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效绩评价是一个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建立我国新型效绩评价系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建立面向对象的企业效绩评价系统的观点。该系统基于效绩评价的两个基本功能和效绩测度的三个维度,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重新分析了企业效绩评价应包括的基本内容,设计了相应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保证了评价系统的广泛适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影响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因素,给出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从股东、债权人、顾客、员工、政府五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出发,构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在实施绩效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对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理论界一种认为股东是企业所有者,股东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即股东中心理论;一种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企业所有权,即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界定、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赵力宾  吴博 《经济师》2001,(6):56-57
债转股是当前经济讨论的热点 ,许多经济学家称之为一石三鸟之策。正确、公允评价债转股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成为财务人员的共识。 1999年 6月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 ,以所有者权益 (股东财富 )最大化为核心建立评价体系是它的最大特点。文章认为企业作为满足各种需要的多功能集合的特殊商品 ,其价值构成与一般商品不同 ,从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各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从而建立一套指标体系 ,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向志平  王婧 《时代经贸》2012,(20):193-193
企业中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者、政府、债权人、企业员工,还有供应商、消费者以及其他社团体。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产生的影响不一样。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正趋于同化,即朝着以股东利益为主导、以盈利为导向、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模式发展。这就决定了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既要包括针对股东的财务业绩等经济指标,又要包括针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指标。将EVA与平衡记分卡有机结合在一起,就符合这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源自政府、顾客和股东等利益主体的压力对纺织企业实现绿色采购的作用机制,揭示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压力作用机制的差异。对来自中国纺织企业190个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压力不仅可以作为"调节者"提升纺织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效果,也可以作为"发起者"直接驱动纺织企业实施绿色采购,但间接利益相关者压力仅能驱动绿色采购中的供应商评价,而直接利益相关者压力则能够全面驱动纺织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绿色产业链理论,还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对滨海新区的区域管治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滨海新区区域管治模式的纵向及横向对比,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区域管治的内涵,指出了滨海新区区域管治的创新方向。对管治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并尝试建立了滨海新区区域管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绩效多角度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评价体系都是立足于股东角度,集中于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且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多为主观赋值。现实中对于同一上市公司,不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角度不同,其评价体系不同,最终的评价结果自然也不相同。本文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之中,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从控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债权人这三类与上市公司联系最为紧密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并以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为例,运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予以综合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博弈论研究方法剖析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审计风险行为。在以审计人员、企业股东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为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风险博弈中,管理层与审计人员实施审计风险行为的概率受额外收益、贿赂及股东核查等因素的影响;在以政府监管机构、债权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审计人员为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风险博弈中,政府监管机构的威慑力与债权人(银行)的期望收益是有效控制审计风险行为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聚类的工程项目满意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是衡量项目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评价各利益相关者对工程项目的满意度水平,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不同项目的优劣,同时为项目的成功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的多目标、多层次等特点,构建了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一致矩阵,建立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模型。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过程简单,评价结果客观可靠,便于计算机编程,是一种评价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越来越突出以及人力资本作用的加强和地位的上升,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偏离"股东至上"的逻辑,而越来越青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并不是公司唯一的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雇员等利益相关者都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公司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利益相者利益最大化而并非股东财富最大化。论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探讨,提出其相应的公司治理模式,并据此模式对现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2009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社会贡献值的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该自愿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值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经验证据表明:规模较大,盈利水平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披露社会贡献值;投资者能够积极地看待公司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贡献,该贡献值与股价显著正相关;当公司的盈利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时,投资者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贡献值的关注程度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辉 《经济管理》2003,(2):29-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兼并接管浪潮和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引发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问题空前关注,传统股东至上主义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大量涌现,本文试图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历史演讲,结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勾勒出一条利益相关者研究从“企业依存”到“动态演化”的历史文献脉络,为利益相关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公司价值取向及其演进趋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心合 《财经研究》2004,30(10):132-144
从历史和现实看,公司价值取向存在两种模式:一是股东价值取向模式,其理论基础是资本强权理论和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理论;二是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历史地看,公司价值取向模式经历着从股东价值取向向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演进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两种公司价值取向模式正趋于调和,但主导力量将是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张喆夫 《时代经贸》2009,(12):101-102,100
会计信息能够影响公司价值创造和分配的进程,完善公司治理体系能降低资本提供者(股东与债权人)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创造公司价值。公司治理应从维护股东利益向维护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转变,实证会计理论受到实证代理理论的很大影响:在会计实务的研究中也反映了公司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王涛 《生产力研究》2005,(1):154-156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理论中的一个新分支 ,对各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 ,指出其存在的缺陷 ,提出股东优先的利益相关者治理观点 ,说明应重视股东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特征 ,认为国企改革必须改变国企经营者控制下的治理结构现状 ,重塑企业价值追求 ,恢复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共同治理中的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2009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社会贡献值的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该自愿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值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经验证据表明:规模较大,盈利水平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上 市公司更倾向于披露社会贡献值;投资者能够积极地看待公司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贡献,该贡献值与股价显著正相关;当公司的盈利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时,投资者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贡献值的关注程度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股东至上理论的挑战,它从全新的角度来阐述企业资源分配和企业所有权问题,为员工参与企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如何全面系统的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定义和划分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理论上的不足以及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目前还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所有权边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认为 ,企业所有权由股东及其它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 ,但如何界定企业所有权边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入手 ,阐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原则 ,是以股东为主导的所有权分配模式 ,股东分权策略是以分权为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零作为所有权分配的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