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将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消费性和公共性三类,进而分析了三种类型服务业性质与集聚特征。通过对我国省域层面此三种服务业的集聚度计算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最高,消费性服务业次之,公共性服务业集聚程度最低。从服务业的省际分布状况来看,几乎所有的服务行业在东部地区都有集聚,中西部地区仅有个别生产性和公共性服务业的聚集。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城市化水平有密切关系,公共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仅取决于人口的分布状况,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口分布比较敏感。最后,从促进服务与发展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因此,我们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拓展合作领域,与中原经济区、太原城市圈等合作发展,积极融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地理》2018,(12)
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服务业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合理布局对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北京市9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要素数据,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s K函数等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热点集聚区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中心集聚现象,其具体空间分布又各具特色;(2)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且经营性设施的空间集聚趋向更加明显;(3)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强度和空间特征尺度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借鉴空间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集聚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省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四大地理空间集聚区与我国最新划分的东、中、西部、东北大体一致。从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重心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经历了“南迁”、“东进”、“北上”等三次比较明显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这必将影响其产业集聚和竞争力。通过分析生产服务业对产业集聚和专业化的影响,提出发展生产服务业是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集聚度与生产专业化的必然选择,并提出发展生产服务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以湖南省为例,利用产业集聚测算方法对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与行业内企业集聚程度存在不一致性。2004年湖南省区域集聚度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省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与制造业集聚地有较强的相关性;横向对比发现,湖南省14个服务行业的集聚度大都处于中等水平,具有比较优势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明显提高,制造业已显现出较高的集聚水平,东部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域;(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特征及时空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分工格局在中国基本形成;(3)近年来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作用开始显现,部分制造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新兴产业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同时具有技术、资金高度密集,高成长性和较大带动性的特征,并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江苏在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许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初具实力、也有了一定竞争优势的行业的市场份额的下降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资源、历史、地理位置和政府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关系,江苏工业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若干行业.据省统计局提供的材料,江苏工业产品调出省外的量超过100亿元的行业分别是纺织业、机械业、化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业等8个行业,其产品调出量占全省工业品调出量的75.8%、全省产品调出总量的67.5%.提高江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从这些行业着手,加大它们开拓省外市场的力度.也就是说,不必试图在所有或大部分工业领域中创造竞争优势,而集中精力在已经实行专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竞争优势的领域中建立更大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2001—2010年中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增量分析、不均衡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从地市级尺度对2001—2010年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均衡过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①我国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变化过程存在较强的规律性,主要呈沿海、沿江等主要空间发展轴及中西部核心节点城市集聚分布态势;②该时期东部地区人口集聚态势明显,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人口比重多数呈减少趋势,而中西部地区GDP比重在这一时期有所上升,恰恰与其人口比重增减趋势相反,从而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口和经济要素集聚的势能差缩小,使得我国区域人口和经济总体上向空间相均衡方向演进;③我国"东强西弱"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东西区域差距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18.
一、国际分工与优势产业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下,以地缘上的接近性和经济上的互补性为基础的经济合作与区域开发,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尤其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反差,近期难以形成制度性的经济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珲春时,曾题词"开发珲春,开发图们江,发展与东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江总书记题词精神,积极参与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本文就珲春选准优势产业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地方优势产业培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理论的探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为地方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观点和依据。针对广东省汕尾市的资源优势、传统技术优势和产业结构特征,提出了以海马、鲍鱼等名贵海洋产品作为优势产业的载体,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饲料、加工、餐饮等上下游产业,从而形成地方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