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有关主导产业的选择,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已做了充分的论述,尤其是发展经济学对于贫困落后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做了比较具体的探讨,甚至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方案.但是,贫困的复杂性和现实性都告诉我们:没有一个适合一切贫困地区的一般经济发展模式,客观情况表明,贫困的危机性、复杂性以及脱贫致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仅使传统经济陷入贫困,而且使现代发展经济学感到困惑,严酷的现实提醒我们:尽管贫困地区的贫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有惊人的一致,但却很难找到一个为全部贫困地区所采纳的产业选择模式.由此看来.探索尽管是必要的,但要提供具体的方案似乎是不可能的,故尔本文只能就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出一些非透明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出发,探讨了主导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影响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日本积累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技术,率先建立起首屈一指的节能型经济,在完善法律框架、制定综合政策、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组织、市场整合要素、动员社会参与等方面富有经验,对我国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十五”规划中广东省各有关城市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基础上,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九个城市作为样本,依据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进行分析和评价。文章结论显示。九市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存在过多、趋同和定位不当等问题。文章还从调整主导产业入手,对优化广东省产业结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合肥主导产业层次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主导产业发展的一般原理,在分析影响合肥主导产业更替变化的经济、社会、技术等内外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对现代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进行了合理的变化与补充,提出了七条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应遵循的基准,构造了一套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合肥主导产业的层次选择模型,并且通过实际测算以及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制定未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表明,未来一段时期合肥市主导产业为五大主导产业群:(1)汽车产业群;(2)橡胶与塑料产业群;(3)家用电器产业群;(4)传统商贸业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5)由社会服务业、金融、物流组成的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8.
针对辽宁省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发展问题,从辽宁省主导产业存在问题入手,确定了辽宁省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最终指出适合辽宁省自身发展现状和历史特点的主导产业,并提出主导产业的优化发展策略,这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主导产业选择对重庆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考虑将环保产业作为未来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的方向,从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就环保产业定位于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方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日本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推动资源枯竭型产业转型发展、引导资源向沿海工业带聚集、打造技术密集型产业基地等举措,在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成为工业布局合理的典范国家.借鉴日本促进工业合理布局的政策经验,建议我国在推进区域增量工业错位发展、鼓励区域工业存量配套合作、逐步缩小区域工业发展差距、提升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要发展好县域经济必须重视其主导产业的选择。文章阐述了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及其选择的相关理论与原则,以河南省舞钢市为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并运用AHP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该市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包含有国民经济的各种要素,但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对县域经济的特性需要认真考虑并仔细评估,以确保县域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特性和可持续性.文章针对县域经济的资源、产业发展情况等基础,对县域经济进行合理评估,选择的评价和量化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适用于具体的县域经济分析,对县域经济规划和产业选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以重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初期为背景,以重庆市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结合产业经济学中有关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重庆市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经过综合筛选,最终选择出重庆的主导产业并对重庆市城镇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环境背景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离不开所在的区域环境背景。根据相对优势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结合区域的产业结构、自然禀赋、区域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的市场需求等约束条件,提出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柳州高新区选择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9.
20.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驱动效应各异。基于完美迪氏指数分解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1960年以来,日本电力和热力生产业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和能源结构因素,经济因素呈正向驱动效应,能源结构因素在1973—1990年、2003—2010年阶段则呈负向驱动效应;制造业和建筑业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主要增碳因素为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在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能源结构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技术因素,因素驱动效应各异;运输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由快速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因素主导逐步转变为后工业化阶段的能源结构因素主导;商业和公共服务业在快速工业化阶段的主要增碳因素为经济因素,而到后工业化阶段,能源结构因素逐渐占主导地位。因此,稳定经济发展速度、推进低碳技术进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能源结构改善,是区域碳减排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