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消费主义的产生和袭来消费主义(consumerism)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毫无顾虑、毫无节制的消费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与享乐当作是人生最高目标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消费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各个层面的文化形态,消费主义带给新闻实践的影响是显著的。由此许多人认为消费主义必将侵蚀专业主义。但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消费社会的逻辑结构是市场民主制。从新闻伦理学角度对专业主义和消费主义重新进行审视。可知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并非是消费主义影响新闻实践的必然结果,新闻实践中呈现出的专业主义或消费主义是政府、媒介、工商界以及公众四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入手,论述了我国新闻传媒消费主义的若干表现,继而探究了我国传媒产生消费主义的原因、传媒和消费主义的关系,最后指出应该理性的看待传媒的消费主义,认识到消费主义是一种必然,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传媒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传媒要正确引导消费,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氛围,提高公众的消费品味,避免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是18世纪以后工业文明的产物,它在资本主义的推动下发展成为一种服务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的盛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受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困扰的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态消费观的构建,引导人们走出消费主义的困境,从而实现人类及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贺晶 《商》2013,(12):186-186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文化背景下,一种完全被市场所支配、被商业逻辑所左右的消费主义思潮日益盛行于传媒领域。经济利益至上是消费主义被人广为诟病的痼疾,当传媒一味追逐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时,大众传媒领域的伦理危机便开始显现。本文从消费主义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消费主义给传媒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并对解决这些伦理问题提出传媒的理性转轨、重塑社会责任、坚持伦理原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娜 《消费导刊》2009,(6):19-19
消费主义是战后主导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在刺激市场、拉动内需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伦理价值带来了冲击。建立一种超越消费主义的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变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促进了各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各国的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缘起于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也渐渐蔓延到中国的消费群体。作为一种思想浪潮,消费主义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本文从消费主义基本内涵、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影响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梦晴 《中国报业》2014,(16):33-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迅速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认可并获得传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消费主义也逐渐渗透到媒介市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时尚杂志的勃兴,从杂志的封面、广告、图片、栏目设置到专题策划,时尚杂志处处透露出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吕宁  任旺 《消费导刊》2009,(20):6-6
当前,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迅速采取了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鼓励消费并不是主张消费主义,而是鼓励一种健康文明的消费。因此,把握消费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走出消费主义的陷阱,进而构建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是以超越人们生活实际需要,崇拜和追求物质占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虽然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因此必须遏制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的消费伦理,完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倡导适度消费,既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消费教育——高等教育不该遗忘的角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主义是源自西方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表现为享乐主义和对物质的无限追求。受消费主义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表现出低俗消费、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等不良倾向。大学生消费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的消费观,引导他们科学、理性地消费,高校要高度重视这一长期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主义与可持续消费--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主义是一种炫耀性与挥霍性的大众化的高消费,它是物本主义的表现,是不可持续的。人本主义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_也处,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坚持人本主义就要坚持可持续消费,反对和批判消费主义。  相似文献   

13.
略谈消费主义文化下的企业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昆 《中国市场》2012,(40):18-19
消费主义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追求高品质的产品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从而消费主义文化在今天不断扩张。在此情况下,企业可通过塑造更富情感内涵、蕴涵文化韵味、包含丰富产品体系的品牌来吸引顾客,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学者把消费主义当作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反对消费主义扩大化现象,甚至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所提出的正常性刺激消费政策误解为在提倡消费主义.完竞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本文试图厘清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内涵与特征及消费主义与正常消费的区别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介的引入,消费主义进阶到新阶段,新消费主义提倡以消费者个人需求为中心,追求产品本身及衍生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和高品质,并且有效融入诸如绿色、低碳、共享、可持续等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一种理念。以新消费主义视角,主要梳理了新消费主义内涵及特征、互联网金融品牌传播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并指出目前的研究缺少落地性和创新性,因此后续的研究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新消费主义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品牌传播模式的创新,提供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是资本运行的逻辑结果,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必然阻碍社会的科学发展。从消费主义走向消费正义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以消费正义促科学发展,一是要限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消费,坚持可持续消费;二是要实现公平合理的消费,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三是要实现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的平衡,凸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3)
消费主义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大众媒介文化传播方面也有着深入的影响。与传媒系统结合的传媒消费主义正在瓦解传媒公共性,进而瓦解社会的公共意识;消费主义成为一种反文明的力量存在,导致了部分国人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异化。同时,媒体的消费主义也正在逐步将传媒行业自身逐渐引入尴尬的境地,追腥逐臭地过度消费新闻事件,长篇累牍的大肆跟进报道,导致学者及普通大众出现厌烦心理,使传媒机构在流失自己的受众群,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因素。对媒介而言属于自掘坟墓。  相似文献   

18.
李瑞芳 《商业科技》2008,(18):376-377
随着经济的逐渐崛起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西方消费主义逐渐在我国流行开来。消费主义的流行,对于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固然有所贡献,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不容乐观。消费主义对于生产力不发达,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之脆弱的中国是不切实际离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抑制西方式的消费主义模式,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瑞芳 《商场现代化》2008,(18):376-377
随着经济的逐渐崛起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西方消费主义逐渐在我国流行开来。消费主义的流行,对于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固然有所贡献,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不容乐观。消费主义对于生产力不发达,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之脆弱的中国是不切实际离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抑制西方式的消费主义模式,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椿  朱会军 《商场现代化》2006,(15):115-116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消费主义出现了抬头和蔓延的趋势。消费主义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畸形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旦消费主义在中国泛滥,必将会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消费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