是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姜霞 《开放导报》2012,(6):45-48
当前,城市圈内部不同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的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圈产业联动的模式。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具备了一定基础,且存在资金联结型、优势互补型、产业转移型、产业链延伸型和总部经济型产业联动模式。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合作、产业错位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强化总部效应等,推动城市圈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菲 《特区经济》2007,(5):177-178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蓬勃发展,超越传统行政区划而以经济区划重新整合要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圈不断兴起,城市圈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精髓是强调发挥城市资源的主导作用,强调物流资源的整合,本文围绕武汉城市圈的物流发展环境,提出了基于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使城市物流功能布局得到优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和经济增长进行计量分析得出: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的作用巨大.其中: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积极作用最为显著;农业生产的事业支出次之,而基本建设支出和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对经济增长推动不够明显.文章据此提出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建议,以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效益.  相似文献   

9.
发挥武汉城市圈科技资源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需要依靠科技人才。而现实中,人才流向和分布上出现了不均的现象,这已成为当前圈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仅依靠高层次人才是不够的,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其思路为:发挥武汉地区国家实验室、科研所、设计院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才优势,根据科技人才的特点,按市场导向,由政府提供服务扶持来建立武汉城市圈初、中、高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武汉为首的1+8城市圈之间的区域协作不断深入,然而在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现阶段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协调与协作程度还远远不够,存在协作机制不完善、协作主体不广泛等种种问题。本文在历史回顾与现实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考察武汉城市圈区域协作这一制度变迁,提出武汉城市圈协作制度变迁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制度变迁中次级行动团体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数量、质量以及协作的主观意愿上,应对关键在于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约束与激励机制以促进政府之外的广大次级行动团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圈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修复生态环境系统、建立生态经济系统和导入生态社会系统,武汉城市圈才有望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城市圈,迈入"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
吴永保 《山东经济》2009,25(2):133-140
“一城独大”、“小城区大农村”,是武汉城市圈的典型特征。在武汉城市圈进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都市圈发展向高级化演进,促进区域发展与转型,提升中部地区对外开发开放水平,具有重要试验价值。“以大带小”要做到示范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带动、市场牵引、服务拓展。实现“以大带小”应在国家规划层面上明确武汉中部经济中心城市定位,建立健全多样化的区域组织与治理体系,遵循市场规律和市场主体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的中小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整体素质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不仅以其数量庞大、就业容量广阔成为最活跃的经济主体,而且以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和蓬勃活力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对圈内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政府、金融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对现阶段城市圈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环境经济政策概念、选择及组合的相关理论和区域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然后分析并总结了武汉城市圈近年来取得的环境经济政策经验,从理论上解释了武汉城市圈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的先行先试依据。最后,结合城市圈的实际,构建了包括公共财政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资源环境价格政策等八大政策工具组合的先行先试的创新性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并对每项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SWOT分析法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系统研究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和内部的优、劣势,综合分析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现状和潜力,为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大拉动作用提供理论参考。武汉城市圈在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不够迅速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重大机遇;但是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带来的竞争和武汉城市圈作为粮食主产区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赢在投资深度扫描五大城市圈城市投资价值 区域经济正成为经济体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从2008年底国务院通过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到2009年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规划进入实施阶段,都显示着中央正提速对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发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也是除产业振兴之外,以点带面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区位选择理论.区域选择的核心在于城市投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投资价值更是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焦点和投资者的敏感利益点.  相似文献   

17.
赵传涛 《港口经济》2009,(12):40-42
一、区域协同物流的含义 根据研究对象,物流可分为企业物流、区域物流、国家物流以及国际物流等层次。在具有共同经济属性的区域范围内,区域物流着眼于区域物流系统的有机组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具有刺激和拉动作用,同时又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物流存在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批之后,应树立新观念、实施新战略,以大力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曹骥赟  吴老二 《开放导报》2006,(3):75-79,86
针对我国目前正在兴起的建设城市圈的热潮,本文讨论了城市圈形成的一个模型,运用空间计量以及面板数据的方法对我国已经发展较成熟的珠三角城市圈以及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圈的可接近性能显著地促进位于城市圈内的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还提出了发展边缘城市、实施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作为中部地区两个重要的城市群,两者发展水平相似,产业结构同质化突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存在不小的竞争。如果加强协调合作,破除合作障碍,实行强强联合,对于促进中部崛起乃至全国各地区域经济合作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